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6)
2023(12537)
2022(10811)
2021(9908)
2020(8460)
2019(19309)
2018(18680)
2017(35278)
2016(19472)
2015(21323)
2014(20879)
2013(20631)
2012(19019)
2011(17181)
2010(16948)
2009(15540)
2008(15361)
2007(13719)
2006(11707)
2005(10058)
作者
(58958)
(49534)
(49282)
(46797)
(30948)
(24183)
(22412)
(19459)
(18431)
(17197)
(16745)
(16594)
(15692)
(15687)
(15288)
(15251)
(15198)
(14532)
(14283)
(14188)
(12630)
(11997)
(11913)
(11308)
(11086)
(10885)
(10839)
(10767)
(10093)
(9937)
学科
(76466)
经济(76380)
(52025)
管理(50952)
(38890)
企业(38890)
方法(36474)
数学(32841)
数学方法(32546)
(25031)
(20034)
中国(18661)
(18135)
农业(17750)
地方(17075)
(16525)
贸易(16522)
业经(16436)
(16010)
(12894)
环境(12242)
(12212)
财务(12194)
财务管理(12166)
企业财务(11391)
技术(11232)
(11042)
(10681)
银行(10615)
(10261)
机构
大学(275057)
学院(274468)
(108212)
经济(105930)
管理(102259)
研究(94590)
理学(89643)
理学院(88491)
管理学(86850)
管理学院(86356)
中国(69231)
科学(63779)
(58884)
(57605)
(49388)
业大(49289)
(47431)
农业(47207)
研究所(45846)
中心(44357)
(40976)
财经(38736)
(36537)
师范(36019)
(35219)
北京(35141)
(34225)
经济学(33326)
(32420)
农业大学(31705)
基金
项目(195763)
科学(152586)
基金(142211)
研究(133577)
(128217)
国家(127157)
科学基金(107051)
社会(84866)
社会科(80391)
社会科学(80362)
(78058)
基金项目(77402)
自然(72672)
自然科(70970)
自然科学(70944)
自然科学基金(69716)
(66523)
教育(60798)
资助(56264)
编号(52329)
重点(44935)
(42543)
(42015)
(40781)
成果(40585)
计划(39288)
科研(38976)
创新(38225)
课题(36269)
大学(35386)
期刊
(111168)
经济(111168)
研究(72550)
学报(54030)
(51802)
中国(48434)
科学(46707)
大学(38815)
学学(37047)
(36680)
农业(34897)
管理(32284)
教育(23356)
技术(21074)
(20133)
金融(20133)
业经(19579)
(19294)
经济研究(18637)
财经(18322)
(15720)
问题(15714)
(15705)
资源(14532)
业大(14407)
科技(13863)
技术经济(13106)
商业(13017)
农业大学(12152)
图书(12066)
共检索到383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雪云  时浩楠  
文章运用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对集中连片特困区典型之一的大别山区36个县市的电商扶贫效率进行测度,进一步通过空间趋势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别山区电商扶贫效率的空间特征,最后结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别山区的电商扶贫效率整体上仍相对较低,且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大别山区电商扶贫效率具有西高东低、南北低中部高的的空间分布趋势,同时伴有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的特点,并以冷点、温点与次热点地区分布为主;人力资本水平、财政支持力度与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是影响大别山区电商扶贫效率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春雷  张明善  
精准扶贫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扶贫效率是检验扶贫手段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研究旅游扶贫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从而检验旅游精准扶贫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文选取湖北大别山区16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EA模型、使用Arc GIS软件对扶贫效率评价及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数据将湖北大别山16个县市区分为4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旅游扶贫模式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建军  曹雪静  杨雯惠  熊鹰  李星明  
以大别山区24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2014年、2017年3个年份旅游经济指标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凝聚子群等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运用QAP分析法,探讨旅游经济空间特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大别山区旅游经济网络发育程度低,区域旅游经济联系不紧密,旅游经济网络化发展有待加强;2)2011年—2017年间大别山区核心区数量减少,存在明显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对边缘区带动作用强;3)麻城市中心度高,旅游经济发展好,领导控制作用强,但易导致过度依赖,使大别山区旅游经济网络呈现脆弱性特征;4)大别山区凝聚子群划分行政壁垒严重,同一子群联系紧密,不同子群联系薄弱,旅游经济一体化程度低;(5)区位交通条件和旅游发展能力对大别山区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区域经济水平影响较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力  倪修凤  宋俊秀  
文章基于2003-2015年样本数据,结合精准扶贫内涵,构建包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四个维度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及12个县域精准扶贫绩效进行多维评价,并依据隶属度判断级别,为加快该地区脱贫攻坚步伐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绩效整体呈现出波动中逐渐上升趋势;第二,各县域精准扶贫绩效差异较为明显,空间上大体呈现中部较好、边缘一般的分布格局;第三,各维度绩效差异性较大,经济发展、生产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畅  
本文联系当前扶贫开发实际,以安徽大别山区为例,分析了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扶贫开发的具体结合形式。本文认为,以扶贫开发为基础手段,拓展和深化农业功能,是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以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贫困地区创新扶贫开发具有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雅寒  许晓春  栾敬东  
大别山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安徽积极实施金融脱贫政策,为贫困县区塑造了良好的资本流入条件和环境。文章以2011-2014年安徽大别山片区12个国家贫困县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和人均生产总值对贫困发生率减少率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财政收支赤字对贫困发生率减少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通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进入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服务,建立多元化的金融脱贫合作,加大脱贫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为贫困地区的农户和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融资环境,努力打赢大别山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雅寒  许晓春  栾敬东  
