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8)
2023(7965)
2022(6644)
2021(6050)
2020(5243)
2019(11471)
2018(11656)
2017(22934)
2016(12032)
2015(13580)
2014(13333)
2013(13236)
2012(12288)
2011(11090)
2010(11037)
2009(10463)
2008(10408)
2007(9392)
2006(8543)
2005(7662)
作者
(38764)
(32145)
(31822)
(30078)
(20173)
(15389)
(14440)
(12621)
(12047)
(11426)
(10832)
(10440)
(10269)
(9967)
(9889)
(9699)
(9635)
(9570)
(9363)
(9198)
(8234)
(7904)
(7752)
(7272)
(7216)
(7146)
(7133)
(7088)
(6348)
(6317)
学科
(48307)
经济(48255)
管理(40952)
(39856)
(31280)
企业(31280)
方法(23353)
数学(20987)
数学方法(20864)
中国(14996)
技术(14674)
(14234)
(14053)
(13155)
贸易(13151)
(12943)
业经(11354)
(10541)
(9609)
农业(9401)
(9114)
银行(9074)
(8923)
财务(8903)
财务管理(8887)
(8648)
技术管理(8544)
企业财务(8469)
环境(8288)
产业(7563)
机构
大学(186868)
学院(185532)
(78097)
经济(76693)
管理(74028)
理学(63950)
理学院(63333)
管理学(62502)
管理学院(62177)
研究(60707)
中国(46165)
(39120)
科学(37988)
(35743)
(34830)
(31366)
业大(31051)
财经(29102)
研究所(28577)
农业(28044)
中心(27990)
(26447)
(26294)
北京(24575)
经济学(23806)
经济学院(21912)
财经大学(21624)
(21444)
(21292)
(21273)
基金
项目(123391)
科学(96169)
基金(90438)
研究(85638)
(81117)
国家(80485)
科学基金(67741)
社会(55923)
社会科(53230)
社会科学(53217)
基金项目(48606)
(47386)
自然(44431)
自然科(43430)
自然科学(43414)
自然科学基金(42676)
(40580)
教育(38082)
资助(35942)
编号(34162)
重点(27424)
(27174)
成果(26877)
(26486)
(26185)
创新(24953)
国家社会(23883)
科研(23865)
计划(23834)
(22975)
期刊
(80571)
经济(80571)
研究(50913)
学报(33575)
中国(31541)
(29780)
科学(28581)
(26247)
管理(25961)
大学(23924)
学学(22682)
农业(20311)
技术(17182)
(16065)
金融(16065)
经济研究(14472)
业经(14395)
财经(14391)
教育(12922)
(12301)
图书(12076)
问题(11441)
技术经济(11293)
理论(10738)
(10711)
科技(10381)
(10121)
商业(10115)
实践(9833)
(9833)
共检索到267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英  
一、电子信息技术对我国汽车产品的影响“九五”期间,随着国家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标准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推广、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研究。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是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在“八五”时期自主攻关的基础上,利用与国外企业技术合作,通过有关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在较短时间内使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2000年,我国主要城市销售的轿车产品已经普遍采用了电控汽油喷射装置。“九五”期间,我国汽车用柴油机电控燃油技术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攻克了电磁喷射阀、电子控制单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启民  邢厚媛  
外商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任启民,邢厚媛广州市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汽车工业是我国第一个实行产业政策的行业,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按照“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的规定,汽车工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提醒人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志学  林秀峰  
汽车产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开始对汽车产业的涉足,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会,这使得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呈现了耦合的态势。尽管在制造、售后等环节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但是在产品开发、智能制造等环节,依然是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产业耦合理论,我们将两个产业的耦合程度,按照由弱到强的关系,分为无耦合、低度耦合、中度耦合、高度耦合四个阶段,本文将通过信息技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数据,对二者的耦合程度、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全面研究,以便达到为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找到可行路径的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叙春  贾德铮  
基于我国汽车工业细分的5个亚产业——汽车整车生产产业,改装车产业,摩托车产业,发动机产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本文在借鉴了已有的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85—2005共21年的统计数据估算出各个亚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再通过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这5个亚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状况,从而得出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和汽车整车生产产业为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主导亚产业的结论。最后从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启示,即通过优先提升主导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带动汽车工业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林奋  
汽车工业作为传统的资金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与高技术应用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从60年代以来,汽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汽车性能质量的不断提高,几乎都是汽车工业高技术化的结果。我国是发展汽车工业的后起国,现有的汽车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蕾  张林超  
要研究和预测中国汽车工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必须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中国特有的环境条件。本文对与我国汽车业发展相关的,较为特殊的经济、人口、自然、文化、政策法律等环境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细致地分析,表明在借鉴他国汽车业发展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中国自身特色,寻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圣复  
汽车工业是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汽车工业在美国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每六个就业人员中就有一个同汽车工业有关。汽车虽然发明于欧洲,但却首先在美国大批量生产。美国汽车工业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数十年。进入8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虽然面临日本汽车的严重挑战,但美国凭借其科技实力.对这一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以图再展昔日雄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长文  黄天佑  张晓萍  
入世后,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促进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本文分析了世界汽车工业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应采取的模式,并讨论了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与基础工业技术水平的相互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晓奋  
文章以美、日汽车工业技术联盟的比较为轴线,以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对独立性为逻辑起点,分析和研究美国汽车工业重振雄风以及日本汽车工业成为汽车制造强国的发展过程,探讨创新主体通过引进或自行研究开发途径取得新技术,并将其有效地用于生产经营的借鉴和启示,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在自主创新中强化政府支持作用、规划和改善汽车工业纵向技术联盟与横向技术联盟共存的对策,使其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加速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英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很早,但晚于欧美国家,他们急起直追,通过技术引进和不断创新,在制造技术、产品开发、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已全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俊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汽车工业将全面参与汽车工业的全球化进程 ,这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过度保护和干预 ,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工业现存问题 ,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入WTO给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新的发展前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玮  
中国汽车工业:梦想与尴尬本刊记者王玮最近颁布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表明:中国汽车工业以轿车及其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为主的发展格局将逐步形成;外国汽车厂商投资中国整车生产要先迈过大部分零部件国产化的门槛。中国汽车工业将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先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燕  
文章认为,汽车业是我国工业中最为重要、最具发展前途的部门之一。但是,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速度缓慢、布局分散、生产混乱、质量低下、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根本无法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的汽车工业必须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文章在认真总结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认为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汽车工业集约化经营的关键,技术进步是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推动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