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0)
- 2023(9094)
- 2022(7503)
- 2021(6919)
- 2020(5714)
- 2019(12735)
- 2018(12672)
- 2017(24522)
- 2016(12472)
- 2015(13675)
- 2014(13067)
- 2013(12385)
- 2012(10423)
- 2011(9452)
- 2010(9532)
- 2009(8955)
- 2008(8006)
- 2007(6886)
- 2006(5776)
- 2005(5050)
- 学科
- 济(50670)
- 经济(50625)
- 管理(36196)
- 业(34795)
- 企(27229)
- 企业(27229)
- 方法(26433)
- 数学(24176)
- 数学方法(23644)
- 农(16080)
- 中国(12125)
- 业经(11766)
- 贸(11300)
- 贸易(11296)
- 农业(11104)
- 易(10980)
- 财(10532)
- 理论(9042)
- 地方(7913)
- 制(7877)
- 环境(7424)
- 学(7419)
- 技术(7273)
- 银(7191)
- 银行(7188)
- 销(7163)
- 供销(7156)
- 行(6902)
- 产业(6829)
- 融(6653)
- 机构
- 学院(170908)
- 大学(165474)
- 管理(71233)
- 济(70978)
- 经济(69741)
- 理学(63209)
- 理学院(62705)
- 管理学(61350)
- 管理学院(61091)
- 研究(48145)
- 中国(37032)
- 京(32220)
- 财(30188)
- 科学(28591)
- 财经(25094)
- 农(24989)
- 业大(24789)
- 江(23396)
- 中心(23382)
- 经(22850)
- 所(21990)
- 经济学(21608)
- 范(20633)
- 师范(20442)
- 研究所(20157)
- 经济管理(19881)
- 经济学院(19624)
- 农业(19483)
- 北京(19293)
- 州(18961)
- 基金
- 项目(121219)
- 科学(97561)
- 基金(89639)
- 研究(88822)
- 家(77419)
- 国家(76835)
- 科学基金(68380)
- 社会(58704)
- 社会科(55978)
- 社会科学(55967)
- 省(48353)
- 基金项目(46765)
- 自然(44242)
- 自然科(43386)
- 自然科学(43381)
- 自然科学基金(42583)
- 教育(41820)
- 划(39512)
- 编号(37461)
- 资助(36565)
- 成果(27158)
- 重点(26633)
- 创(26279)
- 部(26106)
- 发(25644)
- 国家社会(24693)
- 创新(24502)
- 课题(24057)
- 人文(23305)
- 科研(23294)
共检索到231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保国 王妮
电商直播模式在消费市场中快速推广,为激发消费潜力提供新支持。本文基于962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消费升级对用户粘性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升级能显著提升用户粘性。异质性分析显示,青年群体、受教育年限偏高群体、高收入群体消费升级对用户粘性的正向效应更强。影响渠道研究显示,消费升级可通过电商直播信息来源渠道对用户粘性产生影响。因此,为把握消费升级机遇,电商应努力提升产品品质、制定针对性营销方案、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用户粘性。
关键词:
电商直播 消费升级 用户粘性 异质性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源 李静
电商直播带货通过社会关系强化和情景化人际交互的手段,实现了对传统名人代言机制的继承和创新,推动着传统电商发展的升级换代。当前,我国电商直播带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和资本对消费行为的深度控制、认可度和公信力的过度消费、关系经济倚重过度以及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对此,需要综合多方面力量加以有效监管,促进电商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丽群 王渊
电商直播情景中,消费者的临场感对其购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构建一个电商直播情景下消费者临场感对其购买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以考察消费者粘性的中介作用和直播模式的调节作用。运用直播大样本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消费者临场感会显著影响其购买行为;消费者的直播粘性在消费者临场感和购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直播模式对消费者临场感与直播粘性的正向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由此,在电商直播行为合规的前提下,适当改善消费者的临场体验,可以提升直播粘性。
关键词:
电商直播 消费者粘性 临场感 直播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劼 王璐
