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75)
2023(20766)
2022(17484)
2021(16156)
2020(13624)
2019(31081)
2018(30888)
2017(57959)
2016(31869)
2015(35804)
2014(35855)
2013(34637)
2012(31517)
2011(28382)
2010(28738)
2009(26929)
2008(26700)
2007(24392)
2006(21481)
2005(19142)
作者
(89843)
(75143)
(75015)
(71185)
(47568)
(36225)
(34064)
(29246)
(28631)
(26924)
(25433)
(25276)
(23755)
(23501)
(23261)
(23231)
(22863)
(22247)
(21793)
(21635)
(18604)
(18504)
(18400)
(17348)
(16919)
(16915)
(16890)
(16827)
(15180)
(15170)
学科
(128139)
经济(127992)
(110222)
管理(98495)
(91188)
企业(91188)
方法(59271)
(52072)
数学(49335)
数学方法(48730)
(38232)
业经(37575)
中国(36622)
农业(34535)
(25811)
(25752)
财务(25750)
财务管理(25698)
(25108)
技术(24910)
理论(24577)
企业财务(24378)
(23758)
贸易(23745)
地方(23470)
(23095)
教育(22953)
(20829)
(20251)
(19930)
机构
学院(451086)
大学(448466)
(180074)
经济(176316)
管理(174992)
理学(150873)
理学院(149319)
管理学(146709)
研究(146274)
管理学院(145878)
中国(110592)
(94297)
科学(89145)
(83722)
(83435)
(72895)
(70473)
中心(69228)
业大(68125)
财经(66455)
研究所(65892)
农业(64654)
(62787)
师范(62165)
(60314)
北京(59118)
(55481)
经济学(54264)
(52293)
技术(49661)
基金
项目(297882)
科学(236658)
研究(221249)
基金(214991)
(186571)
国家(184811)
科学基金(159778)
社会(140611)
社会科(132970)
社会科学(132934)
(119403)
基金项目(112740)
教育(106295)
自然(102561)
自然科(100254)
自然科学(100225)
(100037)
自然科学基金(98483)
编号(91504)
资助(87504)
成果(74771)
重点(67555)
(66502)
(65298)
(65006)
课题(64099)
创新(60425)
教育部(57532)
国家社会(57511)
科研(57254)
期刊
(201519)
经济(201519)
研究(133400)
中国(93533)
(80853)
学报(68060)
(67845)
教育(66961)
管理(65966)
科学(64286)
农业(54695)
大学(53437)
学学(49492)
技术(43640)
(41244)
金融(41244)
业经(38538)
财经(33005)
经济研究(30696)
(29491)
(28433)
问题(26756)
技术经济(23397)
(22749)
统计(21979)
(20801)
商业(20720)
科技(20602)
(20015)
图书(20002)
共检索到675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杰  李启航  
农村电子商务具有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双重特征,使其成为我国农村重要的创业环境因素。理论上看,本文认为电子商务可能通过改善农村居民知识存量、知识有效性和知识路径等提升或削弱多维度教育对农村居民创业选择的影响。本文利用CFPS2014和CHIPS2013微观调查数据,匹配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对上述理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电子商务使得农村居民创业选择对于学历教育的依赖性降低,而是可能依赖电子商务带来的全球化、数据化、平台化的市场信息与知识;电子商务增加了基于亲缘地缘交流中的有效内容,使得默会知识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潇  钟肖英  黄纯  张彩慧  汪苗苗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本文梳理了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相关文献,基于2003-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及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引入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正直接刺激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和渗透率越高,越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根荣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也进入快车道,有效促进了农村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等的双向流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减少供求矛盾,满足消费需求;推动网络金融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等。其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创业,吸引人口回流集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然而,由于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设施落后,农民网购认识不足,农村电商高素质人才缺乏,农村电商市场缺乏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然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须兼顾基础设施、人才、市场环境等各个方面,一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设施建设;二要增强农民电商意识,培养电商人才;三要加强政府引导,寻找电商新模式;四要加强市场治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根荣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也进入快车道,有效促进了农村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等的双向流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减少供求矛盾,满足消费需求;推动网络金融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等。其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创业,吸引人口回流集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然而,由于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设施落后,农民网购认识不足,农村电商高素质人才缺乏,农村电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  王金杰  周云波  
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普及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构成,虚拟社会资本成为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重要配置。本文在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使用2018年中国农村电商发展调查数据,探讨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不仅促进了农村居民现实社会资本的积累,而且对以社会信任与社会规范衡量的虚拟社会资本的积累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基准回归结果具备稳健性。内在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对农村居民未来的预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现实社会资本和虚拟社会资本的积累。因此,政府应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与发展,提升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水平,为农村居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耿旭令  高歌  李秀婷  董纪昌  
本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有助于激发农村居民创业,其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机会型创业有更大的扶持作用,覆盖广度可以促进生存型创业、也会通过提高使用深度进一步激发机会型创业。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所掌握的金融常识、所产生的投资行为、投资过程中较高的风险偏好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激励效应,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居民幸福感以及交易媒介的使用促进居民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结构下对创业具有差异化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为我国当前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激发农村居民创业的内生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有效服务于农民创业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柠泽  周静  马丽霞  唐立强  
