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3)
2023(8236)
2022(7022)
2021(6541)
2020(5171)
2019(11791)
2018(11770)
2017(21208)
2016(11917)
2015(13601)
2014(14272)
2013(14020)
2012(13246)
2011(11965)
2010(12596)
2009(11676)
2008(12266)
2007(11278)
2006(10433)
2005(10064)
作者
(35729)
(29197)
(29174)
(27830)
(18847)
(14092)
(13458)
(11285)
(11237)
(11202)
(10028)
(9931)
(9632)
(9384)
(9235)
(8834)
(8727)
(8605)
(8509)
(8348)
(7705)
(7450)
(7207)
(7087)
(6919)
(6627)
(6585)
(6507)
(6064)
(5875)
学科
(50730)
经济(50667)
管理(34530)
(32828)
(25608)
企业(25608)
中国(19014)
地方(18238)
(16385)
(15084)
业经(13869)
方法(11936)
(11541)
(11423)
银行(11412)
农业(11168)
(10764)
(10438)
(10281)
金融(10280)
(10148)
(10094)
财务(10060)
(10060)
贸易(10045)
地方经济(10044)
财务管理(10021)
(9656)
企业财务(9224)
理论(9077)
机构
学院(172880)
大学(166025)
(65694)
经济(63846)
研究(60804)
管理(58980)
中国(50536)
理学(47193)
理学院(46570)
管理学(45708)
管理学院(45374)
(37961)
(37658)
科学(36036)
(32453)
(31475)
中心(28716)
研究所(27731)
财经(26763)
(26698)
(26115)
(25576)
北京(25339)
师范(25335)
(23588)
(23242)
技术(21852)
(21811)
业大(21058)
农业(19990)
基金
项目(93950)
研究(75684)
科学(71690)
基金(61507)
(51877)
国家(51265)
社会(44160)
科学基金(43161)
社会科(41651)
社会科学(41644)
(40088)
教育(35114)
编号(34297)
(32223)
基金项目(31565)
成果(30278)
(26466)
资助(25776)
课题(25474)
自然(25165)
自然科(24484)
自然科学(24482)
自然科学基金(24010)
发展(21604)
重点(21575)
(21498)
(21172)
(20405)
项目编号(20384)
(19411)
期刊
(93172)
经济(93172)
研究(61005)
中国(47230)
(34376)
教育(28845)
(27011)
管理(24780)
(22604)
金融(22604)
学报(22119)
科学(20512)
农业(18094)
技术(17643)
业经(17492)
大学(16994)
学学(15314)
会计(14264)
经济研究(13659)
财经(13089)
问题(11748)
图书(11510)
(11248)
财会(11092)
(9264)
论坛(9264)
(9086)
职业(8919)
(8875)
商业(8701)
共检索到305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卫华  王柳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发票因其方便快捷易保存等优势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但受制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电子发票在识别内容、识别真伪、识别唯一性等识别及核算方面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困扰。本文结合目前主流信息技术,从基于发票二维码的扫描识别与核算、基于财务机器人的自动识别与核算、基于业财融合的智能识别与核算三个层次分析电子发票智能识别与核算的具体应用,提出应打造发票生态链,实现发票整个生命周期的电子化,并针对如何实现电子发票识别与核算的"智能化"、形成完整生态链提出升级电子发票、取消纸质打印、推动电子档案发展等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桢钰  吴杰  赵启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十四五时期提出创新引领发展,国资委以及财政部对央企考核增设研发投入及其强度指标。由于研发投入统计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口径差异,导致石油行业目前的研发投入及相关数据计量偏低,并没有体现真实的研发投入结果,难以达到国资委的考核标准。本文以石油行业为例,运用管理会计理念,构建基于管理会计的科技研发成本管理模式,将与研发投入有关的数据通过一个系统一并导出,期望能为石油行业甚至社会全行业在研发投入统计与会计核算的衔接工作中提供一定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宇虹  
首先阐述了物流成本的涵义及其构成和分类,分析了现阶段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对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归纳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主要方法,并论述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账务的处理程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玥莹  吴杰  
通过对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发展以及运营管理现状的梳理,发现我国的储气业务并没有成为天然气产业链中的独立环节,绝大部分储气库也没有实现独立的会计核算。借鉴美国地下储气库的会计核算经验,并结合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知,地下储气库实现独立运营是储气库未来运营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因此,须建立独立的地下储气库财务核算体系,设置"储气库"科目,细化账务处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大波  李鹏  王薇薇  
新时期,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面临一些新问题。会计核算属于学校财务管理的重点,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完善。在总结当前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面临的监督体系不完善、缺少高效的考评机制、"营改增"提升了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工作标准及人员专业素质不强等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基础,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优化考评机制,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改革会计核算制度以适应"营改增"政策;提高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解决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工作的质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桂研  孟欣  
