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3)
- 2023(16652)
- 2022(14430)
- 2021(13452)
- 2020(11318)
- 2019(25365)
- 2018(25189)
- 2017(47153)
- 2016(25999)
- 2015(28692)
- 2014(28171)
- 2013(27419)
- 2012(24772)
- 2011(22202)
- 2010(21899)
- 2009(20201)
- 2008(19167)
- 2007(16645)
- 2006(14304)
- 2005(12155)
- 学科
- 济(92159)
- 经济(92037)
- 管理(71018)
- 业(68166)
- 企(54320)
- 企业(54320)
- 方法(42301)
- 数学(36467)
- 数学方法(36038)
- 农(29579)
- 中国(25283)
- 财(24276)
- 学(23402)
- 业经(21734)
- 农业(20309)
- 贸(19012)
- 贸易(19005)
- 地方(18707)
- 易(18458)
- 制(17859)
- 理论(16859)
- 环境(15226)
- 技术(15214)
- 务(15024)
- 和(14992)
- 财务(14946)
- 财务管理(14923)
- 银(14413)
- 银行(14335)
- 企业财务(14051)
- 机构
- 学院(355478)
- 大学(354475)
- 管理(136737)
- 济(132123)
- 经济(129166)
- 研究(120241)
- 理学(119376)
- 理学院(117979)
- 管理学(115641)
- 管理学院(115035)
- 中国(86848)
- 科学(79888)
- 京(75065)
- 农(68506)
- 所(61613)
- 业大(60675)
- 财(59039)
- 研究所(56950)
- 农业(54291)
- 中心(54164)
- 江(51201)
- 财经(47812)
- 范(47705)
- 师范(47084)
- 北京(46563)
- 院(44039)
- 经(43514)
- 州(41613)
- 技术(40805)
- 经济学(38458)
- 基金
- 项目(254024)
- 科学(196965)
- 基金(181485)
- 研究(180471)
- 家(161622)
- 国家(160242)
- 科学基金(135464)
- 社会(111235)
- 社会科(105090)
- 社会科学(105063)
- 省(101241)
- 基金项目(96798)
- 自然(90542)
- 自然科(88411)
- 自然科学(88384)
- 自然科学基金(86760)
- 划(85707)
- 教育(83315)
- 编号(74031)
- 资助(73639)
- 成果(58991)
- 重点(57328)
- 部(53932)
- 发(53913)
- 创(53080)
- 课题(51388)
- 创新(49497)
- 科研(49243)
- 计划(48333)
- 大学(46214)
- 期刊
- 济(141366)
- 经济(141366)
- 研究(97726)
- 学报(67370)
- 中国(66792)
- 农(62609)
- 科学(57680)
- 大学(49429)
- 管理(47845)
- 学学(46882)
- 财(43731)
- 农业(43091)
- 教育(42480)
- 技术(29250)
- 融(26448)
- 金融(26448)
- 业经(25896)
- 经济研究(23339)
- 财经(22035)
- 业(21832)
- 版(19274)
- 科技(19101)
- 经(18822)
- 业大(18711)
- 图书(18686)
- 问题(18205)
- 商业(16132)
- 理论(15715)
- 技术经济(15433)
- 农业大学(15251)
共检索到50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昕天 康春鹏 汪向东
本文基于电商扶贫案例,通过数理模型阐述影响贫困主体获得感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本研究认为,电商扶贫不仅要对接或搭建电商平台,还需要重视产品、政策和服务的共同作用。电子商务为贫困地区打开了通向外部市场的信息渠道,贫困地区在外部需求的促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技术、商业模式和政策交替升级的结果。因此,电商扶贫政策要基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应重视服务型产品的引入,电商平台需符合本地农业产业特征。
关键词:
电商扶贫 获得感 电子商务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殷彤 于力超 鲍伟
近年来,中国对于弱势群体的扶贫机制在逐步完善,逐步由财政补贴和实物救济等直接扶贫方式过渡为开发式的扶贫方式,根据当地资源和条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为弱势群体创收。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商扶贫已经成为了扶贫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研究电商扶贫产品的消费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动电商扶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使用python软件在京东购物平台爬取了扶贫产品的消费者在线评论文本,并对这些文本进行了情感分析,进而结合服务质量理论和消费者满意度理论,建立了电商扶贫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服务”、“商家服务”、“产品品质”和“销售平台”对购买扶贫类产品消费者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其中“物流服务”对消费者满意度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澹远 陈始发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一个关键变量。本研究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共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有待提升。除了经济获得感相对较高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政治获得感、福利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相对偏低。②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配置方式或不同的配置渠道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输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较大的获得感,而“造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尚未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较大的获得感。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开发就必须实现公共性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启示:①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②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③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④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关键词: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 农村贫困人口 获得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钢 乔海程