新冠肺炎疫情催热了我国"直播+电商"新业态,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直播电商支持政策,推动新经济发展。从物流和平台两个维度刻画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即订单效率、物流质量、促销折扣、意见领袖、平台服务和购买情境,以消费者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2)框架,构建消费者重购意愿影响研究模型,明晰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影响机理,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和平台维度的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物流维度比平台维度对消费者重购意愿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平台维度中的促销折扣和平台服务对消费者重购意愿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显著影响消费者满意度进而对其重购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对消费者重购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直播电商购物特征因素影响消费者重购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直播电商应通过升级物流模式、完善供应链管理、规范对主播群体及直播平台的监管、制定个性化电商营销策略等,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并通过满意情绪的刺激促使消费者产生重购意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戚小斌
营销情景下,“直播+电商”模式的兴起在提升消费意愿上打造了消费者由认知到情感转化的新营销体系,其中心理契约的建立发挥了中介作用。伴随着心理契约的阶段性演变,消费意愿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相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直播电商的整体架构中。围绕契约承诺与违背,心理契约转化为消费意愿有着其内在的心理运行机制,情绪唤醒、价值感知和信任关系构成心理契约的要件,并在提升消费意愿上发挥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电商直播尤其需要强化心理契约的作用,明确商家的责任与义务,利用主播效应与消费者建立起新型的信任关系。
关键词:
直播电商 心理契约 消费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昕 潘青
“直播+”电商营销凭借多场景覆盖、互动式购物体验等优势,成为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的重要选择。借助直播可视化场景,全方位展示农产品特征,改变传统电商的图文销售方式,消除了传统电商营销的“虚拟感”,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基于此,引入“直播+”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要充分利用直播营销工具,融合多元营销场景,深化营销、物流及售后等多环节协同,为创新农产品销售提供智慧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怡
为引导企业借助电商直播方式,合理建构粘性消费场域促成交易达成,本研究就电商直播、心理契约与消费者粘性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商直播正向影响消费者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正向影响消费者粘性。在电商直播平台服务、购买情境影响消费者粘性作用中,交易契约存在显著中介效应;在电商直播促销折扣、意见领袖、平台服务与购买情境影响消费者粘性作用中,关系契约存在明显中介效应;在电商直播促销折扣、意见领袖影响消费者粘性作用中,交易契约并未发挥中介效应。据此,企业应合理应用价格营销策略、注重契约关系维护、突出直播场景氛围营造、重视主播选择与培养,持续强化消费者粘性。
关键词:
电商直播 心理契约 消费者粘性 消费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义涛 张敏 袁胜军 曹兵
基于电商直播营销现象,对参与电商直播的消费者进行调研,实证分析直播内容的娱乐性和实用性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忠诚的影响,并将心理契约作为中介变量,验证不同维度的心理契约对态度和行为忠诚的中介作用。利用SPSS和AMOS对305份有效问卷分析显示:直播内容的实用性会更容易让受众产生交易心理契约,而娱乐性更容易让受众产生关系心理契约;交易心理契约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忠诚,而关系心理契约影响受众的行为忠诚;心理契约在直播内容与受众忠诚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证实电商直播与受众之间存在心理契约机制,且不同的心理契约会影响不同的用户忠诚。本研究为电商直播模式的创新、心理契约机制的建立及受众忠诚转化提供了理论启示。
关键词:
电商直播 价值感知 心理契约 顾客忠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喜 代涛 王婉怡
“以淘宝为代表的传统电商、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电商、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电商逐渐形成直播电商“三足鼎立”的态势。国内直播平台在2016年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4.64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4.9%。随着国家政策规范和市场品牌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赵辰光
网络直播购物实现了从图片到多维互动、实时视频的过渡,高度可视化界面从多个感官增加消费者的临场感,在不同程度上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基于SOR模型,以心流体验理论为基础,研究直播带货特征如何通过消费者的感知作用于消费者购买意愿,在采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310份问卷进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给予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的可视性、互动性、真实性、娱乐性不仅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推动作用,还会对消费者感知产生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在网络直播特征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网络直播应关注消费者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主播可全方位展示产品,强化产品真实性和现场代入感,为客户营造线下购物的感受;丰富主播专业技能,增强消费者信任,主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了解产品的性能和构成,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增设娱乐性的环节,强化消费者心流体验,形成对消费者情绪刺激的最大化,在娱乐性环节中吸引消费者参与主播互动,让消费者与主播建立情感联结并形成情感共鸣,对主播所推荐的产品产生购买意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宜苗