2019年1月,财政部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加快做好长期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工作,但仍有很多高校的基建项目虽已交付使用,却仍以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基建项目转固会计核算是否合理、规范,直接影响到高校在建工程转固工作,经过实证研究和深入探究后,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准统领高校基建预算项目管理,明确不同土地取得方式发生的征地等费用的结转做法,根据高校资产交付时点的不同分别确定转固暂估价值,建议在建工程增设二级会计科目进行暂估转固账务处理,将各职能部门融合到基建项目转固会计核算有关业务流程链条,这些研究建议可为解决高校基建项目转固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惠媚  
随着全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原始会计凭证实现了电子化,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全数字化电子发票、财政非税电子票据、银行电子回单等电子票据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会计处理的工作效率,降低单位经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但也存在着接收、查验、入账、归档难等问题。文章以Z大学参与电子发票电子化报销入账归档试点实践经验,探讨电子发票电子化报销管理模式及其实现路径,解决电子发票报销“卡脖子”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亚鹏  
政府偿债备付金制度尚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相关部门也未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其会计核算更多体现出财政部门的探索和尝试。文章从理论方面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偿债备付金的运作机理及其现阶段的核算依据进行梳理和明确,并重点以案例方式开展具体核算方面的实务研究,针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从账户设置、科目规范细化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相关单位后续实践工作的开展予以参考,推动专项债券偿债备付金制度的实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德刚  刘耀娜  
对于PPP项目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在2008年8月7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中对BOT项目公司主体的会计核算做出了解释,但并未提及政府主体相关的会计处理。根据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准则、指南和规定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政府部门应针对PPP项目进行相应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赵彩帆  吴壮倩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员工持股计划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股票来源的不同,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和会计核算差异。本文在对异质性员工持股计划下存量增持模式和定向增发模式进行对比后发现,相比于存量增持模式,定向增发模式会导致公司股本总额变化、公司股价上涨空间更大、计划锁定期更长、未来股价波动风险更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申红  
政府会计制度将基本建设投资会计核算纳入单位大账统一进行会计核算。本文总结了政府会计制度下基本建设投资会计核算的变化、具体核算过程及会计分录,指出基本建设投资建设成本归集不准、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滞后、竣工财务决算批复权限不明等问题,提出加强法规学习、优化项目资金预算管理等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亚雯  
物权类不良资产在法律权属、处置方式等方面有别于普通资产,因其巨大的价格优势和升值潜力而备受投资者青睐,通过“债转股”、短期持有出售、股权投资等手段,物权类不良资产批量化处置可以盘活实物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化解风险,投资者也能够获取价值增值。我国现阶段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尚缺乏对物权类不良资产批量化处置核算方面的规定,导致实务处理存在缺陷。本文在对物权类不良资产批量化处置相应规范及现有核算方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以案例方式开展实务研究,解决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以期为企业具体业务的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伍光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进步,国家政府作为推动市场发展的“看不见的手”,也越发受到市场和民众的关注。事业单位作为市场的一个主体,也为顺应时代要求进行着一系列的变革。财政部推行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推动了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的进程,为市场不同主体提供了预算管理的框架,有助于实现新时代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提出,对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加大预算管理和优化审计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本文通过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分析研究,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针对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时应采取的管理措施,以期能为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切实执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志安  谢波峰  赵杰夫  王子豪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电子发票是纳税人通过互联网,利用税务机关提供的发票在线应用系统开具的发票。与传统发票相比,电子发票无需通过"税控机"便能瞬间即成,虚假真伪即刻核实,操作简便易行。随着电子发票的广泛应用,实践中一些突出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结合电子发票推广应用的实践,归纳分析了现行电子发票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构建电子发票生态链运行的新机制、新目标和总体框架构想,力图为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罗文涛  
本文以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发行的永续债为研究样本,对特殊条款、会计确认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永续债发行条款细节的设计提出建议:选择赎回权条款的设计强调发行人的权利;递延付息条款的设计避免约定付息频率;细化强制付息事件的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