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3)
2023(9338)
2022(7743)
2021(7109)
2020(6292)
2019(13409)
2018(13657)
2017(26880)
2016(14173)
2015(15470)
2014(15207)
2013(15287)
2012(14003)
2011(12192)
2010(12652)
2009(12106)
2008(12280)
2007(11435)
2006(10279)
2005(9294)
作者
(40064)
(33585)
(33531)
(31578)
(21223)
(16113)
(14960)
(13221)
(12766)
(12089)
(11632)
(11220)
(10990)
(10566)
(10548)
(10178)
(9882)
(9728)
(9725)
(9564)
(8429)
(8289)
(8288)
(7828)
(7777)
(7592)
(7585)
(7311)
(6768)
(6761)
学科
(80496)
(65802)
经济(65724)
(63708)
企业(63708)
管理(51785)
(44453)
农业(29656)
业经(28281)
方法(26648)
(21964)
数学(19321)
数学方法(19243)
(17093)
(16464)
财务(16461)
财务管理(16439)
中国(15726)
企业财务(15505)
技术(15173)
(14311)
贸易(14298)
(14018)
(13978)
(13826)
(11607)
(11602)
银行(11589)
(11559)
地方(11431)
机构
学院(208102)
大学(196577)
(93694)
经济(92212)
管理(86808)
理学(74329)
理学院(73747)
管理学(72949)
管理学院(72586)
研究(63164)
中国(55344)
(51462)
(42216)
(40179)
农业(39008)
科学(36588)
业大(35623)
(33645)
财经(33018)
(31605)
中心(30920)
(29952)
研究所(28134)
经济学(27417)
经济管理(26679)
(25711)
经济学院(25004)
北京(24474)
商学(24190)
商学院(24006)
基金
项目(133314)
科学(106407)
研究(99522)
基金(97857)
(83898)
国家(82988)
科学基金(73151)
社会(66538)
社会科(62781)
社会科学(62768)
(54677)
基金项目(52381)
自然(45762)
自然科(44744)
自然科学(44734)
自然科学基金(44014)
(42526)
教育(42387)
编号(40833)
资助(38475)
(34886)
(30962)
成果(30410)
(30289)
(29454)
(29383)
重点(28995)
创新(27959)
国家社会(27719)
(27582)
期刊
(114658)
经济(114658)
研究(56945)
(55673)
中国(40515)
农业(37427)
(35115)
管理(34293)
科学(29594)
学报(29440)
业经(26924)
(24505)
金融(24505)
大学(24121)
学学(23698)
(19536)
技术(19428)
财经(16527)
经济研究(16445)
问题(15550)
(14320)
农村(13770)
(13770)
农业经济(13563)
技术经济(13349)
世界(12659)
商业(11726)
(11310)
经济问题(11045)
现代(10917)
共检索到316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首一  
电子农情监测物联网是农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增产力。电子农情监测技术是实施农业决策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把电子农情监测技术与各类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同步推广应用,将明显增强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而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农情监测物联网一旦大范围、多角度用于农业种植业,实现农情领域电子监测技术的应用,将引发农业领域应用农业科技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并迸发出巨大的农业增产动力和发展潜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东旭  高德民  薛卫  张朔  张福全  
[目的]由于人工数据收集成本高和传统无线网络数据连通性解决方案有限,现代农业病虫害监测技术面临极大挑战。采用物联网和大数据驱动技术可以降低农业投入成本、减少损失、提高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法]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现代农业技术平台,是一种用于生产端到端服务的物联网技术集成框架,它借助于最新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机和无人机收集数据。该集成框架主要解决能量供应、通信限制、低空遥感滞空时间和病虫害环境致病分析。在能量供应方面,在系统中设计一种基于天气感知的太阳能基站,系统根据能量获取状况实时改变数据采集率来减少能量损耗。在通信方面,系统采用Lora(long range)与TVWS(TV white space)相结合的技术来满足农场远距离和高宽带数据传输的需求。在无人机设计方面,为减少无人机能源消耗,通过调整无人机四旋翼的角度以及对无人机飞行路线的优化,使无人机能够充分借助风能。[结果]采用上述方案,平台能够长时间持续稳定工作,而且即使在偏远的大型户外农场也可保证网络连接不会中断。通过该农业技术平台,建立农场环境与病虫害发生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当温度为15℃且相对湿度达60%以上时,小麦白粉病大面积爆发概率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无人机遥感结果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建立一套农业病虫害监测系统,从环境因素方面分析病虫害发生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推广现有农业技术仍有巨大增产潜力我国现有农业技术有多大潜力?农业专家认为,现成的成熟技术如果能完全推广,将能促使我国粮棉上一个台阶。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增产起着一种直接的和主导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巨大成绩与一大批重大增产技术的推广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宪昌  翟公敏  
平原地区通过河道建闸、打机井和开挖深渠,是促进“四水”转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豫东周口地区的多年实践为例,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进一步论证了建立“大闸、深渠、浅井”体系,对科学调度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浮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看增长依靠大量的土地、劳动和物质投入 ,还是依靠科技含量、劳动力素质和信息资源利用的提高。本着全面性、层次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农业生产系统和保障系统的产出效率、技术革新、农村经济结构、资源集约化、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生态环境、设施农业和市场化程度等角度出发 ,该文选择 2 5个因子作为参评变量 ,建立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广西梧州市改革开放 2 0a来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评估 ,提出 :技术革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已成为限制持续转变的瓶颈 ,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大科技投入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增加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 ;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成文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目前面临着资源紧缺与流失、农产品需求增长与结构变动等一系列压力和矛盾。农业要缓解压力、摆脱困境、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如何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测,是当...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兴庆  
