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2)
- 2023(4961)
- 2022(4247)
- 2021(4003)
- 2020(3453)
- 2019(7580)
- 2018(7671)
- 2017(14624)
- 2016(7683)
- 2015(8588)
- 2014(8412)
- 2013(8353)
- 2012(7730)
- 2011(7145)
- 2010(7322)
- 2009(6848)
- 2008(7116)
- 2007(6505)
- 2006(5950)
- 2005(5254)
- 学科
- 济(28439)
- 经济(28292)
- 业(22268)
- 管理(21281)
- 企(17283)
- 企业(17283)
- 方法(13773)
- 险(10950)
- 保险(10858)
- 中国(10641)
- 数学(10119)
- 数学方法(9970)
- 农(9835)
- 业经(8397)
- 财(7656)
- 制(7610)
- 理论(7469)
- 银(7393)
- 银行(7380)
- 贸(7349)
- 贸易(7347)
- 易(7129)
- 行(6995)
- 学(6990)
- 和(6537)
- 融(6355)
- 金融(6353)
- 农业(5792)
- 各种(4807)
- 务(4705)
- 机构
- 大学(113393)
- 学院(111716)
- 济(44413)
- 经济(43463)
- 管理(43081)
- 研究(39440)
- 理学(36339)
- 理学院(35892)
- 管理学(35151)
- 管理学院(34934)
- 中国(33758)
- 科学(24242)
- 京(24130)
- 财(23703)
- 农(21487)
- 所(20519)
- 研究所(18565)
- 财经(18389)
- 中心(18365)
- 江(17943)
- 农业(16822)
- 经(16720)
- 业大(16612)
- 北京(15301)
- 范(14345)
- 师范(14168)
- 州(13832)
- 财经大学(13821)
- 院(13635)
- 经济学(13371)
- 基金
- 项目(73203)
- 科学(57656)
- 基金(54430)
- 研究(52400)
- 家(47887)
- 国家(47489)
- 科学基金(40427)
- 社会(35189)
- 社会科(31965)
- 社会科学(31949)
- 基金项目(28479)
- 省(27245)
- 自然(26639)
- 自然科(26047)
- 自然科学(26036)
- 自然科学基金(25620)
- 划(23553)
- 教育(23459)
- 资助(22546)
- 编号(20900)
- 成果(17704)
- 部(16607)
- 重点(16362)
- 创(14551)
- 科研(14380)
- 发(14371)
- 教育部(14188)
- 课题(14171)
- 国家社会(14157)
- 创新(13642)
共检索到174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清光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现实情境下,通过电商平台选购食品的消费者日益增多,而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为了探寻我国电商平台食品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思路,本文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的食品抽检信息为研究对象,得到四个电商平台15类食品的抽检合格率,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平台食品合格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国家食品监管政策的发布、电商平台入驻商家数量、平台中小品牌食品的占比和食品质量问题的整改力度,是影响电商平台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多主体互动的电商平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思路。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电商平台 社会共治 食品抽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怡 宋宗宇
日本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以双向沟通机制、风险素养培养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为核心,形成了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但在核泄漏事故中仍呈现出交流手段陈旧,交流方案滞后,专家与公众的风险认知差等问题。我国应在总结日本经验的基础上,以"社会共治"理念为引导,通过明确风险交流主体的定位,搭建多样化信息沟通平台,建立风险交流公众参与机制,加强风险交流的国际合作来推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 风险交流 风险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衡山 孔丽萍
第三方认证制度被普遍作为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怎么解决消费者与认证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这一制度能否奏效的关键。本文认为,当且仅当优质优价机制恢复,认证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在讨论了社会共治有助于提升认证有效性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认证机构的性质对社会共治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认证机构的官方性质不利于认证的有效性:官方认证机构的垄断性质不利于“声誉锦标赛”的开展,同时,官方认证机构由于存在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易被生产企业所俘获,而媒体约束过多,社会监督作用发挥受限。由于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最后提出了让官方认证机构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认证 社会共治 机构性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费威 王阔
针对直播电商食品安全问题,建立直播电商背景下品牌商、平台与主播关于食品安全相关行为的三方随机微分博弈模型,利用博弈论、最优控制与随机分析理论在主播代播与商家自播模式下求解品牌商、平台与主播的均衡策略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在不同模式下以及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接受程度不同时,品牌商与平台决策变化小,而主播决策受到较大影响;品牌商选择自播模式有利于其长期发展,并且商家自播时提供的食品质量水平较高;在主播代播模式下,食品质量水平相对较低,并且随着消费者对直播带货接受程度的提高,品牌商和主播的利润会显著减少。据此,提出依据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不同接受程度进行合理利益分配等启示。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直播电商 微分博弈 动态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清光 陆姣 吴林海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注重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本文构建了生猪经销商与屠宰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越小,贩运的数量越少,被无害化处理时遭受损失越大,其重视原料安全的可能性就越大。分别以药残超标、运输途中死亡两种情况无害化处理生猪原料作为实证案例,实证分析了不同贩运规模的生猪经销商选择重视原料安全与屠宰企业执行严格检查概率之间的关系。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屠宰企业的监管,提高屠宰企业自治能力以及减少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共治 生猪经销商 屠宰企业 博弈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璐玭
食品安全规制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规制过程中涉及政府部门、生产者和经营者、行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不同的主体在食品安全治理目标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建立社会共治体系,发挥共治主体的合力。鉴于此,本文通过美国、欧盟食品安全规制的社会共治体系的法律依据和治理主体的职权,分析两个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共治体系上的差异和相同点。进而得出,中国需要发挥政府部门治理主体的合力、推进共治法律体系的规制效应以及引导社会共治多元主体的合作参与。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社会共治 治理主体 比较 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璐玭
