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0)
2023(13043)
2022(11396)
2021(10676)
2020(8685)
2019(20071)
2018(19924)
2017(38625)
2016(20960)
2015(23475)
2014(23363)
2013(23018)
2012(21173)
2011(18919)
2010(18844)
2009(16917)
2008(16077)
2007(13796)
2006(11888)
2005(10161)
作者
(59442)
(49400)
(48858)
(46512)
(31277)
(23620)
(22302)
(19468)
(18797)
(17405)
(16970)
(16398)
(15541)
(15325)
(15286)
(14882)
(14687)
(14643)
(13977)
(13837)
(12135)
(11726)
(11708)
(11144)
(10974)
(10841)
(10765)
(10719)
(9900)
(9778)
学科
(86355)
经济(86261)
管理(57900)
(52252)
(42271)
企业(42271)
方法(37388)
数学(32620)
数学方法(32283)
中国(24154)
地方(23825)
(22343)
业经(18558)
(18482)
(18195)
农业(15347)
(14831)
贸易(14825)
环境(14690)
(14257)
理论(13707)
(13413)
技术(12817)
(12800)
地方经济(12554)
(11586)
(11113)
财务(11054)
财务管理(11036)
教育(10768)
机构
大学(290695)
学院(289225)
管理(117072)
(111766)
经济(109125)
理学(102428)
理学院(101165)
管理学(99482)
管理学院(98953)
研究(95889)
中国(68957)
(64187)
科学(61889)
(48730)
(46935)
(44339)
业大(44080)
中心(43527)
研究所(43233)
(40658)
北京(40615)
(40545)
师范(40212)
财经(39890)
(36327)
(35922)
农业(34716)
(33688)
经济学(32920)
师范大学(32886)
基金
项目(208723)
科学(164726)
研究(152607)
基金(151186)
(131444)
国家(130363)
科学基金(112898)
社会(96124)
社会科(91012)
社会科学(90989)
基金项目(82028)
(81297)
自然(73948)
自然科(72187)
自然科学(72176)
自然科学基金(70829)
(69053)
教育(68895)
编号(62749)
资助(60493)
成果(49293)
重点(46447)
(45299)
(44987)
(43253)
课题(42615)
创新(40277)
科研(39455)
国家社会(39132)
教育部(38469)
期刊
(119074)
经济(119074)
研究(84273)
中国(51839)
学报(45461)
科学(42617)
管理(40206)
(39271)
(34662)
大学(34137)
教育(32655)
学学(31766)
农业(27846)
技术(24647)
(20343)
金融(20343)
业经(20316)
经济研究(18671)
财经(17990)
图书(17535)
问题(17193)
(15299)
资源(15281)
科技(14694)
理论(14202)
(13902)
现代(13450)
(13332)
技术经济(13299)
实践(13256)
共检索到408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思齐  罗茜  张晓楠  于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思齐  罗茜  张晓楠  于都  
城市外向功能是指城市为外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城市存在的经济基础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引发了城市间贸易方式的变革,逐渐为城市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接受。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电子商务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使得生产者(销售者)更容易接触到城市外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进而更多地向城市外销售商品,这将显著提升城市的外向功能。本文利用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阿里巴巴线上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验证这一推论。研究发现,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电子商务的销售更依赖于城市外的消费市场,这一效应在河北省的城市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这意味着电子商务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外向功能。尤其对于自身市场规模较小的城市而言,可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城市外的消费市场,避免受限于本地市场规模,从而创造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姗  汪卢俊  
文章基于京津冀整合进程的历史和现状,利用河北省11个城市1995-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财政分权度、国有企业就业比重、地区间的技术差距、地理距离和转移支付对河北与京津市场整合的影响。以转移支付为重点的实证研究表明:(1)中央对河北省的转移支付总量对河北与京津市场整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2)在转移支付构成中,专项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河北与京津的市场整合;(3)税收返还则显著地妨碍了市场一体化进程;(4)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中央的专项转移支付为河北融入京津市场一体化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据此,文章针对中央和河北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杰  张梅青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计算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区位商的方法进一步细分生产性服务功能和生产制造功能在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布局,更加准确地了解城市群功能分工的发展状况。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发现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城市组与以河北省各地级市为边缘城市组的功能分工显著;北京市主要发挥生产性服务功能,天津市和河北省各地级市主要发挥生产制造功能;北京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负担过重,天津市和河北省各地级市的生产制造功能冗余;本文结论得出京津冀城市群尚未真正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多中心协同的空间分工格局,不利于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城市群亟需基于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绘存  
基于2000—2015年京津冀专利数据,采用专利申请量变化和专利创新结构变化分析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2000—2015年,京津冀区域整体上创新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中京津、京冀相对差异在缩小,但津冀相对差异变化并不明显;(2)2009年以前,津、冀创新差异化明显,京呈现均衡化发展,2009年以后,津、冀内部创新呈现均衡化发展,京则呈现差异化扩大发展趋势;(3)2000—2015年,京津、京冀、津冀之间创新领域相似度不断升高,同时在具体的某个创新领域发展变化而言,2006年以后,京津冀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4)2000—2015年,津冀之间产业一致性更多反映在基础化学、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而京津、京冀之间则共同表现为向北京主导的电子元件、通信等产业转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莉  葛京凤  
