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4)
- 2023(17638)
- 2022(15275)
- 2021(14165)
- 2020(11999)
- 2019(27687)
- 2018(27097)
- 2017(52681)
- 2016(28560)
- 2015(32044)
- 2014(31696)
- 2013(31128)
- 2012(28454)
- 2011(25573)
- 2010(25518)
- 2009(23124)
- 2008(22290)
- 2007(19534)
- 2006(17021)
- 2005(14634)
- 学科
- 济(118138)
- 经济(118011)
- 管理(81272)
- 业(76441)
- 企(63126)
- 企业(63126)
- 方法(57989)
- 数学(51434)
- 数学方法(50649)
- 农(30608)
- 中国(29747)
- 财(28755)
- 地方(26609)
- 学(25154)
- 业经(25073)
- 农业(21013)
- 贸(20735)
- 贸易(20724)
- 易(20058)
- 理论(19481)
- 制(19152)
- 务(18031)
- 财务(17949)
- 财务管理(17904)
- 环境(17743)
- 技术(17731)
- 和(17546)
- 企业财务(16966)
- 融(15793)
- 金融(15789)
- 机构
- 大学(402557)
- 学院(401434)
- 管理(158912)
- 济(157550)
- 经济(154218)
- 理学(139344)
- 理学院(137745)
- 管理学(134805)
- 管理学院(134098)
- 研究(132939)
- 中国(97235)
- 科学(85383)
- 京(85241)
- 财(70407)
- 农(67260)
- 所(66833)
- 业大(62814)
- 研究所(61396)
- 中心(60820)
- 江(57803)
- 财经(57516)
- 北京(53246)
- 农业(52914)
- 范(52776)
- 经(52469)
- 师范(52162)
- 院(48867)
- 经济学(48058)
- 州(46889)
- 经济学院(43603)
- 基金
- 项目(285743)
- 科学(224968)
- 基金(208258)
- 研究(203487)
- 家(183639)
- 国家(182189)
- 科学基金(156611)
- 社会(127892)
- 社会科(121179)
- 社会科学(121145)
- 省(111723)
- 基金项目(109856)
- 自然(104705)
- 自然科(102343)
- 自然科学(102316)
- 自然科学基金(100471)
- 教育(95012)
- 划(94829)
- 资助(87218)
- 编号(82089)
- 成果(64826)
- 重点(64509)
- 部(62549)
- 发(60773)
- 创(59292)
- 课题(56667)
- 创新(55318)
- 科研(55306)
- 教育部(53486)
- 大学(52885)
- 期刊
- 济(162756)
- 经济(162756)
- 研究(112764)
- 中国(73088)
- 学报(67719)
- 科学(61708)
- 农(59552)
- 管理(57115)
- 财(52435)
- 大学(51188)
- 学学(48366)
- 教育(44490)
- 农业(41248)
- 技术(36461)
- 融(31230)
- 金融(31230)
- 财经(27341)
- 业经(27205)
- 经济研究(26842)
- 经(23324)
- 业(21560)
- 问题(21068)
- 统计(20439)
- 图书(20379)
- 科技(19516)
- 技术经济(19297)
- 版(19087)
- 策(18713)
- 资源(18505)
- 理论(17976)
共检索到569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元正 叶秀敏
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电子商务可以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一个崭新而有效的思路。本文以2006—2019年1 178个县域地区为样本,以淘宝村代表电子商务对县域地区的冲击,运用改进后的面板PSM-DID方法及中介效用模型检验了电子商务对县域地区人口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有助于县域地区的人口规模增长。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张,发挥对服务业和流通业的乘数效应,进而促进人口规模增加。进一步地,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相较于以往的土地政策,电子商务对于中西部地区人口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针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与局限,本文提出了完善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等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峰波 程文浩 徐淑华
本文选取2007—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DID)检验了“撤县设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撤县设区”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创新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仍具有稳健性。(2)“撤县设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其对行政级别一般的城市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作用却不明显;在适度规模的城市实施“撤县设区”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而在规模过大或过小的城市实施的作用却不显著;相比于策略创新,“撤县设区”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质量创新。(3)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撤县设区”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强化产业集聚、优化营商环境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创新水平。(4)“撤县设区”的“扩散效应”大于“虹吸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政策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其能通过“知识溢出”提高周边城市的创新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谦 吴婷 覃一冬 贾鹏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本文选用2003~2021年全国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CETP)为出发点,用生态效率测度绿色发展水平,通过PSM-DID和SDID模型实证检验了CETP对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CETP能显著促进绿色发展,且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2)CETP产生的创新效应对绿色发展有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效应不显著;(3)CETP对周边试点城市产生了显著负向的溢出效应,但对非试点城市的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最后,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琪 李虹
本文使用2005~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实施建立PSM-DID模型,分析了创新人才集聚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和政策机制,主要有两点边际贡献:(1)引入创新人才集聚连续型变量,缓解了经典非连续型DID模型低估政策效果的问题,从而提供了新的稳健估计量;(2)研究视角着眼于中国在“大变局”下实施“内循环”战略,将“内循环”分为投资和消费,研究了投资和消费的规模、结构调整能否促进创新集聚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的政策效果。经过检验分析,本文提出:促进工业经济领域形成有序竞争的良好格局;优化科技人才区域集聚,为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人才条件;强化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促进形成良好的市场创新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焱林 施博书
绿色信贷政策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我国企业环保升级。文章利用2008—2017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信贷政策有助于绿色生产经营企业通过获取信贷资金促进企业研发创新;(2)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最强,对西部地区企业的正向影响次之,对中部地区企业创新影响不显著;(3)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正向影响最强,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芳 高悦娴
新发展阶段中国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战略导向,以数字化转型变革生活、生产和治理方式是"十四五"规划中的一大战略。对国民经济支柱制造业而言,借助互联网化变革自身组织形态,拓展组织边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关键。本文分析总结出制造业互联网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3条机制即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并基于2010~2019年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对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制造业互联网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互联网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从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争 黄浩 邓秀月