大别山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安徽积极实施金融脱贫政策,为贫困县区塑造了良好的资本流入条件和环境。文章以2011-2014年安徽大别山片区12个国家贫困县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和人均生产总值对贫困发生率减少率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财政收支赤字对贫困发生率减少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通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进入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服务,建立多元化的金融脱贫合作,加大脱贫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为贫困地区的农户和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融资环境,努力打赢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雅寒  许晓春  栾敬东  
大别山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安徽积极实施金融脱贫政策,为贫困县区塑造了良好的资本流入条件和环境。文章以2011-2014年安徽大别山片区12个国家贫困县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和人均生产总值对贫困发生率减少率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财政收支赤字对贫困发生率减少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通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进入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服务,建立多元化的金融脱贫合作,加大脱贫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为贫困地区的农户和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融资环境,努力打赢大别山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肖明  杨达源  董杰  
由加拿大生态学家WilhamRees和他的学生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定量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有效方法。以岳西县200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岳西县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岳西县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694942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71222hm2,人均生态盈余为0.076280hm2,岳西县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同时,通过与全国平均生态足迹比较发现,岳西县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资源利用效益低、生态成本高的发展状态。对生态足迹需求和生态供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岳西县简单粗放的农业经济模式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不利于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春燕  资明贵  周梦  罗静  
融合型乡村旅游以实现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提高乡村旅游融合性对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意义深远。论文基于融合型乡村旅游研究的西方逻辑与框架,结合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与乡村发展实际,构建涵盖网络、规模、赋权、内生性、嵌入性与互补性6个维度29项指标组成的乡村旅游融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大别山区潜山市为例,运用ArcGIS空间可视化、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潜山市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潜山南部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明显优于北部,各村域单元乡村旅游融合性提升潜力较大;(2)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联结较弱,“美丽空心村”现象是潜山市提高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的瓶颈;(3)旅游开发时段、资源依托类型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潜山市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会增强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的空间分异。融合型乡村旅游是实现价值共创与综合效益的乡村旅游模式,上述研究成果可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同时促进融合型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荣丽  
豫南大别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文章对豫南大别山区的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进行实证探讨,显示豫南大别山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反映了豫南大别山区在旅游扶贫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旅游扶贫对水、大气、土壤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噪音污染、植被破坏的影响不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甘畅  尹建军  王梦晗  
旅游扶贫效率作为旅游扶贫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旅游产业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借助基于产出导向的SBM模型测算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综合运用G指数、标准差椭圆、重心轨迹,对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呈先降低后提升的态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扶贫效率空间异质性显著,热点地区持续集聚,形成以新洲区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冷点地区跃迁活跃,形成以麻城市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旅游扶贫效率总体格局呈西北—东南走向,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迁移,主方向呈先扩张后敛缩态势,次方向始终呈极化状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舒肖明  杨达源  董杰  唐继刚  周彬  
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定量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有效方法。文章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建立以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农产品生产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提出通过计算比较主要农产品的产值足迹的方法来优化山区农业结构;以大别山区岳西县200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岳西县的主要农产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茶叶、水果、禽肉与蔬菜的产值足迹是最低的,其经济生态效益最高,而水产品、油料、羊肉与玉米的产值足迹是最高的,其经济生态效益最低。文章对山区农产品结构优化的探讨可以为山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同时也为山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  彭庭莹  吴清  
以大别山片区35个县(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国家级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贫困村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核心-边缘特征,呈现"一带、一核、多点"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类型以均匀分布为主、集聚分布为辅;空间关联存在两个明显的热点区域和若干次级热点区域,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空间分布与密度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耦合度;回归分析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交通设施、资源禀赋条件是影响大别山片区国家级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强  蔡建霞  
本文从区域开发理论出发,针对贫困地区的特殊性,首先论述了贫困地区选择支柱产业的依据,研究认为区域性优势资源基础和在高级区域中的劳动地域分工是两条重要依据。第二,论述了选择支柱产业的方法——地理区位商的意义、作用及其计算方法。最后,论述了上述依据和方法在河南大别山贫困地区选择支柱产业中的应用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