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6)
2023(6999)
2022(5967)
2021(5354)
2020(4278)
2019(9740)
2018(10022)
2017(18633)
2016(10243)
2015(11575)
2014(11858)
2013(11686)
2012(11533)
2011(10881)
2010(11331)
2009(10433)
2008(10336)
2007(9530)
2006(9057)
2005(8885)
作者
(30261)
(24834)
(24797)
(23515)
(16117)
(11910)
(11559)
(9637)
(9607)
(9361)
(8500)
(8495)
(8138)
(8111)
(7699)
(7670)
(7422)
(7381)
(7280)
(7262)
(6673)
(6202)
(6092)
(6011)
(5848)
(5648)
(5639)
(5549)
(5188)
(4959)
学科
(43634)
经济(43571)
管理(24621)
(22827)
中国(18163)
地方(18024)
(16061)
企业(16061)
(14487)
业经(11742)
(10376)
银行(10364)
(10212)
金融(10212)
(10192)
图书(10158)
农业(10042)
(9905)
地方经济(9838)
书馆(9732)
图书馆(9732)
(9673)
(9672)
(9037)
贸易(9023)
方法(8858)
(8677)
(8038)
(7560)
工作(7557)
机构
大学(144311)
学院(142784)
(56152)
经济(54603)
研究(54365)
管理(50123)
中国(44166)
理学(39639)
理学院(39052)
管理学(38448)
管理学院(38123)
(32975)
科学(31948)
(28258)
(28174)
(26432)
中心(25752)
研究所(24820)
(24478)
师范(24289)
(23842)
(22756)
北京(22094)
图书(21748)
书馆(21320)
图书馆(21314)
财经(20259)
(19386)
(19262)
师范大学(19051)
基金
项目(81743)
研究(66149)
科学(62834)
基金(54590)
(46040)
国家(45531)
社会(40169)
科学基金(38018)
社会科(37954)
社会科学(37948)
(33347)
编号(30431)
教育(29371)
成果(28121)
基金项目(27937)
(27586)
(24174)
资助(21962)
课题(21010)
自然(20941)
自然科(20408)
自然科学(20405)
自然科学基金(20010)
发展(19969)
(19592)
项目编号(18862)
重点(18252)
(18171)
(16980)
(16661)
期刊
(77101)
经济(77101)
研究(50204)
中国(39676)
图书(29160)
(24307)
书馆(23753)
图书馆(23753)
教育(23703)
学报(21042)
(20771)
金融(20771)
(20290)
管理(19947)
科学(17461)
农业(16446)
大学(15777)
业经(14345)
技术(12903)
学学(12351)
经济研究(11724)
(11501)
论坛(11501)
问题(9720)
财经(9541)
(8708)
(8278)
情报(8156)
世界(7804)
(7726)
共检索到263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安艳杰  
本文介绍了EBL的概况及服务模式,提出了电子书馆际互借的设想,分析了实现电子书馆际互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蹇瑞卿  胡海燕  
电子书馆际互借是馆际互借这一图书馆传统服务在电子书时代的延续与发展,文章分析电子书馆际互借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传统的馆际互借模式与基于在线电子书平台的新馆际互借模式进行探讨。指出在这些模式的指导下,要充分利用在线电子书平台,综合考虑电子书的不同来源、版权保护、读者获取电子书的方式等状况,开展图书馆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婉  曾艳  
国外图书馆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存在许可协议、数字版权管理、专有文本格式等方面的限制。国外图书馆对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进行了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试点项目,寻求可替代传统馆际互借的服务模式的探索。图书馆在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时应做到:了解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喜好;熟知本馆电子书的许可协议,在协议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提供馆际互借;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选择适合本馆的电子书馆际互借处理模式;与数字出版商谈判,为用户争取最大权益。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许丽丽  
台湾地区图书馆非常注重馆际间的合作,成立了"全国文献传递服务系统"、"远距图书服务系统"、"教育文献传递系统"等多个馆际合作组织,而且馆际互借发展呈现出合作对象多元化、强调对等原则、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多样化、自动化技术应用广泛等特点。台湾地区馆际互借的发展在完善馆际互借规范、注重联合目录建设、构建合理的收费机制、健全版权保护机制、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强  刘术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接触率不断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正版电子书数量显著增加,网络文学等原创电子书质量有所提高,移动阅读终端成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入口,电子书相关标准规范的研制有了新进展,电子书产业链条角色融合加剧。这些新变化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和服务影响深刻。图书馆需要适应新形势,转变思维,有重点地加强电子书馆藏建设,提高电子书服务体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易星  
文章介绍2008年版《美国图书馆互借实施规则》的特色、美国馆际互借的保障条件;分析我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馆际互借的经验,制定中国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加大政府扶持,构建紧密的图书馆联盟,开展无中介馆际互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燕  
英国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BLDS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献提供中心,它的一些成功运作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中介绍了BLDSC的特点、工作流程、服务内容、收费价格和版权保护,并从中引发出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的几点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群  王琼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阅读方式的普及,图书馆电子服务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如何更好地将国外有益的经验融入到我国的电子书服务中,提升读者使用体验,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面临的障碍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美国电子书服务的经验。[结果/结论]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电子书服务的对策,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郭书菊  
王晓军的《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一文遗漏了严文郁、顾家杰等图书馆学人对民国馆际互借的论述以及其他若干史料,以致文中得出的部分论断值得推敲。该文对此进行了商榷和补遗,认为不应当过低评价民国馆际互借的水平,虽然当时未能形成全面的规范和全国性的规模,但认为"处于较低水平"不够恰当,至少用"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更反映客观史实。以史为鉴,从对影响民国时期馆际互借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中,得出几点对CALIS馆际互借服务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璇  
文摘近年来,循证图书馆学成为国外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其建立的是一种实证范式,通过分析所获得的最佳证据以指导决策制定、解决图书馆工作中的问题。目前,国际图书馆学界积极倡导循证图书馆学,而国内还鲜有研究。鉴于此,作者通过综述循证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探讨其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及实践意义,以期丰富图书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若英  郭春侠  马娟  
相较于手机阅读、平板电脑阅读和PC阅读3种数字阅读方式,电子书阅读器更适合深度阅读。虽然我国图书馆应用电子书阅读器进行借阅服务主要存在电子书资源及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障碍,但图书馆可采取积极与出版商沟通,丰富电子书资源渠道;结合数字资源建设,提供特色馆藏服务;应用加密技术,完善版权保护等对策加以改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聂华  
在回顾电子书的历史、澄清电子书的概念之后,介绍电子书的内容、技术模式、发行和商业模式等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电子书对于图书馆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艳芳  李泰峰  
分析讨论国内外增强型电子书(Ebook3.0)的发展研究现状,总结促进增强型电子书发展的主要原因,探讨图书馆在增强型电子书发展中的5种角色:购买者、出版者、多媒体制作指导师、版权顾问和服务提供者,认为图书馆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增强型电子书的发展中。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继海  
文章分析了电子书阅读器的特点,探讨了电子书产业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图书馆采访、编目、典藏和流通工作的影响,认为图书的全文数字化及电子书的管理与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艳芳  李泰峰  
分析讨论国内外增强型电子书(Ebook3.0)的发展研究现状,总结促进增强型电子书发展的主要原因,探讨图书馆在增强型电子书发展中的5种角色:购买者、出版者、多媒体制作指导师、版权顾问和服务提供者,认为图书馆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增强型电子书的发展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