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2)
2023(2230)
2022(1849)
2021(1750)
2020(1507)
2019(3514)
2018(3843)
2017(7286)
2016(3995)
2015(4730)
2014(4708)
2013(4605)
2012(4548)
2011(4398)
2010(4479)
2009(4065)
2008(4162)
2007(3821)
2006(3729)
2005(3519)
作者
(12850)
(10666)
(10640)
(10117)
(7077)
(5022)
(4946)
(4245)
(4189)
(3969)
(3848)
(3759)
(3561)
(3458)
(3452)
(3353)
(3303)
(3263)
(3177)
(2993)
(2928)
(2702)
(2603)
(2565)
(2557)
(2471)
(2402)
(2341)
(2240)
(2227)
学科
(11384)
经济(11367)
图书(9831)
书馆(9433)
图书馆(9433)
管理(9390)
(6979)
(6291)
工作(5948)
(5424)
企业(5424)
方法(4483)
电子(4261)
中国(4213)
(4125)
贸易(4125)
(4044)
(3970)
读者(3791)
数学(3513)
数学方法(3420)
(3238)
业经(2895)
(2816)
(2712)
网上(2671)
网上贸易(2671)
农业(2663)
(2641)
网络(2638)
机构
大学(63801)
学院(58507)
管理(20915)
研究(20449)
图书(19554)
书馆(19227)
图书馆(19225)
(18187)
经济(17627)
理学(17079)
理学院(16768)
管理学(16307)
管理学院(16166)
中国(15070)
科学(14523)
(14007)
(11332)
(11248)
(11001)
师范(10895)
(10607)
研究所(10434)
(9428)
(9266)
业大(9205)
中心(9205)
农业(8940)
北京(8797)
师范大学(8616)
大学图书馆(8514)
基金
项目(37609)
科学(28252)
研究(27678)
基金(26517)
(23538)
国家(23367)
科学基金(18876)
社会(16233)
社会科(15276)
社会科学(15268)
基金项目(14148)
(13962)
编号(13357)
成果(13208)
(12354)
教育(11946)
自然(11907)
自然科(11633)
自然科学(11626)
自然科学基金(11423)
资助(10326)
项目编号(9027)
(8859)
重点(8291)
(7794)
(7759)
研究成果(7699)
课题(7551)
科研(7360)
(7312)
期刊
图书(26272)
书馆(21688)
图书馆(21688)
(20992)
经济(20992)
研究(15027)
学报(14384)
中国(11452)
(10168)
大学(9819)
科学(9392)
学学(7076)
农业(7015)
(6520)
论坛(6520)
情报(6457)
(6246)
教育(5982)
管理(5944)
(4642)
金融(4642)
图书馆学(4496)
建设(4259)
技术(3825)
(3574)
业经(3563)
(3499)
(3499)
杂志(3499)
工作(3470)
共检索到99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蹇瑞卿  胡海燕  
电子书馆际互借是馆际互借这一图书馆传统服务在电子书时代的延续与发展,文章分析电子书馆际互借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传统的馆际互借模式与基于在线电子书平台的新馆际互借模式进行探讨。指出在这些模式的指导下,要充分利用在线电子书平台,综合考虑电子书的不同来源、版权保护、读者获取电子书的方式等状况,开展图书馆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婉  曾艳  
国外图书馆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存在许可协议、数字版权管理、专有文本格式等方面的限制。国外图书馆对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进行了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试点项目,寻求可替代传统馆际互借的服务模式的探索。图书馆在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时应做到:了解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喜好;熟知本馆电子书的许可协议,在协议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提供馆际互借;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选择适合本馆的电子书馆际互借处理模式;与数字出版商谈判,为用户争取最大权益。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安艳杰  
本文介绍了EBL的概况及服务模式,提出了电子书馆际互借的设想,分析了实现电子书馆际互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孔令娥  
ILL(Interlibraryloan)即馆际互借是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新信息技术环境下 ,ILL的意识、基本组织方式、模式、服务、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新特点以及ILL对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影响 ,并对我国图书馆界ILL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牛现云  刘术华  童忠勇  