以增产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向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转型乃大势所趋。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应消除市场扭曲,提高价格竞争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基础竞争力;加强一般服务,提高政策竞争力;促进利益联结,提高产业链竞争力;保障质量安全,提高品质竞争力;拓展农业内涵,提高功能竞争力。在实施竞争力导向农业支持政策时,应处理好快与慢、主与辅、内与外的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兴庆  
以增产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向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转型乃大势所趋。构建以竞争力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应消除市场扭曲,提高价格竞争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基础竞争力;加强一般服务,提高政策竞争力;促进利益联结,提高产业链竞争力;保障质量安全,提高品质竞争力;拓展农业内涵,提高功能竞争力。在实施竞争力导向农业支持政策时,应处理好快与慢、主与辅、内与外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合成  
本文着重论述建立全国重要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制度,并从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制度性安排进行了阐述:一是重要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的思想体系,提出资源消耗应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把自然资源当作资产管理;二是重要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的理论体系,提出应研究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农业资源观,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模型;三是重要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的制度框架,强调要建立重要农业资源监测体系,摸清农业资源底数,建立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开展农业资源评价和报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农业“增产不增收”现象剖析一、现状“增产不增收”现象是在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农业生产逐年稳定发展而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或增加很少,即相对下降)的现象。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1992年底有农业人口47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雪飞  
一、问题与后果 1979-198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6.2%,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下同)年均增长11.8%,其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年均增长8.6%.可见农业增产,农民能相应增收.但近年来,在我国农业连年获得全面增产的同时,农民收入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即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1989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1%,但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反而下降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振玉  孟晨  
通过对粮食总产量增产因素的分析,指出近40 年主要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使得中国粮食总产量连上台阶。对粮食生产中各种物质投入贡献率进行了排序,其中化肥位居第一。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根据小麦主产区11 个省市121 个变量对小麦总产、单产与农业推广项目经费、良种覆盖率、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纯氮量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推广经费、良种、化肥均与单产密切相关。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可以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文中还提出加大投入、依法推广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OECD)与FAO 7月1日发布《2015—2024年农业展望》报告称,作物产量提高、生产能力加强和全世界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将有助于农产品实际价格在未来10年逐步回落,但仍可能保持在20世纪初的水平之上。报告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保持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人均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燕  张洪  高翔  
农业生产中实际投入的具体资源及形成的产出均不单一,在缺少产出与特定资源对应数据的条件下,为方便讨论,一种可行之法是用几何意义清楚、又相对简便的TOPSIS法对多种产出进行综合;将其与资源的"边际投入量"结合,可以较清晰地了解种植业中人工添加资源的利用状况。用此方法探讨和分析安徽各市种植业的资源利用状态,结果显示,资源利用存在3种状态:可以继续追加资源投入以提高产出;不必追加资源仍可提高产出;不宜再用追加资源的办法来提高产出。前两种资源利用状态相对合理,尤其不必追加资源仍可增产正符合资源节约型农业的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资源利用状态;相比之下,不宜再追加资源则意味着当地种植业已到了转变生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海俊  高凌云  
美国总统大选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大选将导致农产品增产。在既定需求下,作为农产品出口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产量的增加将显著影响全球农产品的价格。必须加快我国农产品供给结构改革,在确保粮食总量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减缓美国粮食产量的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具体应从如下方面着手:改变农业现有价格支持方式,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市场化;加快农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逐步推进农业保险覆盖面,保障农民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