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1)
- 2023(17885)
- 2022(15027)
- 2021(13733)
- 2020(11863)
- 2019(26503)
- 2018(26300)
- 2017(50411)
- 2016(27158)
- 2015(30188)
- 2014(29497)
- 2013(29193)
- 2012(26273)
- 2011(23092)
- 2010(22943)
- 2009(21485)
- 2008(21206)
- 2007(18747)
- 2006(16386)
- 2005(14586)
- 学科
- 济(116292)
- 经济(116136)
- 业(101116)
- 管理(93712)
- 企(88914)
- 企业(88914)
- 方法(54799)
- 数学(45849)
- 数学方法(45379)
- 财(37195)
- 农(35935)
- 业经(33727)
- 中国(27986)
- 务(25680)
- 财务(25610)
- 财务管理(25565)
- 制(25391)
- 农业(24846)
- 企业财务(24220)
- 地方(23476)
- 贸(21509)
- 贸易(21499)
- 易(20914)
- 技术(20776)
- 和(18553)
- 划(18408)
- 体(18299)
- 理论(17703)
- 学(17536)
- 环境(17139)
- 机构
- 学院(382864)
- 大学(377746)
- 济(159742)
- 经济(156808)
- 管理(156199)
- 理学(135505)
- 理学院(134173)
- 管理学(132160)
- 管理学院(131438)
- 研究(118393)
- 中国(93238)
- 京(77208)
- 财(76383)
- 科学(72056)
- 农(67087)
- 江(60991)
- 财经(60686)
- 业大(58621)
- 所(57846)
- 中心(56723)
- 经(55213)
- 农业(52737)
- 研究所(52268)
- 经济学(48553)
- 北京(46557)
- 州(45308)
- 财经大学(44941)
- 经济学院(44068)
- 范(43719)
- 师范(43138)
- 基金
- 项目(262404)
- 科学(208741)
- 基金(193824)
- 研究(187794)
- 家(168728)
- 国家(167321)
- 科学基金(146483)
- 社会(122806)
- 社会科(116675)
- 社会科学(116645)
- 省(104923)
- 基金项目(103191)
- 自然(96292)
- 自然科(94148)
- 自然科学(94120)
- 自然科学基金(92464)
- 划(85873)
- 教育(85327)
- 资助(78443)
- 编号(73771)
- 重点(58580)
- 部(57577)
- 成果(57418)
- 创(57137)
- 发(55671)
- 创新(52888)
- 国家社会(51334)
- 制(51190)
- 科研(50940)
- 业(50467)
- 期刊
- 济(173326)
- 经济(173326)
- 研究(104099)
- 中国(70865)
- 财(62598)
- 农(61196)
- 管理(61010)
- 学报(58691)
- 科学(54307)
- 大学(45552)
- 学学(43601)
- 农业(41471)
- 技术(35710)
- 融(35450)
- 金融(35450)
- 业经(31358)
- 财经(30424)
- 教育(28729)
- 经济研究(26974)
- 经(25990)
- 业(23997)
- 问题(23033)
- 技术经济(20023)
- 商业(18838)
- 统计(18551)
- 版(18305)
- 策(17914)
- 贸(17899)
- 现代(17879)
- 财会(17853)
共检索到558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畴镛 杨文霞
构造产业协同集聚E-G指数,利用2011—2016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数据,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电子商务相关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状况,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地区协同集聚程度较高;电子商务水平、跨境电商交易、两化融合水平、快递物流行业水平和电子商务用户基础等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均具有显著正效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电子商务驱动浙江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叶 刘伯凡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依旧呈现疲软状态。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破除制造业的发展困境,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群"为空间研究范畴,构建了产业协同集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间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22个城市群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检验了城市群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显示:(1)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产生了正向影响;(2)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进,是面向城市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艺丹 何鸣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协同集聚理论,通过城市级别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本文重点检验了国有企业和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的发展是否存在相互促进或者抑制的现象;同时,我们也从新经济地理的视角,考察了传统的社会经济变量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钊 张营营 高煜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婷 赵伟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基于1998-2007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利益来源以及物流产业集聚度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经分析得出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存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一些地区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而使得该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这种物流产业集聚度的地区差异又导致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发展水平的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池仁勇 杨潇
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从理论上揭示了行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的联系机理,即行业集聚通过竞合关系、地域文化及生产网络促进技术进步,同时,技术进步推动了行业集聚,并通过浙江省的实证得以验证。实证研究还表明,行业集聚分为大中企业主导型、品牌和市场主导型、外资依存型等类型,它们的技术进步速度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行业集聚速度与技术进步速度的关系也存在三种类型,即准拟合型、滞后型和超越型,解明了行业技术进步的动态原理。研究成果对制定行业集聚和区域主导行业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技术进步 集聚度 集聚结构 集聚动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洪生 赵放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综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内涵,并从经验性、统计性两个角度描述了两业协同集聚特征,从形成机制、形成条件、形成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归纳了两业协同集聚机理,从指标和模型两个方面梳理了协同集聚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最后阐释了两业协同集聚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协同集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弘 吴顺利
以产业协同集聚助力消费扩容提质是“十四五”时期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途径。文章沿着“现象—机制—效应”的研究脉络,基于中国内地2006—2018年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发现: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演化格局;我国两业协同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集聚趋势和空间异质性;两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居民消费的扩张作用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产生“U”型非线性特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但在不同区域间存有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两业协同集聚与居民消费扩张间存在部分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强化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推动居民消费增长提供指导和方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弘 吴顺利
以产业协同集聚助力消费扩容提质是“十四五”时期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途径。文章沿着“现象—机制—效应”的研究脉络,基于中国内地2006-2018年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发现: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演化格局;我国两业协同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集聚趋势和空间异质性;两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居民消费的扩张作用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产生“U”型非线性特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但在不同区域间存有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两业协同集聚与居民消费扩张间存在部分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强化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推动居民消费增长提供指导和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明
利用2007—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关测度,进而使用系统GMM模型以及面板门槛模型探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线性及非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分地区区位和城市规模样本下,其影响则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异质性和规模异质性,东部、中部城市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西部城市则存在显著抑制作用,大、中型城市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小型城市则作用不显著;且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门槛效应,说明只有跨越低水平门槛将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推向更高水平,才能真正释放集聚效能并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进一步验证了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正确性、必要性与迫切性。因此,必须持续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深度,注重协同集聚质量,充分挖掘物流人才潜能,如此才能真正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工资 多样化 专业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建奇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传统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及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影响因素实证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空间协同集聚的形成机理,实证结果发现"两业"的集聚增长都会促进对方的集聚,而"两业"协同集聚彼此关联的程度在省域范围内明显小于珠三角地区。物流服务外包率增长对广东及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集聚都具有明显的正效应。消费者相对购买力对广东省域范围内的"两业"集聚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但这种效应只在珠三角地区物流业集聚中存在,而在制造业的集聚中则不明显。人力资本优势对全省范围的制造业集聚作用不显著,而对物
关键词:
集聚外部性 制造业 物流业 空间协同集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运红 黄桁
将数字经济水平细分为数字基础建设水平、数字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平三个方面,依托浙江省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探索这三类因素对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均能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其中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平由于其成果应用具有较小的时滞性,发挥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大。
关键词:
数字经济水平 制造业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新型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策略——基于浙江省设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市场冲击、劳动共享与制造业集聚——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市场潜能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面向制造业企业的协同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物流业集聚与零售业协同发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集聚的减排效应——基于2003—2019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分析
物流业竞争力对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发展和产业协同集聚的中介视角
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