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8)
2023(15950)
2022(13774)
2021(12829)
2020(11128)
2019(24846)
2018(24844)
2017(48081)
2016(26131)
2015(29748)
2014(29823)
2013(29378)
2012(26676)
2011(23628)
2010(23934)
2009(22655)
2008(22834)
2007(20525)
2006(18350)
2005(16646)
作者
(75868)
(62899)
(62847)
(59599)
(40506)
(30261)
(28437)
(24595)
(23918)
(22857)
(21547)
(21350)
(20140)
(19988)
(19580)
(19062)
(18892)
(18773)
(18065)
(18023)
(15648)
(15539)
(15332)
(14532)
(14262)
(14088)
(14001)
(13993)
(12687)
(12475)
学科
(106470)
经济(106304)
(99310)
管理(94417)
(89066)
企业(89066)
方法(47407)
数学(37343)
数学方法(36840)
(35447)
(33768)
业经(32862)
中国(26883)
(25928)
(25238)
财务(25144)
财务管理(25101)
企业财务(23665)
农业(22898)
理论(20799)
技术(20659)
(20137)
(19639)
(19184)
贸易(19172)
地方(19047)
(18638)
(18469)
(18304)
(17309)
机构
学院(380154)
大学(377695)
管理(154120)
(149866)
经济(146522)
理学(132298)
理学院(130914)
管理学(128777)
管理学院(128087)
研究(119467)
中国(93647)
(80950)
(73883)
科学(73235)
(62086)
(59869)
财经(58004)
(57906)
业大(55658)
中心(54828)
研究所(53626)
(52452)
北京(51135)
农业(48422)
(46846)
(46479)
师范(46427)
经济学(43657)
(43296)
财经大学(42671)
基金
项目(248655)
科学(195872)
研究(184031)
基金(180516)
(155204)
国家(153816)
科学基金(133973)
社会(115687)
社会科(109495)
社会科学(109468)
(97663)
基金项目(95941)
自然(87052)
自然科(85032)
自然科学(85010)
教育(83644)
自然科学基金(83509)
(80391)
编号(75642)
资助(74251)
成果(61395)
(54531)
重点(54280)
(53225)
(51836)
课题(51204)
创新(49076)
(48753)
项目编号(47288)
科研(47081)
期刊
(174415)
经济(174415)
研究(112726)
中国(73951)
管理(61326)
(60725)
(58525)
学报(57268)
科学(53203)
大学(44508)
学学(41930)
农业(40302)
教育(39412)
技术(35763)
(34581)
金融(34581)
业经(30702)
财经(29138)
经济研究(26172)
(24865)
(22231)
问题(22109)
技术经济(20012)
图书(18800)
理论(18625)
现代(18486)
(18079)
科技(17966)
财会(17836)
商业(17644)
共检索到569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张慧聪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业的发展。但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行业管理松懈的漏洞,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信息,以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方式配送货物等形式实施诈骗和欺诈等行为。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监管制度还不健全,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行业极易为犯罪嫌疑人所利用,成为犯罪工具,进行违法活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宪权  
期货欺诈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防范华东政法学院邮政编码:200042刘宪权近两年来,期货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高级组织形式,已经引人注目地出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些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陆续在国内出现,人们用"中国期货年"来比喻当前期货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游士兵  吴圣涛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普遍性已得到大家的认同,然而通过样本分析的结果是: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在证券违法犯罪中的比重分别只有5.5%和2.6%,排名分列第6位和第8位,显然与现实存在差异。这也证明现阶段监管部门还没有找到有效治理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的方法,对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摸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郜树智  陈荣  冯建平  黄桂香  
本文在透视分析当前税收领域违法犯罪的现状、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税收领域违法犯罪辨证施治的十大治理措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伟  
本文针对近年来听残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持续增长这一现象 ,对听残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各种心理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就如何预防发表了一些见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恩慈  
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迅速发展,外汇收支额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各种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的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严重。我国对违反外汇管理的犯罪规定,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1952年6月16日《海关总署关于逃汇套汇案件应作为走私案件处理核示应行注意各点的命令》中曾指出:“须知逃汇、套汇,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其结果与走私出口黄金、外币无异,均应作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宣喻  陈金  余秀江  
本文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广东省各地村干部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增加,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增加更快;村干部违法犯罪行为的内容和性质都与土地有关,主要是贪污行为,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村委会主任犯罪的几率比村支书高;最近几年村干部集体犯罪的趋势非常明显;村干部违法犯罪的事实主要通过举报这条途径被发现,但是,被发现的时间距最初的犯罪时间要滞后4年多;网络披露是相关案件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琦  
2011年以来,我国电信网络犯罪持续高发,连续四年案发数增长超过70%,每年给受害群众带来的损失已超过100亿元。2016年更是连续发生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恶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23个部委成立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组织开展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琦  
2011年以来,我国电信网络犯罪持续高发,连续四年案发数增长超过70%,每年给受害群众带来的损失已超过100亿元。2016年更是连续发生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恶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23个部委成立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组织开展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大盛  黎书文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业务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计算机的应用给银行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银行监督管理办法不尽完善,加之计算机技术专业性强、直观性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不法分子利用操作计算机之便作案,给银行带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强  
为消除低俗网络直播带来的不良影响,预防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直播空间,运用归纳分析法、文献调查法综合分析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的驱动因素,在法律层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技术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方能有效治理低俗网络直播犯罪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联合  胡鞍钢  徐绍刚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分化的速度也较快。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分化既表现在城镇内部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上,更突出地表现在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上。实证研究发现,全国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拉大都与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多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侵财性犯罪大量增加。高度重视贫富分化问题,采取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并培育容忍合理差距的社会文化,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韦玉明  
南宁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及治理对策韦玉明南宁市目前有近25万流动人口,其中,约有5万人左右,循常规以相对稳定的流动形式,进出于城市;其余共20万左右的人,则为寻求某种新的生活方式,以相对滞固的形式,聚居于城市。一部分宿居旅馆客栈,大部分在城乡结合部或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毛媛媛  丁家骏  
以上海市原浦东新区为例,研究影响居住区犯罪的环境要素并检验国外相关理论在国内居住区中的适用性。依据相关犯罪统计数据选取案件高发、中发、低发居住区各20个,通过现场勘查获取这60个居住区现状环境要素数据,检验出对犯罪数量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居住区规模、物业管理、居住区主路形式、居住区绿地功能四个方面,涉及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中形象与维护,自然监视以及活动支持三方面要素。同时也发现居住区规模、领域感以及通道控制等方面与居住区犯罪的关系与国外研究结论存在差异,说明国外相关理论和经验在我国居住区的适用性有待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