信息扶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扶贫的题中应有之义,准确把握我国贫困地区信息贫困的状况及程度是实行信息扶贫的前提条件。本文选取河南省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专家评价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赋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信息贫困测评指标体系,以期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信息贫困程度给予客观准确的量化反映。研究结果显示:(1)国家级贫困县的信息贫困程度更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现有信息贫困指标中,信息化应用最受重视,而不重视信息化服务。(3)三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权重指标分别为:移动终端(手机)普及率、4M及以上宽带入户率;中小学多媒体普及率,在线政务用户比例、村公共服务(政务)平台比例;农产品网上交易额占农产品交易额比重、一般性网上支付等项目,这些指标也是新时期以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钢 乔海程
信息扶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扶贫的题中应有之义,准确把握我国贫困地区信息贫困的状况及程度是实行信息扶贫的前提条件。本文选取河南省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专家评价法对相关指标进行赋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信息贫困测评指标体系,以期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信息贫困程度给予客观准确的量化反映。研究结果显示:(1)国家级贫困县的信息贫困程度更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现有信息贫困指标中,信息化应用最受重视,而不重视信息化服务。(3)三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权重指标分别为:移动终端(手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米合日阿依·艾力 张晔 曼孜拉·艾尔肯
[目的]厕所革命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民获得感是检验治理效果的核心指标。该文以农民获得感最大化为价值导向,研究农村厕改后的农民获得感及影响因素,以期提升干旱地区农村厕所的治理效能。[方法]基于扎根理论提炼出六个影响农民获得感的因素并建立相关研究假设,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县18个村812名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样本农民厕改后的整体获得感处于中等稍高水平;(2)获得感均值(3.14)、满意度(3.01)与预期(5.00)存在较大差距;(3)扎根理论提炼出的农民自身要素、农民意识认知、政府技术支持、政府组织力度、农村环境现状、经济条件因素等对农民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农民满意度具有中介效应。[结论]上述结论与政府绩效目标偏离农民“获得感”、新厕“反复拆建”、农民的高期待与现实的落差等原因密切相关。鉴于此,地方政府应精准定位其绩效目标,法治保障提高农民参与,将农民的获得感纳入政府厕改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实现农民获得感最大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均华 刘璨
研究目标: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研究方法:采用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和回归分解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差异化的变化趋势。家庭储蓄、支农政策、社会保障、通信设施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脱贫有全面性影响;人力资本、耕地和林地、农业经营劳动投入、非农经营劳动投入和社会网络对农户脱贫有结构性影响。诸因素对农户脱贫贡献率达76.25%。研究创新:从回报率和贡献率视角,分析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路径及贡献。研究价值: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农村反贫困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也为农户脱贫决定因素提供量化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瑜
电商参与主体的经济获得感是评估电商发展普惠性的重要方面。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暑期调查数据中6242户农户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法评估了电商参与对农户经济获得感的影响,并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了分组比较。具体地,"本户在村中收入水平的自评"用以度量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预期2018年家庭收入比2017年增(减)百分比"用以度量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结果表明,电商参与对样本农户横向现实和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但分组比较结论有所不同:在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方面,电商参与对贫困户的提升效应更大;而在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方面,电商参与对贫困户的提升效应则几近于无。由此反思,电商扶贫或同样面临扶贫进程中强外部政策性、弱内生动力性的普遍矛盾,贫困户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的可持续性及其质量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而如何破解贫困户的发展预期困境以提升其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则是包括电商扶贫在内的各类扶贫措施所需面对的普遍而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电商参与 经济获得感 贫困户 非贫困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红雨
获得感是衡量贫困生就业帮扶政策执行实效的重要标尺。调查发现:贫困生就业帮扶政策获得感整体处于中等稍高水平,外生获得感高于内生获得感;不同性别、学校类型、贫困类型及就业年限贫困生间的获得感存在差异。回归分析发现,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是影响贫困生政策获得感的关键因素;外生获得感受执行部门、执行方式等“硬因素”影响,内生获得感受执行者素质、贫困生政策倾向、制度环境等“软因素”影响。在理想化政策层面,应以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原则,优化贫困生就业帮扶政策的顶层设计;在执行机构层面,应明确执行部门权责,健全政策执行方式,提升政策执行者素养;在目标群体层面,应提升目标群体认知程度,增强其政策参与意愿;在政策环境层面,应改善政策执行环境,夯实政策执行基础。