电商直播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模式,而电商直播离不开用户参与。电商直播中用户或主播通过弹幕发送表情符号的现象司空见惯,如何利用表情符号增强电商直播中的用户参与,对电子商务运营商建立用户关系、提高用户忠诚度从而改善电商直播的潜在营销效果至关重要。从信息交流和互动体验的角度看,表情符号自身具有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三个特征。基于SOR框架、言语行为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阐述表情符号的三个特征(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通过感知愉悦性对电商直播中用户参与的影响机制模型界定主播响应性的调节作用。通过SPSS27和AMOS23软件对404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商直播中,表情符号的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既直接影响用户参与,又通过感知愉悦性间接影响用户参与;主播响应性在表情符号的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与感知愉悦性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正向强化作用,即主播响应性越强,表情符号的视觉吸引、信息解释和内容呈现对感知愉悦性的影响均越大。为激发和保持电商直播中的用户参与,有必要设计和发送更具吸引力的表情符号及其组合,通过优化直播间尤其弹幕区操作功能、改进直播间场景布置、积极调动直播间气氛等途径增强用户的感知愉悦性,主播在回应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对用户发送的弹幕和表情符号给予积极回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建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发展,人们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各类讯息。利用互联网快捷、便利的优势,短视频以及视频直播平台逐渐兴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电商平台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受直播、视频文化的影响,民间资本与电商平台以及视频直播平台共同打造出网红经济模式,网红通过直播进行商品销售,俗称“带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萍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以“刺激-路径-反射”为研究框架,从主播基本素质、促销力度和直播间活跃度等多维度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22.0软件分析调研数据并进行假设检验,旨在研究电商网络直播驱动下消费者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愉悦情感和消费唤醒是消费者产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网络直播驱动下主播的可信度、吸引力、专业性和互动性以及对商品的促销力度、直播间活跃度都能通过愉悦情感和消费唤醒引起消费者产生冲动性消费行为,且通过愉悦情感这一内在机制产生的间接效应相对较大。因此,在电商网络直播情景下,可以通过提高主播的基本素质、关注消费者情感变化、提高直播间活跃度、适度提醒消费者保持一定程度的理性消费等策略,正确引导消费者做出理性消费决策。
关键词:
网络直播 冲动性消费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伟 魏亚楠
电商直播作为近两年发展迅速的商业模式,通过视频及实时互动的方式,给观看用户带来亲临现场般的沉浸式体验。电商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取决于用户的持续使用和口碑传播,在观看直播时主动向他人分享推荐,故电商直播平台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作用机理亟待探索。本文在电商直播情境下,研究直播社会临场感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引入愉悦和唤醒二维度情绪状态作为中介变量。对样本数据分析表明:直播社会临场感通过愉悦和唤醒情绪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电商直播平台用户的持续使用及推荐意愿。基于此,应利用科技赋能提升用户直播临场感,多元化激发用户愉悦和唤醒情绪,增强用户持续使用和推荐意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文珺 车兰兰
以临场感知理论和场景的原型理论为指导,并将消费者的临场感知和场景依赖作为中介因素,通过外部场景语言和内部沟通语言的双重感知进行评价,构建关于消费语言感知情境下影响顾客购买意愿的驱动模型。研究发现,在直播情境中,生动性更强的沟通语言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着明显的影响效应。尽管内部沟通语言可以通过临场感知的单一中介和与场景依赖的链式中介路径,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多样化的消费语言情境中,场景依赖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前提,凸显了消费语言在沉浸体验和场景营销实践中的特殊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