研究目的:构建区域城市地价引力模型,探索区域背景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程度,揭示区域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引力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1)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城市地价作用空间效应上表现出强烈的"京津廊指向性";(2)区域修正前后城市地价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致性。研究结论: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有助于丰富区域城市地价平衡对比理论与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魏  彭春洪  
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上下游产业的驱动作用和促进乡村振兴与社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为了深度挖掘电商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价值,还需重点研究如何提升电子商务产业效率。本文选取了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以该地区2015-2020年电子商务产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DEA-BCC法对电子商务产业静态与动态效率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13个城市电子商务产业的静态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动态效率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较好推动社会创新和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晨帆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成为产业链实现升级转型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京津冀区域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产业数字化对流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京津冀区域流通效率的提升,且这一作用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二是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环京城市产业数字化发展对区域流通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明显。三是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能够带来引致创新进而促进区域流通效率的提升。为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区域流通效率,本文提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数字化转型、发挥北京市周边辐射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为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研究商贸流通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大力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陆小莉   刘强   姜玉英  
本文立足新格局背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多维测度方法;与此同时,在引入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从“质量”和“数量”双重视角,以京津冀区域为例,系统地剖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上京津冀经济增长质量呈现出显著的提升态势,但增速存在增减交替的演变与市域差异特征,增长模式转型与协调开放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核心维度;(2)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一定的驱动效应,但表现为显著的非线性过渡机制,且其转换速度较为平滑;(3)经济增长“数量”层面的非线性过渡机制的门槛阈值显著小于“质量”层面。进一步表明,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有效提升,是新时代、新格局下区域经济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思琪  王宁宁  
遵循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化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物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引力模型建立京津冀预期物流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物流网络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京津冀物流网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关联性,小世界特征明显;网络中节点层级明显,呈现核心-边缘空间分异特征,存在多数交叠的区域子网,同时识别出保定、唐山、邢台等城市在网络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未来京津冀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物流水平,推动区域物流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撑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振华  郭怀英  
智慧区域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智慧区域建设对京津冀在环保、交通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智慧区域建设中面临着不平衡性及"信息孤岛"问题,应通过PPP模式、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以及加速智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区域建设,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志霞  毕胜  
基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发展数据,从城市功能的视角构建了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规律,探究了城市发展质量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显示:(1)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整体呈稳步提升态势,城市间发展质量的差距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城市发展质量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三轴"上的核心城市,其他低质量水平的城市零星或呈片状分布在高质量城市周围。(2)区域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集聚能力在逐渐增强,但全局Moran’s I指数呈波动式上升,表明区域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关联性并不稳定。(3)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和交通与通讯水平度影响各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各城市发展质量都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作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差异影响城市发展质量水平的高低,对外开放程度对各个城市发展质量影响呈现出一定地区差异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珍香  段丹华  张培  王欣菲  
文章把京津冀区域系统视为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系统耗散结构特征,认为增加"负熵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从区域系统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竞争与协同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冬梅  李春成  赵莉晓  
区域产业合作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实现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定位与合作模式,提出了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发展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