关键词:
贫困生 就业帮扶政策 获得感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金明 张国禄
精准扶贫首先需要将贫困人口精准地识别出来。中国失能老人数量庞大,历来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对象。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应用多维贫困理论与测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中国失能老人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失能老人多维贫困存在城乡和失能程度差异,农村失能老人比城市失能老人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更大;中、重度失能老人多维贫困程度比轻度失能老人更严峻。中国失能老人多维贫困的主要致贫原因依次为精神孤独、照料满意度低、医疗保障水平低等因素。因此,需要从多维视角更加全面、科学地对失能老人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乐 靳乐山
随着"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提出,生态补偿被赋予了扶贫解困的新使命。量化研究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有利于揭示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的实际扶贫效果。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测度指标测算了贵州省3个贫困县432个农户样本的生计资本,通过似不相关估计分析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与生态补偿政策农户的总体生计资本水平低于未参与政策农户,其中参与政策农户的自然资本高于未参与政策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低于未参与政策农户。不同类型的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差异明显,现金型直接补偿侧重于增加农户用于发展的物质条件、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的脆弱性背景,而公益岗位型间接补偿则有利于提升农户的内生发展能力,两者在促进农户的生计资本建设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为此,在贫困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充分发挥不同补偿项目的协同作用,让农户真正从生态保护中获益。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扶贫 生计资本 似不相关回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文 钟昌标 陈林雄
文章基于资源配置效率和空间异质性视角,选取贫困特性典型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与分析精准扶贫提出前后年份的扶贫效率的时空差异,并基于3D框架研究影响不同区域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云南省扶贫资源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扶贫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整体上呈现由滇中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各州(市)与省会中心的距离、经济密度和扶贫资金对云南省扶贫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空间距离、经济密度、扶贫资金,并且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性。研究结论不仅对云南省扶贫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对我国其他省份的扶贫工作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扶贫效率 DEA 3D框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俣 黎洁
【目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获得感关乎易地扶贫搬迁的最终成效,本文旨在探究易地扶贫搬迁后的个体收入不平等对搬迁农民获得感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本文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利用2021年在陕西省4市8县(区)收集的1202份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深入探究个体收入不平等、社会融入和易地扶贫搬迁农民获得感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1)总体上,被调查农民认为在易地扶贫搬迁中“获得的”比“失去的”更多,但个体收入不平等对其获得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易地扶贫搬迁农民社会融入在个体收入不平等影响获得感的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从子维度来看,经济融入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社会关系和社区参与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融入具有遮掩作用。(3)在获得医疗、教育后续帮扶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民中,个体收入不平等对其获得感的影响更小甚至不显著。【结论】基于此,政府应出台瞄准低收入搬迁户的就业政策,帮助其扩大社会网络,完善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成为当前我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贫困地区。要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略,"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扶贫方式取代传统的扶贫方式成为必然。其中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嫁接和融合,更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快捷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成为当前我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贫困地区。要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略,"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扶贫方式取代传统的扶贫方式成为必然。其中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嫁接和融合,更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快捷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