数字阅读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改变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图书馆应该顺应趋势发展,融合多种信息技术,为图书馆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阅读服务。电子借阅服务作为一种暂时平衡出版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图书馆读者多方利益的服务方式,近年来在图书馆界引起了广泛重视。电子借阅服务架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扩展性,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并支持多屏阅读,为用户提供体验良好、个性化的数字阅读服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维莲  曾丽军  
国际科技医药出版商联盟(STM)2011年发布了《STM文献传递声明》,给出了文献传递工作的五条指导原则,从版权豁免、跨境文献传递、出版商提供单篇文献订购、尽职调查和传递给终端读者的方式等方面对图书馆非返还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进行了限制。《STM文献传递声明》的实施将大幅增加馆际互借双方的成本,致使一些图书馆放弃或缩减这项服务,同时出版商推出的PPV(Pay Per View)服务将在文献传递中占有一定的位置,馆际互借现有格局将被改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易星  
文章介绍2008年版《美国图书馆互借实施规则》的特色、美国馆际互借的保障条件;分析我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馆际互借的经验,制定中国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加大政府扶持,构建紧密的图书馆联盟,开展无中介馆际互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聂华  
在回顾电子书的历史、澄清电子书的概念之后,介绍电子书的内容、技术模式、发行和商业模式等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电子书对于图书馆的影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继海  
文章分析了电子书阅读器的特点,探讨了电子书产业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图书馆采访、编目、典藏和流通工作的影响,认为图书的全文数字化及电子书的管理与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郭慧玲  
电子书是图书馆资源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采购多为数据库公司所主导。本文采用网络与文献调研方法,发现电子书馆配是馆配市场新的增长点,从纸质文献、电子书二方面着手,探讨了图书馆电子书馆配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图书馆电子书馆配的有效措施,以期促进在整个馆配市场中电子书馆配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宏  
OICQ 是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中文聊天软件,它的全称是OPEN ICQ(ICQ 是 I SEEK YOU 的谐音),又称为中文网络寻呼机。截止到2001年4月15日,注册用户已达6835万人次。使用 OICQ 可以和好友用户进行交流,信息即时发送,即时回复,收发及时、功能全面。此外 OICQ 还具有 BP 机网上寻呼、聊天室、传输文件、邮件通报、语音邮件、手机短讯服务等功能。虽然 OICQ 的开发初衷,是为聊天休闲娱乐服务的,但是,如果我们正确合理地运用 OICQ,会对我们的馆际互借工作很有帮助的。我们在馆际互借工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雪梅  王英枝  
天津高校图书馆用天津高校统一使用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来实现馆际互借的自动化管理,实现方法包括馆际互借的原则、自动化管理系统参数的设置以及馆际互借的服务流程。影响天津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的因素包括服务理念;宣传力度;馆藏文献质量、数量和种类;地理位置及院校之间专业设置的相近度。为了更好地提供馆际互借服务,天津高校图书馆联盟应该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正当Google图书馆的版权纠纷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日本则计划利用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电子书籍,来开拓网络时代图书馆、作家、出版社三者协力的新的图书流通渠道。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传玺  
近年来,美国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面临着在馆藏数量、阅读媒介、流通政策和功能使用方面的一些限制,基于此,从合作和博弈视角探讨出版商和图书馆在电子书借阅中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雪  
[目的/意义]介绍英国通过电子借阅试验探索建立公共图书馆最佳电子借阅模式的方法,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借阅服务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网站和文献调研,分析英国公共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英国政府部门引领相关行业共同合作,开展不同借阅政策下的试验项目所采取的诸多措施。[结果/结论]英国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开展电子借阅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与出版商沟通,灵活采用授权模式,拓展采购渠道,争取公平价格,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免费数字访问内容,提升服务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