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9)
- 2023(18909)
- 2022(16540)
- 2021(15476)
- 2020(13057)
- 2019(30192)
- 2018(30157)
- 2017(57617)
- 2016(32012)
- 2015(36183)
- 2014(36733)
- 2013(36147)
- 2012(33292)
- 2011(30248)
- 2010(30357)
- 2009(28190)
- 2008(28304)
- 2007(25663)
- 2006(22314)
- 2005(19963)
- 学科
- 济(124379)
- 经济(124212)
- 管理(95050)
- 业(89011)
- 企(74536)
- 企业(74536)
- 方法(58371)
- 数学(50345)
- 数学方法(49737)
- 财(35660)
- 农(34116)
- 中国(31899)
- 学(29215)
- 业经(28015)
- 制(27959)
- 贸(24785)
- 贸易(24770)
- 地方(24236)
- 易(24031)
- 务(22787)
- 财务(22694)
- 财务管理(22633)
- 农业(22229)
- 理论(21715)
- 企业财务(21348)
- 银(20928)
- 银行(20836)
- 和(19780)
- 行(19701)
- 融(19628)
- 机构
- 大学(464894)
- 学院(464472)
- 济(179268)
- 管理(177060)
- 经济(175069)
- 研究(155867)
- 理学(152274)
- 理学院(150489)
- 管理学(147626)
- 管理学院(146792)
- 中国(117228)
- 科学(100691)
- 京(99733)
- 农(85904)
- 财(85880)
- 所(81595)
- 业大(75204)
- 研究所(74050)
- 中心(71245)
- 江(71029)
- 农业(68031)
- 财经(67885)
- 北京(63017)
- 经(61303)
- 范(59594)
- 师范(58839)
- 州(57072)
- 院(55886)
- 经济学(53663)
- 技术(51023)
- 基金
- 项目(310478)
- 科学(239717)
- 基金(221712)
- 研究(220578)
- 家(195876)
- 国家(194234)
- 科学基金(164061)
- 社会(135089)
- 社会科(127814)
- 社会科学(127776)
- 省(123414)
- 基金项目(118012)
- 自然(109666)
- 自然科(107017)
- 自然科学(106981)
- 自然科学基金(105029)
- 划(103807)
- 教育(101970)
- 资助(92139)
- 编号(90473)
- 成果(73637)
- 重点(69993)
- 部(67206)
- 发(65398)
- 创(63937)
- 课题(63032)
- 科研(60135)
- 创新(59766)
- 计划(58436)
- 大学(57596)
- 期刊
- 济(200498)
- 经济(200498)
- 研究(133768)
- 中国(91145)
- 学报(83312)
- 农(77349)
- 科学(71386)
- 财(68640)
- 管理(64034)
- 大学(60987)
- 学学(57584)
- 农业(52028)
- 教育(50266)
- 融(41206)
- 金融(41206)
- 技术(40590)
- 财经(33542)
- 业经(33323)
- 经济研究(31413)
- 经(28609)
- 业(27364)
- 问题(26219)
- 图书(24203)
- 版(24073)
- 技术经济(22756)
- 科技(22692)
- 理论(22263)
- 业大(21327)
- 商业(21322)
- 贸(20305)
共检索到685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财玉 雷雳
电子口碑是指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关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正面或负面评价。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口碑在消费者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影响力,其次从人际层面、虚拟社区(小群体)层面以及在线社会网络(大群体)层面探讨了电子口碑影响力的产生机理,再次分析了如何在电子口碑营销实践中促进正面影响以及规避负面影响,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圣亮 钱玉霞
电子口碑传播是企业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通过因子分析,将消费者电子口碑传播动机归纳为3类,即负面动机、正面动机和中立动机。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消费者性别、年龄及其网络角色,对电子口碑动机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虚拟社区 电子口碑 动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陆晓菁 陈宏民
文章从虚拟社区出发,阐述电子口碑虚拟社区的运作模式和特点,并运用双边市场理论对电子口碑社区的市场结构、运作模式和社区平台终端用户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社区的消费者一边也具有较强的自网络外部性,并且社区对消费者评论的激励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这种自网络外部性。文章进一步得出为获得最大利润,社区平台需要对各边用户的利润进行权衡取舍,寻找一个最优的对于三边市场的定价和规模。
关键词:
电子口碑 虚拟社区 双边市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明赋
文章首先从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等两方面重点梳理电子口碑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以往文献主要利用HSM和ELM模型解释电子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并在实证结论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次,文章就现有研究的贡献、不足及未来可能的拓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关键词:
电子口碑 消费者行为 研究综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明赋
文章首先从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等两方面重点梳理电子口碑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以往文献主要利用HSM和ELM模型解释电子口碑对消费者的影响,并在实证结论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次,文章就现有研究的贡献、不足及未来可能的拓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关键词:
电子口碑 消费者行为 研究综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庞璐 李君轶
Web 2.0技术和用户创造内容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搜索和分享信息的方式,电子口碑作为传统口碑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产物,日渐成为消费者收集信息和进行决策的主要渠道。特别是近年来第三方点评网站数量不断增加,汇集了海量的信息,形成电子口碑效应,但是目前对这种效应的评价和测量研究不足。因此,文章借助第三方点评网站,研究消费者点评和编辑点评对餐厅网页浏览量的影响以及点评网上呈现餐厅的哪些口碑因素是吸引消费者浏览餐厅网页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这两种形式的电子口碑对增加餐厅网页浏览量都具有显著的作用,编辑点评的重要性开始
关键词:
电子口碑 消费者点评 网页浏览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岚 施莉