本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采用200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视角对中国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的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空间自相关性)。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确实能够影响能源效率,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影响程度存在差异。2007—2011年人口规模对能源效率影响不显著,2012—2016年人口规模的扩大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中部地区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能源效率显著下降,东部地区人口规模的扩大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了邻近省份的能源效率。后一时期(2012—2016年)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对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政府行为、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存在差异。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丹 杨松令 石倩倩
本文采用2012-2017年我国银行业的全样本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PSM-DID)克服样本选择性偏误,并选取2014年银监会发布的备案制作为准自然实验验证稳健性,对我国银行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全样本银行中,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银行显著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但是在融资成本和盈利能力方面没有显著效果。②采用备案制后,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银行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但盈利能力提升不显著。③进一步研究发现将基础资产作为表外处理的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银行,以对公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以及非国有银行的证券化能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绩效。基于此,本文建议:首先,可以适度提高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力度,以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第二,为控制银行风险,我国应禁止多层打包再证券化的操作,保持表外处理基础资产的透明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理 张启春
本文运用我国31个省域1997-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政府公共支出对人口迁移的生产率效应和税收效应、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对净迁移人口的影响单调为正,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税收效应不显著。人口迁移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地区之间呈现区域竞争性,地理位置相邻地区之间呈现区域协同性,且这种竞争和协同关系具有滞后性。公共支出规模等因素不仅对本地区的净迁移人口有显著影响(直接效应),而且对其相邻地区产生溢出效应(间接效应)。短期看,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长期看,两者的差距缩小,间接效应逐步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琪
基于2001~201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了我国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率、家庭户规模等人口因素对CO2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四项环境污染指标产生的影响效应,建模过程中还考虑了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家庭户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主要人口因素,而城市化率对环境污染各项指标的影响较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惠好 汪洁琼
为提升市场流动性,新三板市场于2014年8月引入做市商制度。为检验做市商引入后的市场效果,本文选取换手率、买卖价差、有效流速等流动性指标进行检验。首先,采用PSM-DID方法比较个股在做市商制度引入前后三个月的流动性情况,识别做市商制度对新三板个股流动性水平产生的净效应。其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比较做市商制度引入后做市交易与协议交易个股的流动性。实证结果显示,该制度引入后,做市交易股票流动性水平高于协议交易股票流动性水平,说明该制度的引入改善了个股流动性。最后,本文检验了做市券商数量对个股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个股流动性随做市商数量增加而上升,到达某个临界值后开始下降。据此,本文建议增加做市商数量,允许非券商类专业金融机构做市及推出竞价交易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佳 于雅俐
关注电子商务对农民收入的调节效应对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村电子商务在地区资源禀赋、农户资本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地区资源禀赋、农户资本投入通过影响农村电子商务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因此,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好的发挥农村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同时,在资源投入上向中西部地区和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户倾斜,弥补地区和个体差距带来的"互联网红利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匡远配 彭鼎
[目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在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中相对滞后,农地流转作为完善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如何影响要素市场化水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构建农地流转与要素市场化水平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其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基于2005—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引入劳动力市场与农业资本市场的间接作用,运用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要素市场化水平,农地流转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要素市场化指数相应提高0.108,但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其中,劳动力市场在农地流转提高要素市场化水平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作用,中介效应占比约为44.21%,农业资本市场发挥“遮掩效应”作用,遮掩效应占比约为3.72%。[结论]我国各要素市场是一个相互联动的交易体系,农地市场的发育水平能够影响劳动力市场与农业资本市场的发育水平。因此,需稳步推进农村各要素市场协同发展,尤其关注劳动力市场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发挥“1+1>2”的资源整合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毛杰 赖小锋
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通过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全国及分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治理没有促进效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当前地方政府缺乏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各地正面临环境越污染越治理的困境。
关键词:
环境污染 FDI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杜博士 吴宗法
官员换届是常见的政治现象,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中央更加强调民生的宏观背景下,二者之间关系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2013年官员换届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官员换届对民生改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官员政绩考核更加看重民生后,官员换届显著地促进了地区财政性民生支出的增加。具体而言,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挤入效应最强、医疗卫生支出次之、教育支出最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官员换届对财政性民生支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临近退休、高学历的官员履新后对辖区财政性民生支出的正向影响更大;离任官员任期在三年以上比不足三年更加有利于新任官员发挥对民生支出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官员换届影响地区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更好地开展官员换届工作、促进民生改善等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