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9)
2023(8227)
2022(6821)
2021(6257)
2020(5370)
2019(11902)
2018(11878)
2017(23949)
2016(12764)
2015(13845)
2014(13627)
2013(13694)
2012(12737)
2011(11570)
2010(11524)
2009(10814)
2008(10485)
2007(9491)
2006(8406)
2005(7448)
作者
(39311)
(32667)
(32588)
(30661)
(20227)
(15601)
(14658)
(12764)
(12161)
(11435)
(10925)
(10471)
(10261)
(10114)
(10025)
(9999)
(9933)
(9688)
(9326)
(9256)
(8211)
(8009)
(7997)
(7441)
(7304)
(7192)
(7090)
(7050)
(6468)
(6432)
学科
(56248)
经济(56196)
(36866)
管理(35829)
(28182)
企业(28182)
方法(24760)
数学(22369)
数学方法(22183)
(16776)
中国(16347)
(13852)
贸易(13847)
(13823)
(13555)
业经(13289)
(12809)
产业(11292)
农业(10606)
地方(10577)
(9951)
(9922)
银行(9881)
技术(9583)
(9472)
(8840)
(8400)
金融(8400)
环境(7949)
(7938)
机构
学院(191110)
大学(189970)
(84103)
经济(82727)
管理(73945)
理学(64732)
理学院(64061)
研究(63565)
管理学(63158)
管理学院(62845)
中国(47819)
科学(39462)
(39112)
(37761)
(36551)
(32456)
业大(31541)
财经(30682)
研究所(29676)
农业(29323)
中心(28106)
(27802)
(26724)
经济学(26435)
北京(24528)
经济学院(24272)
财经大学(22832)
(22651)
(21867)
师范(21504)
基金
项目(128355)
科学(100476)
基金(94196)
研究(88390)
(84030)
国家(83370)
科学基金(70394)
社会(58803)
社会科(56111)
社会科学(56096)
基金项目(50587)
(50440)
自然(45882)
自然科(44800)
自然科学(44784)
自然科学基金(44050)
(42561)
教育(39005)
资助(38078)
编号(33778)
(28898)
重点(28851)
(28127)
(27222)
成果(25847)
创新(25510)
计划(24916)
国家社会(24845)
科研(24804)
教育部(23706)
期刊
(88784)
经济(88784)
研究(53854)
学报(33656)
(32414)
中国(29854)
科学(29567)
管理(26486)
(26224)
大学(24942)
学学(24104)
农业(21814)
(17516)
金融(17516)
业经(16978)
经济研究(16044)
财经(15212)
技术(14477)
(13189)
问题(13181)
商业(11754)
教育(11170)
(10875)
(10699)
技术经济(10009)
科技(9664)
理论(9071)
国际(8967)
(8916)
统计(8800)
共检索到269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哲  高文海  
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时效性、跨地域性等特点,其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就电子商务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第一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2703682,且在1%条件下显著,表明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第二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0793484,且表现出1%显著水平,即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较弱;我国第三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3619341,且在1%水平下显著,即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博  
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发展通过资本和人力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值且呈现显著性,在添加控制变量后相关影响机制依旧不变。资本配置、人力资源配置要素在调节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本配置仅在调节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高级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把握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加大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向高级化和合理化产业转变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海奇  张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金融科技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使用我国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渠道。实证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并且使用多个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仍支持这一结论。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发挥需求侧的恩格尔效应和供给侧的鲍莫尔效应,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双进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从空间角度,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效应自东向西呈现U型特征;从时间角度,2015年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明显增强,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本文建议积极发挥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功能,通过增加创业机会、缓解融资约束、鼓励科技创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雯   郭静   国清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并引入营商环境视角,进一步考察电子商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电子商务对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均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电子商务与产业合理化指数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二,通过系统GMM法、工具变量法及更换解释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保持一致;第三,营商环境在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升级提质增效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最后,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提出加强电子商务创新、积极构建营商环境、加强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怀虎  张炜伟  
在文献、调研和实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北京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的核心指标,并对北京市电子商务水平进行评测;同时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电子商务核心要素对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检验;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核心要素对北京市的产业结构传导作用。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电子商务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果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及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但同时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我国应提高FDI质量,积极引导外商向高科技现代制造业投入,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加速服务业的开放,促进外资向第三产业薄弱行业流动,同时政府要合理引导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并令吸收和使用FDI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长春  邹耀  
产业结构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电子商务或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我国260个地级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对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对于一般地级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可以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加居民消费和促进城市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据此,本文从强化电子商务行业监管、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消费和结合实际错位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