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9)
- 2023(10865)
- 2022(9346)
- 2021(8530)
- 2020(7195)
- 2019(16327)
- 2018(16107)
- 2017(30470)
- 2016(16813)
- 2015(18850)
- 2014(19267)
- 2013(18981)
- 2012(17596)
- 2011(15963)
- 2010(16163)
- 2009(14989)
- 2008(15001)
- 2007(13943)
- 2006(11820)
- 2005(10572)
- 学科
- 济(67725)
- 经济(67644)
- 管理(51426)
- 业(49772)
- 企(39675)
- 企业(39675)
- 方法(32820)
- 数学(29058)
- 数学方法(28814)
- 农(20506)
- 财(19473)
- 中国(17198)
- 贸(16898)
- 贸易(16894)
- 易(16429)
- 业经(14979)
- 学(14924)
- 农业(13645)
- 制(13062)
- 地方(12844)
- 务(12118)
- 财务(12093)
- 财务管理(12054)
- 企业财务(11249)
- 银(10822)
- 银行(10768)
- 和(10208)
- 环境(10207)
- 理论(10155)
- 行(10125)
- 机构
- 学院(249965)
- 大学(247901)
- 济(99571)
- 经济(97488)
- 管理(93744)
- 研究(81636)
- 理学(81120)
- 理学院(80179)
- 管理学(78782)
- 管理学院(78331)
- 中国(61627)
- 科学(53663)
- 农(51793)
- 京(51482)
- 财(45954)
- 所(43307)
- 业大(42903)
- 农业(41422)
- 研究所(39478)
- 江(38743)
- 中心(38344)
- 财经(36763)
- 经(33178)
- 北京(31928)
- 范(30993)
- 州(30741)
- 师范(30505)
- 经济学(30422)
- 院(28886)
- 经济学院(27900)
- 基金
- 项目(165865)
- 科学(127910)
- 基金(118945)
- 研究(114655)
- 家(106343)
- 国家(105402)
- 科学基金(88605)
- 社会(71574)
- 社会科(67747)
- 社会科学(67722)
- 省(66564)
- 基金项目(63622)
- 自然(59670)
- 自然科(58290)
- 自然科学(58267)
- 自然科学基金(57272)
- 划(55947)
- 教育(52948)
- 资助(48264)
- 编号(46412)
- 重点(37570)
- 成果(36266)
- 部(35636)
- 发(35529)
- 创(34697)
- 科研(32786)
- 计划(32635)
- 创新(32435)
- 课题(31918)
- 大学(30630)
- 期刊
- 济(109223)
- 经济(109223)
- 研究(67503)
- 学报(46969)
- 中国(46582)
- 农(45689)
- 科学(39221)
- 财(36994)
- 大学(33749)
- 管理(32357)
- 学学(32154)
- 农业(30246)
- 教育(23314)
- 融(20948)
- 金融(20948)
- 技术(20886)
- 业经(20175)
- 经济研究(18421)
- 财经(17740)
- 业(16960)
- 经(15187)
- 商业(14647)
- 问题(14527)
- 版(13894)
- 技术经济(12645)
- 贸(12419)
- 业大(11914)
- 科技(11721)
- 理论(11482)
- 统计(11250)
共检索到360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毕俊杰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以"双11"为代表的集中促销成为电商谋求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针对电商集中促销存在的同质化价格战、反悔性退货不断增加、中小商家获利较少、物流压力大、不规范交易凸显等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大网络交易监管力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线上购物与线下购物融合,树立理性发展理念。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扩大消费 “双11”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毕俊杰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以"双11"为代表的集中促销成为电商谋求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针对电商集中促销存在的同质化价格战、反悔性退货不断增加、中小商家获利较少、物流压力大、不规范交易凸显等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大网络交易监管力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线上购物与线下购物融合,树立理性发展理念。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扩大消费 “双1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花海燕 董亚妮 李蔚
近年来,由于促销不当而导致消费者人身、财务受到伤害的事例不断增多,对于促销伤害危机发生后对企业的影响,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部分专家认为促销伤害危机是偶然事件引起的,对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和购买意愿影响不大,而部分专家的看法却相反。文章力图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促销伤害危机发生后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零售商声望下,同样的危机事件对消费者归因、感知风险影响的差异情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丰富营销安全研究的内容,还让我们加深对促销伤害危机的认识,为企业制定更加有效的促销组合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企业处理促销伤害危机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兵兵 王兴芬 杜惠英
本文在分析电商平台信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促销问题的实证研究,通过八爪鱼、excel等工具收集和整理淘宝平台促销期间和非促销期间的交易数据,并从商家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两个方面获取商家信用影响因素,利用熵权法和GRA-Dematel模型并结合matlab软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最后从计算结果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以此为商家的促销活动做出指导。同时文章还指出平台在进行信用评价时还要考虑商品价格和店铺时长等因素,这有利于改进电子商务促销活动现状,使其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贤传 张磊
作为一种成熟的营销工具,促销是电商企业开拓市场的有力武器,其产生的诸多即期市场反应已经得到充分研究,但促销能否产生积极的长期市场反应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验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深入探究电商促销期间的信息激励对顾客信任的长期影响。通过对天猫平台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促销信息激励、在线评论激励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均能对顾客信任和感知价值产生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在促销信息激励、在线评论激励以及二者的交互项与顾客信任的关系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而性别对电商促销活动长期影响效应的形成机制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提高感知价值是赢得顾客信任的根本途径,为此,需要持续优化信息激励和传播策略,发挥促销信息激励和在线评论激励的协同效应,克服促销对短期收益的过度追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超群 虞洪
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的销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实证发现:感知有用性在经济性、针对性对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感知易用性在互动性、便捷性对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经济性、针对性对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在限量促销时更显著,而互动性、便捷性对农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在限时促销时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促销文献和农产品的研究,并为农产品的电商平台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春曲 朱虹 王欣