农村居民生计选择策略的多样化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自主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运用无序多项选择模型探讨了信息获取媒介对农村居民生计选择的影响,进一步为了克服变量间互为因果关系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两个工具变量并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内生性分析。研究表明:(1)相对于务农主导型,传统媒介使用频率与现代媒介使用频率越高,农村居民选择兼农型或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并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相对于兼农型,现代媒介使用频率高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2)不同类型的媒介使用对农村居民生计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杂志媒介使用频率越高,农村居民选择兼农型与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电视媒介使用频率越高,农村居民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小;报纸媒介、互联网媒介(包括手机上网)和手机定制消息媒介使用频率越高,农村居民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普通话能力及家庭经济水平等对农村居民生计选择也具有显著影响。(3)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现代媒介使用频率依然促进农村居民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杰  牟韶红  盛玉雪  
本文通过匹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生活状况调查(CHIPS2013)、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2013)和《中国县域经济统计年鉴(2014)》数据,研究县域电子商务水平对农村居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显著地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创业选择及其创业投资和雇佣规模。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成立。进一步地,电子商务改善农村居民异质且广泛的社会网络,降低农村居民对亲缘信任关系的依赖,部分地破除传统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创业的限制,从而促进了农村居民创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仝冰  
本文基于对相关学者研究的总结,构建回归分析模型,确定变量与数据来源,通过实证分析明确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生存型、发展型与享受型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  俞守华  区晶莹  黄灏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接受情况与城市仍有差距,因此研究农村用户接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考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Zeithaml感知价值理论以及瑞典顾客满意指数模型等经典理论,结合农村居民的电子商务接受实际情况分析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接受的影响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接受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价值、绩效期望、主观规范、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对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接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通过改善以上7个因素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居民电子商务接受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健萍  刘佳  
本文基于201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电子商务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确通过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间接促进效应,也通过降低搜寻成本、优化消费环境,直接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和电子商务采购额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影响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电子商务销售额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差别不大,基本各占一半。本文提出电子商务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应当引起重视,未来国家应当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艳敏  严奉宪  
[目的]试图从微观农户层面研究风险冲击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以期为增强农村居民家庭风险抵御能力、缓解相对贫困提供实证支撑。[方法]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风险冲击对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用异质性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家庭风险应对方式差异。[结果]风险冲击会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可能。其中,灾害冲击是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教育冲击和婚丧嫁娶、孩子出生等重大事件冲击,失业冲击和健康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的风险应对机制差异是导致相对贫困家庭无法摆脱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与高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相比,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会减少更多的农业生产投资,增加更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家庭现有的资源配置无法提升家庭未来的收入能力,使其囿于相对贫困无法脱离。[结论]政府应构建更具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具弹性的社会帮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而减少农村居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继权   曾云   方沛琳  
为厘清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居民福祉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农村居民福祉指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福祉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福祉0.074个单位,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就业机会和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来增进农村居民福祉。3)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个体异质性,表现为对低学历和高年龄组农村居民福祉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因此,应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老年和低人力资本等弱势群体的数字技术运用能力,促进各类数字化服务更便捷地融入农村居民日常,为增进农村居民福祉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耿晔强  
本文以1983-2009年消费环境和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使用VEC模型就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冲击响应、方差分解分析,考察了消费环境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特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文化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基础设施投资、自然条件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呈现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文化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冲击有明显的效果,并且持续时期长,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立强  周静  
农村居民在非农工作岗位获得稳定的收入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的Mincer收入决定方程,应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技术,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进行了地区及就业身份的差异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交往、信任、社会互惠、政治参与以及就业身份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资本和就业身份对非农收入的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