基于涉入理论和精细可能性模型,设计了一个2×2×2独立样本全因子实验,研究了口碑数量、口碑质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涉入水平的调节作用。结论表明:口碑数量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口碑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涉入水平对于口碑质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在高涉入条件下口碑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表明高涉入个体倾向于通过精细可能性模型的中枢路径处理信息;涉入水平对于口碑数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具有调节作用,高涉入消费者同样关注口碑数量,表明口碑规范属性带来的推荐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精细可能性模型 口碑质量 口碑数量 涉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闫强 麻璐瑶 吴双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购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购物方式,电子口碑已经成为现代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前的重要参考内容。但大多数关于电子口碑的研究集中在电子商务平台,很少关注到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电子口碑。微商的崛起促进了社交媒体中网络购物的发展,社交媒体中的口碑信息也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来自不同平台的电子口碑对消费者感知影响的差异。因此,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的电子口碑对比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在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有用性理论,从边缘路径和中心路径两个方向入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28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和凝炼,对电子商务平台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差异及其是否对消费者对于电子口碑的感知有用性产生影响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平台与社交媒体平台在评论数量、评论来源可信度、平台功能、评论质量、平台评论公开性等10个方面存在差异,电子商务平台的评论数量、评论质量、评论公开性等方面均强于社交媒体平台,而社交媒体平台评论来源可信度高于电子商务平台,且评论语言风格更加优美、细致。评论类型不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口碑的感知有用性;评论数量、评论来源可信度、平台功能3个差异从边缘路径方向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口碑的感知有用性;评论风格、评论质量、信息效价完整性、评论发布动机归因4个差异从中心路径方向对消费者对于电子口碑的感知有用性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电子口碑和感知有用性领域的研究,也为电子商务平台与社交媒体平台电子口碑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论证依据。此外,还为社会化电子商务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对实践和理论都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玥 朱庆华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从信息类型和交流情境角度研究了与口碑交流有效性相关的三个因素,即信息类型(事实型vs.评价型)、关系强度(强关系vs.弱关系)和口碑信息传播方式(一对一vs.广播式),并以169名网站参与者为实证对象,采用2×2×2因子设计实验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最终结果显示:评价型信息比事实型信息对口碑交流有效性有更显著的影响;关系强度对口碑交流有效性有显著影响;口碑传播方式在关系强度对口碑交流有效性影响上起到了调节作用。对网络平台提供商和口碑宣传商提出了提高电子口碑交流有效性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朱侯 万芳彬 张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作为智能手机接入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探究移动APP的推广及扩散机理,对企业制定IT营销及开发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经典BAS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电子口碑这一影响因素,利用多智能体模拟技术,借助建模软件Any Logic,建立了手机APP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仿真扩散模型。对比实际案例中手机APP的扩散情况,本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电子口碑的累积效果,APP的扩散过程与传统产品的扩散过程明显不同,不同的电子口碑累积效果,将导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彪 丛日飞
在电子口碑研究中,早期学者们多关注电子口碑产生的前因与后果。然而,随着消费者利用电子口碑进行评价和决策成为常态,近期学者们更加关注电子口碑的使用过程。本文通过对近期电子口碑相关文献的分类整理,将电子口碑的使用方式归纳为评价分享和决策参考两种,并借助消费者行为的AISAS模型和网络传播理论进一步将电子口碑的使用细分为留、传、搜、用四个阶段,进而基于这四个阶段对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子口碑 消费者行为 消费评价 消费决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俊 王钦 邓洲 文春晖
随着开放源和中间技术市场等更加复杂的知识分工形式的不断涌现,可收益性和收益机制迄今仍是国外技术创新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最活跃的研究议题。本文在对技术创新可收益性概念尤其是收益机制的概念、问题和研究发现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各类制度性收益机制和策略性收益机制的经济学内涵以及不同机制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问题。本文认为,衍生制度性收益机制设计以及将制度性收益机制和策略性收益机制置于统一框架下的研究,是未来该领域进行理论拓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少军 芮明杰
传统的组织能力演化观点主要关注基于惯例的行为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认知因素对于能力演化的影响。要想全面、完整地理解组织能力的演化机理,就应该更加细致地把握组织微观层次的认知与行为。本文从组织能力演化惯例视角与认知视角的关系、管理者认知对于组织能力演化的作用以及影响组织能力演化的认知模式三个方面,对组织能力演化的微观认知机制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组织 能力演化 微观层次 认知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琳 闫强 刘奕
研究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因素对消费者电子口碑发布行为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产品销售,提升网站的服务质量。该文基于动机理论提出了娱乐放松、自我提升、交流与分享、支持/惩罚商家、改进服务、经济激励等6种常见的消费者电子口碑发布动机,设计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前以"关注""评论""分享"为代表的功能性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因素与消费者电子口碑发布动机及意愿三者之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因素正向影响消费者电子口碑发布动机,并且进一步正向影响消费者电子口碑发布意愿。该文研究结果对描述和预测消费者在线参与电子口碑的行为提供了经验依据,同时对电子商务网站未来的设计运营提出了有效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傅翠晓 黄丽华
电子商务自出现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关研究文献日益丰富。本文根据不同研究视角,从电子商务参与者的行为规律、电子商务的微观市场机制和演化机理、电子商务中的关键技术原理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主要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新世纪以来电子商务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后续研究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移动商务 商务模式 网上购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