捆绑试用装的促销形式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促销方式之一,但这种促销方式尚未得到研究者应有的关注。基于捆绑促销理论,将试用装纳入捆绑促销研究范畴,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试用装捆绑促销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捆绑试用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该效应受到捆绑产品溢出效应的中介作用,消费者对试用装的低吸引力评价溢出到对主产品的评价,从而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消费者整体性思维模式对这一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对于整体性思维倾向较高的消费者,捆绑试用装促销对购买决策的消极影响更大。研究结果扩充了捆绑促销研究,为营销管理者设计捆绑促销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雍树墅
文章构建Markov预测模型,研究商品促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某护肤品为研究对象,基于Markov预测模型对商品进行促销前后的市场占有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商品的促销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关键词:
Markov预测模型 商品促销 购买意愿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睿 田志龙
了解不同促销类型对消费者价值感知与购买行为的影响能更有效地开展促销活动,以我国市场上最常用的三种促销类型(买赠、返券、打折)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它们对我国消费者的交易价值感知和消费行为意向影响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对营销者的启示。
关键词:
促销 价值感知 消费者行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段珅 王大海 姚唐 邱琪
形式多样的促销手段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的重要方式。已有研究涉及的促销方式直接受益实体都是消费者自身,随着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直接受益实体为慈善机构的捐赠促销活动不断出现,然而很少有学者对不同受益实体的促销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基于信息框架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以打折促销和捐赠促销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类变量中介检验和3阶交互效应方法,通过Spss软件中的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解释调节定向在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对两种促销方式偏好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引入感知风险和感知稀缺两个变量,探究其在自我建构对消费者促销方式偏好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定向在自我建构与促销方式选择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拥有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认为促进定向信息说服力更强,从而偏好打折促销方式;拥有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认为防御定向信息说服力更强,从而偏好捐赠促销方式。当感知风险较高时,防御定向信息强化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捐赠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风险较低时,促进定向信息强化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打折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稀缺较高时,防御定向信息强化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打折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稀缺较低时,促进定向信息强化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捐赠促销方式的偏好。在理论上拓展了信息框架效应的相关研究,揭示了自我建构与调节定向作用关系的适用边界。通过检验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对调节定向相匹配的促销信息评价机制,证明促销活动中的匹配机制可使促销效果更佳。在实践上,为企业在不同消费情景下面对不同特点消费者制定相应的促销活动提供了策略指导,从而提升企业的销售利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宇容 乐为 赵峰
参考价格对消费者购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且参考价格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促销形式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将促销形式作为消费者参考价格的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了两种不同的促销形式,即整店促销与单品促销对消费者的内部参考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整店促销与单品促销两种不同促销形式下,消费者的内部参考价格中的愿意支付价格和合理价格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整店促销的形式下较单品促销形式的参考价格更低;同时还发现,消费者的介入程度及价格敏感对消费者参考价格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促销形式 参考价格 介入程度 价格敏感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建新 范秀成 晋向东
新产品经常因为促销而脱销,并进而会影响消费者对相似品推荐的反应,但目前对该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却严重不足。基于损失厌恶理论和控制幻觉理论,文章通过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寻了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影响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的内在机理与边界条件,并通过采用招募大学生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两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新产品促销性脱销确实会影响消费者对相似品推荐的反应,折价脱销较之于正价脱销他们有更消极的相似品推荐反应;(2)损失厌恶与控制幻觉会共同中介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对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的影响,其中损失厌恶起着消极中介效应,而控制幻觉起着积极中介效应;(3)消费者的交易倾向会调节损失厌恶与控制幻觉的双中介效应,高交易倾向更容易让损失厌恶中介效应占优,而低交易倾向更容易让控制幻觉中介效应占优。文章结论不仅对深化与完善新产品脱销、损失厌恶和控制幻觉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和改善厂商正确操作脱销营销、消费者理性消费和监管机构规范经营等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莉 安洋
从实地调研出发,分析广告代言人促销、降价促销、现场免费品尝以及赠品促销四种促销方式对消费者购买休闲食品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广告代言人促销和降价促销对消费者购买休闲食品的影响最大,不同收入和年龄的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促销偏好不同。休闲食品生产企业应慎用降价促销方式,要根据不同品牌并针对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采用不同的促销方式。
关键词:
休闲食品 促销 消费者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祎 姜元刚
聚焦消费者对促销的感知对冲动性购买的影响机制,以消费冲动形成机制为基础,将消费者正向情感状况和对商家的信任程度作为引发冲动性购买意向的中介变量,同时识别了消费者对冲动性购买的规范性评估发挥的调节作用,并以实证方法验证了模型。基于上述分析认为B2C网站聚集促销无法充分发挥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促进作用,提出降低消费者对促销竞争性感知、改善其对冲动性购买规范性评价等方面的合理化促销建议。
关键词:
促销 冲动性购买 网络零售 聚集促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 罗亚
本文以消费者的网络购物经验为调节变量,将消费者分为四类。通过调查消费者参与八类促销活动的状况,结果发现,消费者的购物经验对不同促销活动的购物意愿有影响,不同形式的促销活动会因为消费者购物经验的不同而接受度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