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2)
- 2023(6338)
- 2022(4749)
- 2021(4186)
- 2020(3256)
- 2019(7321)
- 2018(7093)
- 2017(14229)
- 2016(7404)
- 2015(8116)
- 2014(8333)
- 2013(8460)
- 2012(8179)
- 2011(7535)
- 2010(7742)
- 2009(7205)
- 2008(6808)
- 2007(6575)
- 2006(5888)
- 2005(4923)
- 学科
- 济(40493)
- 经济(40375)
- 农(25313)
- 业(24767)
- 管理(17194)
- 农业(16528)
- 企(15192)
- 企业(15192)
- 业经(14529)
- 地方(11830)
- 方法(11777)
- 中国(11653)
- 产业(10389)
- 数学(10191)
- 数学方法(10141)
- 制(9545)
- 财(8678)
- 农业经济(7635)
- 结构(7335)
- 发(7325)
- 贸(6575)
- 贸易(6573)
- 体(6485)
- 易(6379)
- 发展(6217)
- 展(6206)
- 村(6083)
- 农村(6064)
- 收入(6038)
- 学(5806)
- 机构
- 学院(114064)
- 大学(108828)
- 济(51966)
- 经济(50921)
- 管理(43394)
- 研究(38863)
- 理学(37519)
- 理学院(37096)
- 管理学(36539)
- 管理学院(36325)
- 中国(29096)
- 农(23196)
- 京(22204)
- 财(22172)
- 科学(21923)
- 所(18368)
- 中心(18228)
- 江(18079)
- 财经(17088)
- 业大(16857)
- 农业(16621)
- 经济学(16510)
- 研究所(16479)
- 范(15675)
- 师范(15540)
- 经(15324)
- 经济学院(15007)
- 州(14288)
- 院(13836)
- 北京(13629)
- 基金
- 项目(75476)
- 科学(60622)
- 研究(58886)
- 基金(54503)
- 家(46028)
- 国家(45577)
- 社会(40548)
- 科学基金(39670)
- 社会科(38251)
- 社会科学(38244)
- 省(31427)
- 基金项目(28976)
- 教育(24922)
- 划(24557)
- 编号(24104)
- 自然(22025)
- 自然科(21463)
- 自然科学(21459)
- 自然科学基金(21113)
- 资助(20810)
- 成果(19486)
- 发(19456)
- 国家社会(17128)
- 重点(16858)
- 课题(16689)
- 发展(16622)
- 部(16443)
- 展(16359)
- 创(15938)
- 制(15408)
共检索到172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芳
乡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业态,已然渗透到农业产业链全过程,逐渐改变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与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推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然而,电子商务在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还缺乏必要的保障,还需通过加强产业战略保障、网络应用保障、区域空间保障以及环境支撑保障,有效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乡村产业结构 结构转型 保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长春 邹耀
产业结构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电子商务或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我国260个地级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对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对于一般地级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可以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加居民消费和促进城市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据此,本文从强化电子商务行业监管、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消费和结合实际错位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再强 张鹏洲
本文在深入总结流通创新的概念、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流通创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现状和策略,并从基建、服务、信息共享和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流通创新保障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涛 樊凯欣 朱子阳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带动下,农村电商极大地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和数字乡村建设。基于2000—2020年全国1 858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这一外生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降低了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并进一步优化了非农产业结构,提高了服务业占比,促使县域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型;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通过需求侧的恩格尔效应和供给侧的鲍莫尔效应来实现。农村电商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县域整体收入水平,促使城乡居民的需求结构转型,增加对工业品和服务品的消费;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促进生产要素从传统农业流向县域工业和服务业。因此,政府应继续增强农村电商政策的普惠性,强化支撑服务,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怀虎 张炜伟
在文献、调研和实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北京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的核心指标,并对北京市电子商务水平进行评测;同时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电子商务核心要素对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检验;从定量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核心要素对北京市的产业结构传导作用。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电子商务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水平测度 产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惠君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依赖于构建一套统一的、完整的、配套的法律机制。本文根据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构建相应的法律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对策。提出了电子商务立法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逐步强化电子商务立法;建设电子商务认证机构体系,从组织上给电子商务提供保障;推进密码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从技术上为电子商务提供安全保障。论述了电子商务法律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的四个方面:制订专门的《电子商务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的法律;构建电子商务合同管理机制的法律和构建电子商务的法律监督机制。
关键词:
电子签名 电子商务 认证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洋洋
在城市化步伐快速前进的列车上,乡村文化受到来自城市强势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成为列车上被落下的乘客,淹没在荒漠的边缘。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却由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陷入了观念、知识以及能力自卑的困境之中。因此,构建乡村教师自信特质的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教师自身支持路径,是乡村教师克服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自信特质 文化自信 教师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卫革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只有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才有条件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对乡村文化脉络的清晰认知,对表征文化之习俗伦理的认同,对滋养了自我之文化的依恋,以及对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信心。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缺失,表现为乡村伦理认知的缺失以及乡村伦理教育实践的匮乏。专业化运动加剧了乡村教师的城市化倾向和对乡村生活本质的遗忘。建构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才能在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博弈中走出一条乡村现代性之路,达到费孝通提出的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境地,从而使得乡村教师拯救乡村文化成为可能。构建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文化自觉 乡村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洪振 李桐林 孔媛 潘明明
电子商务能否助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本文基于翔实的村级与规模经营农户微观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乡村特色农业发展的影响、制约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能够显著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其作用在全国层面具有普遍性。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调节效应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不仅能直接通过拓宽销售渠道、营造品牌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还能通过吸引劳动力回流等方式加强地区人力资本强度,间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但其影响受到村庄干部素质能力的调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乡村电子商务政策、推进乡村特色农业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特色农业 村干部能力 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梦妮 卜素
2021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行,标志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了有法律遵循和法制保障的新阶段。不论是在城乡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均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其为农业高质高效提供了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其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全局性的法律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通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重要政策提升到法律层面,转化为法律条文,其瞄准当前乡村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硕研 方相 杨钢桥
研究目的:构建乡村产业转型概念框架,并进一步揭示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产业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结果:(1)乡村产业转型包括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和农业经营范围转型三个方面;(2)土地综合整治能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农业经营范围转型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分别通过了1%、1%和5%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在乡村产业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措施;土地综合整治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与二三产业高效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转型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哲 高文海
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时效性、跨地域性等特点,其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就电子商务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第一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2703682,且在1%条件下显著,表明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第二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0793484,且表现出1%显著水平,即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较弱;我国第三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3619341,且在1%水平下显著,即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为 万广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开启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乡村建设对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必要从乡村建设的视角分析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系和支持政策。本文在厘清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内涵和关联的基础上,从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分析了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乡村建设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体系。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生就业难表现出一种长期性和持续性的态势;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就业难是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究其原因,虽然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很大关系,但更与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偏低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以及新一轮的产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战略性重组,促使我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必然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有助于拓展大学生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周丹丹
农业发展模式由"数量型"向"价值型"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进行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整合是推进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路径。本文试图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分析,构建出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整合框架,进而提出电子商务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整合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产后加工链环和产后销售链环是农业产业链的关键链环,而加工企业主导的整合模式与物流中心主导的整合模式是促进其价值整合的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构建基于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是其价值整合的技术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