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5)
- 2023(16214)
- 2022(13704)
- 2021(12534)
- 2020(10659)
- 2019(24357)
- 2018(24200)
- 2017(46592)
- 2016(24720)
- 2015(27883)
- 2014(27956)
- 2013(27506)
- 2012(25615)
- 2011(23128)
- 2010(23123)
- 2009(21373)
- 2008(21030)
- 2007(18751)
- 2006(16413)
- 2005(14720)
- 学科
- 济(111480)
- 经济(111377)
- 管理(73647)
- 业(69663)
- 企(56061)
- 企业(56061)
- 方法(47684)
- 数学(41442)
- 数学方法(40958)
- 农(30948)
- 中国(29760)
- 地方(27927)
- 财(26490)
- 业经(25577)
- 学(22240)
- 环境(21940)
- 农业(20791)
- 贸(20398)
- 贸易(20388)
- 易(19736)
- 制(18357)
- 和(17255)
- 技术(17247)
- 务(16871)
- 财务(16809)
- 财务管理(16767)
- 银(16640)
- 银行(16606)
- 融(16413)
- 金融(16410)
- 机构
- 学院(358631)
- 大学(355859)
- 济(149209)
- 经济(146215)
- 管理(140905)
- 理学(121149)
- 理学院(119840)
- 研究(119705)
- 管理学(117835)
- 管理学院(117170)
- 中国(90367)
- 京(75154)
- 科学(73823)
- 财(67059)
- 所(59987)
- 农(59140)
- 中心(56748)
- 研究所(54500)
- 江(54005)
- 财经(53584)
- 业大(52745)
- 经(48571)
- 范(47467)
- 北京(47055)
- 师范(46986)
- 农业(46197)
- 经济学(45606)
- 州(43577)
- 院(43385)
- 经济学院(41298)
- 基金
- 项目(241892)
- 科学(191259)
- 研究(176852)
- 基金(175323)
- 家(152534)
- 国家(151259)
- 科学基金(130692)
- 社会(113462)
- 社会科(107731)
- 社会科学(107705)
- 省(95914)
- 基金项目(93245)
- 自然(83873)
- 自然科(81872)
- 自然科学(81849)
- 自然科学基金(80386)
- 教育(80293)
- 划(80120)
- 编号(72117)
- 资助(71193)
- 成果(57523)
- 发(56609)
- 重点(54633)
- 部(52977)
- 创(50593)
- 课题(48910)
- 创新(47309)
- 国家社会(47188)
- 科研(46445)
- 教育部(45451)
- 期刊
- 济(163988)
- 经济(163988)
- 研究(100041)
- 中国(68686)
- 学报(53936)
- 农(53546)
- 财(52334)
- 科学(50276)
- 管理(50267)
- 大学(40668)
- 学学(38164)
- 农业(36803)
- 教育(35347)
- 技术(32504)
- 融(31627)
- 金融(31627)
- 业经(29342)
- 经济研究(26297)
- 财经(25907)
- 经(22366)
- 问题(21963)
- 图书(20656)
- 业(19809)
- 技术经济(18239)
- 统计(17570)
- 商业(17481)
- 资源(17123)
- 理论(17055)
- 贸(16594)
- 科技(16451)
共检索到527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松飞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电子产品制造业生产过程做不到清洁生产,废旧电子产品没有完备的回收渠道。实证研究表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鉴于此,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应政府企业联动,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入RoHS标准;采用生态设计模式,将"绿色信息技术"贯穿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使电子信息产业朝着绿色产业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生态环境 效应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科 杨江 黄新建
电子信息产业已被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列入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同时也是其主攻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江西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且发展势头良好,但其产业集群效应仍缺乏有效的评价。文章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与中部其他五省电子信息产业效应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经济效应较好,但综合水平仍较低,突出表现为技术溢出和社会效应等方面有待优化。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江西 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明华,李国平,杨小兵
产业链是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产业链分析为观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是认识和判断产业各环节竞争能力、确定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并为政府和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法。本文正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认识电子信息产业,评价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进而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今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发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松飞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加大,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虽然在创新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较弱。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颠覆性的变革,迎来了智慧经济、智能制造时代。电子信息产业应从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确定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晓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在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百姓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的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忠德
近年来,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多个特征明显的产业集群,但集群化发展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低下、产品差异化程度低、集群企业合作不够和竞争有余等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强化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引导作用,培育新型产品、调整大企业集团产业结构,加快平台建设和建立良性竞争及协作互补机制等措施,以促进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穆恭谦
在人大、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科技日报理论部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有关领导、专家召开“关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座谈会。现摘要发表部分专家的发言,供交流和探讨。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同志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就,主要表现为"五新",即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注入新力量、国内优势企业茁壮成长形成新地位、激励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谋求新作为、自主创新展现新气象以及军民融合取得新突破。同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等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两不一担忧",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不平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监管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对技术发展引发就业冲击和安全问题的担忧。对此,要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举措要、加强新技术的多方位沟通、培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的空间溢出问题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广西14个地级市电子信息产业2014-2015年专利网络现状,通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其空间溢出效应,得出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边缘→中心"空间相依性、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的基本结论,进一步表明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空间溢出,且LISA检验发现南宁、贺州、玉林、钦州为广西创新网络结构洞的滞后"集聚点",以期达到为产业创新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的空间溢出问题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广西14个地级市电子信息产业2014-2015年专利网络现状,通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其空间溢出效应,得出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边缘→中心"空间相依性、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的基本结论,进一步表明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空间溢出,且LISA检验发现南宁、贺州、玉林、钦州为广西创新网络结构洞的滞后"集聚点",以期达到为产业创新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的空间溢出问题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广西14个地级市电子信息产业2014-2015年专利网络现状,通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其空间溢出效应,得出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边缘→中心"空间相依性、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的基本结论,进一步表明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空间溢出,且LISA检验发现南宁、贺州、玉林、钦州为广西创新网络结构洞的滞后"集聚点",以期达到为产业创新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目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钟 杨丹
利用耦合评价模型,估算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2002~2013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两大产业处于中度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逐渐提高,但到2013年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实证分析还发现,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提高,有利于汽车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改善、能源消耗率的降低、专利总数和出口总额的增加。最后,探讨了提高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促进汽车产业与新一代技术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庆利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渐进、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且表现出与自然界生物集群效应的高度相似性。文章借用生态学个体—种群—群落的演进路径,借鉴成熟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并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基本工具,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模型,从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演化期剖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探讨寻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学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集群 演进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兴吾
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十五"期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其作为龙头主导产业,列为全省的"一号工程",大力推动发展。"一号工程"实施以来,出现了现实与预期的背离: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五"期间并没有跟上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没有发挥好龙头主导产业的作用。然而,当前的问题已不是该不该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来发展,而是如何千方百计将其做大做强。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一号工程",根据是充分的,尤其是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机遇,更应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其发展。
关键词:
四川发展 “一号工程” 电子信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