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6)
- 2023(8147)
- 2022(6780)
- 2021(6220)
- 2020(5133)
- 2019(11367)
- 2018(11120)
- 2017(21323)
- 2016(11030)
- 2015(12004)
- 2014(11793)
- 2013(11860)
- 2012(11121)
- 2011(10453)
- 2010(10712)
- 2009(10109)
- 2008(9622)
- 2007(8914)
- 2006(8405)
- 2005(7553)
- 学科
- 济(73537)
- 经济(73474)
- 农(47165)
- 业(38102)
- 农业(32249)
- 管理(25396)
- 地方(19928)
- 方法(18978)
- 业经(17334)
- 数学(17318)
- 数学方法(17228)
- 中国(15447)
- 企(15214)
- 企业(15214)
- 地方经济(12093)
- 发(11340)
- 制(11078)
- 学(10716)
- 农业经济(10262)
- 收入(10041)
- 贸(9614)
- 贸易(9608)
- 易(9309)
- 财(9232)
- 村(9130)
- 农村(9123)
- 体(9013)
- 发展(8933)
- 展(8922)
- 策(8544)
- 机构
- 学院(166568)
- 大学(160078)
- 济(85911)
- 经济(84614)
- 管理(63371)
- 研究(59939)
- 理学(54858)
- 理学院(54335)
- 管理学(53613)
- 管理学院(53331)
- 中国(47475)
- 农(46322)
- 农业(34869)
- 财(33167)
- 科学(33112)
- 京(31609)
- 所(29806)
- 业大(28862)
- 中心(28423)
- 经济学(26829)
- 研究所(26712)
- 财经(26237)
- 江(25739)
- 经济学院(23908)
- 经(23779)
- 经济管理(21510)
- 农业大学(21375)
- 范(20987)
- 师范(20866)
- 科学院(20066)
- 基金
- 项目(106962)
- 科学(85284)
- 研究(82554)
- 基金(78631)
- 家(67166)
- 国家(66472)
- 科学基金(57252)
- 社会(56978)
- 社会科(53537)
- 社会科学(53526)
- 省(42689)
- 基金项目(41519)
- 教育(34767)
- 编号(34547)
- 划(33330)
- 自然(32708)
- 自然科(31940)
- 自然科学(31937)
- 自然科学基金(31380)
- 资助(30582)
- 农(28245)
- 成果(26972)
- 发(26332)
- 国家社会(24445)
- 部(24157)
- 重点(23378)
- 发展(22400)
- 课题(22204)
- 展(22085)
- 创(21637)
- 期刊
- 济(109392)
- 经济(109392)
- 农(52564)
- 研究(51330)
- 农业(35325)
- 中国(34855)
- 科学(23095)
- 学报(22890)
- 业经(22739)
- 财(22496)
- 管理(20104)
- 融(19318)
- 金融(19318)
- 大学(18986)
- 学学(18549)
- 经济研究(16645)
- 业(16021)
- 问题(15113)
- 技术(14067)
- 农村(14046)
- 村(14046)
- 农业经济(13990)
- 财经(13370)
- 世界(12738)
- 经(11721)
- 经济问题(11297)
- 教育(10997)
- 技术经济(10412)
- 版(9288)
- 农村经济(9252)
共检索到260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瑜
电商参与主体的经济获得感是评估电商发展普惠性的重要方面。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暑期调查数据中6242户农户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法评估了电商参与对农户经济获得感的影响,并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了分组比较。具体地,"本户在村中收入水平的自评"用以度量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预期2018年家庭收入比2017年增(减)百分比"用以度量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结果表明,电商参与对样本农户横向现实和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但分组比较结论有所不同:在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方面,电商参与对贫困户的提升效应更大;而在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方面,电商参与对贫困户的提升效应则几近于无。由此反思,电商扶贫或同样面临扶贫进程中强外部政策性、弱内生动力性的普遍矛盾,贫困户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的可持续性及其质量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而如何破解贫困户的发展预期困境以提升其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则是包括电商扶贫在内的各类扶贫措施所需面对的普遍而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电商参与 经济获得感 贫困户 非贫困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廖文梅 邱海兰 秦克清 彭泰中
本文通过识别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5种中间传导变量,构建了"健康水平——中间传导机制——贫困退出"的分析框架。基于江西省789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健康水平影响农村贫困户退出贫困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贫困户的健康水平在整体上对贫困退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会阻碍贫困退出;村庄为贫困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健康水平对贫困退出的阻碍作用更为显著;健康水平通过增加家庭总收入促进贫困户退出贫困。可见,扶贫政策若仅关注收入增长,忽视贫困户收入增长可持续机制,容易造成脱贫假象,政府扶贫政策应长期化和精准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双玉 李琳 冯娟 乔花芳
为了明确回答旅游扶贫是否存在"扶富不扶贫"现象,文章以恩施州2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农户感知为视角,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从政策执行和效果两大方面探索旅游扶贫政策绩效感知的维度,并评价感知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对旅游扶贫政策绩效感知的差异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旅游扶贫政策绩效包括3个政策执行感知维度和6个政策效果感知维度;受访农户总体上对宏观政策覆盖的感知高于对微观政策覆盖和政策执行力度的感知,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经济、素质提升的正面效应感知高于对环境、经济、社会负面效应的感知,但认可度都不高;与非贫困户相比,贫困户更不认可旅游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增加和素质提升的作用,却更认可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本,表现出相对剥夺感。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充分发展旅游经济、实施制度增权、建立利益分享机制3个方面为恩施州旅游扶贫政策的完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亚 李秉龙
本文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察互助资金的借贷行为,探讨互助资金是否瞄准贫困户。研究发现,互助资金没有瞄准贫困户,瞄准目标上移既有机构贷款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贫困户贷款需求小的原因。贫困户缺乏需要大额资金的生产投资机会是互助资金偏离瞄准目标的客观原因;小组连带责任贷款也能把信贷资源传递给更多农户是增强金融普惠性的重要机制;分期还款机制和高利率降低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但高利率会增加互助资金向农户贷款的可能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思峰 朱永达 李炳军