食品安全规制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规制过程中涉及政府部门、生产者和经营者、行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不同的主体在食品安全治理目标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建立社会共治体系,发挥共治主体的合力。鉴于此,本文通过美国、欧盟食品安全规制的社会共治体系的法律依据和治理主体的职权,分析两个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共治体系上的差异和相同点。进而得出,中国需要发挥政府部门治理主体的合力、推进共治法律体系的规制效应以及引导社会共治多元主体的合作参与。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社会共治 治理主体 比较 经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康 刘意 赵信
现有研究多从理性假设出发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作用,鲜有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具体条件和情境。本文构建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的媒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三个重要约束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感知声誉损失的敏感程度,二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主观价值判断,三是政府需要对监管保持常态化而非"运动式"监管处罚。因此,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要策略有四:(1)社会声誉机制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重要前提,除惩罚和问责外,监管者还可采取判罚违规者社会服务令等多种方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有华 李冰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存在地区差异,即珠三角地区公众参与、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政府监管的满意度低于港澳地区。随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治理中政府监管满意度对公众参与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参与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公众参与产生正向影响。食品受害经历对风险感知和参与态度有正向影响,进而促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即有食品受害经历的个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愿更高。研究结论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跨界合作与社会共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康 刘意 赵信
现有研究多从理性假设出发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作用,鲜有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具体条件和情境。本文构建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的媒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三个重要约束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感知声誉损失的敏感程度,二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主观价值判断,三是政府需要对监管保持常态化而非"运动式"监管处罚。因此,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要策略有四:(1)社会声誉机制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重要前提,除惩罚和问责外,监管者还可采取判罚违规者社会服务令等多种方式提高社会声誉机制的有效性;(2)媒体对食品安全违规行为或事件进行持续跟踪调查或深度报道,而非"运动式"报道或采访;(3)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既需要权威媒体介入,也需要新媒体介入,形成全覆盖的媒体监督体系,才会对违规生产行为构成足够震慑;(4)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监督尽可能采取媒体群体监督的模式,既需要从体制和社会责任感上建立制度和规则来参与,也需要从选拔合适的媒体记者角度来参与社会共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胜 王硕 安玉发 唐卫红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在食品行业实施了一项旨在强化食品行业相关主体之间信息交流为特征的"食品交流工程"(Food Communication Project,简称"FCP")。本文在深入分析日本FCP的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考察了FCP"交流关键点"的构成和实施案例。研究表明,日本FCP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信任。日本FCP明确政府角色定位、重视源头监管、强调企业主导、立足消费者优先以及引导非食品企业参与治理的做法,对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胜 王硕 安玉发 唐卫红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在食品行业实施了一项旨在强化食品行业相关主体之间信息交流为特征的"食品交流工程"(Food Communication Project,简称"FCP")。本文在深入分析日本FCP的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考察了FCP"交流关键点"的构成和实施案例。研究表明,日本FCP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信任。日本FCP明确政府角色定位、重视源头监管、强调企业主导、立足消费者优先以及引导非食品企业参与治理的做法,对探索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庆根 高红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乐乐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公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和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性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在饮食方面更加注重食品的纯天然、健康、无污染等品质的提高。但是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如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的问题和事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华 温晋锋 刘增金
基于社会共治视角,研究了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理论分析表明,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是企业食品安全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纵向协作和企业禀赋因素也会导致企业食品安全行为产生差异。通过对194家食品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以上命题假说。实证结果表明:(1)行业自律越严格的企业,食品安全行为越规范。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国际或国家标准的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更加规范;(2)社会监管中的政府监管对食品安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发现概率和处罚力度越大,企业食品安全行为越规范;(3)社会监管中公众监管并未对企业食品安全行为产生影响。现实中公众监管还远未发挥对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的规范作用;(4)纵向协作过程中,添加剂采购渠道变量反向、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食品销售渠道变量正向、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此外,管理者年龄、企业产品类型等都会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