通过对河南省农村经济监测户和农户随机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低收入户的主要特征和原因,提出了尽快使农村低收入户脱贫致富的措施和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贫困户,基本特征,深层原因,对策思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红宇 王嫒名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2018年三期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从信贷可获得性视角考察数字技术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减缓农户多维贫困,采纳数字技术农户的贫困降低了23%,缓解信贷约束是数字技术减贫的重要机制,且突出表现在正规信贷部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减贫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减贫红利没有被全体农户公平共享。基于贫困维度分解发现,虽然数字技术能减缓绝对收入、生活条件、医疗、教育维度的贫困,但经由信贷可获得性的减贫效应仅体现在绝对收入维度,农户信贷需求仍以满足消费性信贷为主。因此,在激发"互联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要考虑数字红利公平共享和农户多元信贷需求等问题。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多维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昭 蒋远胜 徐光顺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作为我国财政扶贫的新模式,在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同时对缓解农户借贷难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机构视角,在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瞄准机制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对四川省互助资金社贫困户入社率和借贷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认为,四川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互助资金的投递上瞄准了贫困户,但生产投资机会的缺乏导致贫困户对互助资金的借贷率不高。
关键词:
贫困村 互助资金社 瞄准 贫困户
[期刊] 改革
[作者]
汤李梁 杨成海
“公司+GB+贫困户”扶贫效果突出汤李梁杨成海河南省虞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百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1/5。1989年以来,国家先后投放扶贫专项信贷资金5280万元,促进了该县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扶贫效益。但因扶贫工业项目与贫困户温饱问题关联度较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铃 刘晓昀
本文运用多阶段分解方法和农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贫困农户和非贫困农户经济作物收入差距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经济作物纯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和中间物质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贫困农户劳动力、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及中间物质的投入量较低,要素投入量差异对贫困与非贫困户经济作物纯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合计为62.1%,中间物质投入产出效率差异的贡献率为125.6%。贫困农户劳动力和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产出效率较高,对缩小纯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贫困农户的经济作物收入,增加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和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提高贫困农户经济作物生产中中间物质投入的使用...
关键词:
经济作物 贫困农户 非贫困农户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品芳 刘长庚
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通过对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共五个行政村的入户调研,结合已有文献研究结果,发现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着贫困户识别偏离的突出问题。根据现有扶贫工作程式,建立了贫困户精准识别模型,针对田野调查典型案例,对贫困户识别偏离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一是要构建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关联数据挖掘和云计算等技术解决农户财产、收入和支出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二是要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分类,以提高识别的精准性、帮扶的针对性;三是要调整和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多维度对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进行考量,村民代表从不同维度进行量化考评,村组干部根据量化考评结果和实际情况行使表决权,以此强化村组干部的责任,有效避免贫困户识别偏离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郁步生
农村贫困户难以脱贫的症结在哪里据对江苏省滨海县5个贫困村50户农民家庭经营情况调查分析,发现除少数是因为自然条件较差、智力低下、天灾人祸外,多数是属以下几种贫困类型:(1)“志短”型。这些农民人穷志短,不敢想新创新,怕经大风大浪。同样看中一条致富之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 高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四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案例分析,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提供社会化服务两方面作用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主要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而提供社会化服务促进了贫困户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因此,精准扶贫中应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重视其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 高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四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案例分析,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提供社会化服务两方面作用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主要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而提供社会化服务促进了贫困户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因此,精准扶贫中应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重视其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 高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四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案例分析,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提供社会化服务两方面作用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主要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而提供社会化服务促进了贫困户经营性收入的提高。因此,精准扶贫中应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重视其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修华 任静远 王毅鹏
贫困户可行能力不足是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深水区"和"冲刺"阶段后遭遇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贫困户社会参与能力、锐意进取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这四重能力的欠缺。为摆脱这一困境,本文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同时着力,构建"政府赋权、社会激励、贫困户参与"三维一体的能力建设机制,提出信息公开、乡风建设、教育提质、职业培训四个方面的破解思路。
关键词:
贫困户 可行能力 精准扶贫 能力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