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0)
- 2023(2302)
- 2022(1895)
- 2021(1736)
- 2020(1466)
- 2019(3117)
- 2018(3187)
- 2017(4910)
- 2016(3153)
- 2015(3883)
- 2014(3943)
- 2013(3610)
- 2012(3279)
- 2011(2944)
- 2010(3049)
- 2009(2511)
- 2008(2487)
- 2007(2391)
- 2006(2037)
- 2005(1783)
- 学科
- 业(11703)
- 技术(10539)
- 管理(9876)
- 企(9605)
- 企业(9605)
- 济(8495)
- 经济(8494)
- 技术管理(5576)
- 教学(4966)
- 教育(4230)
- 理论(4217)
- 方法(3929)
- 学(3479)
- 学法(3369)
- 教学法(3369)
- 数学(3363)
- 农(3342)
- 数学方法(3319)
- 学理(3110)
- 学理论(3110)
- 中国(2996)
- 新技术(2552)
- 高新(2547)
- 高新技术(2547)
- 研究(2526)
- 农业(2344)
- 业经(1993)
- 水产(1701)
- 贸(1656)
- 贸易(1656)
- 机构
- 学院(46061)
- 大学(44281)
- 研究(17435)
- 济(14102)
- 管理(14001)
- 经济(13692)
- 科学(12881)
- 农(11935)
- 理学(11792)
- 理学院(11663)
- 管理学(11347)
- 管理学院(11276)
- 技术(10760)
- 中国(10365)
- 所(10046)
- 京(9901)
- 业大(9809)
- 农业(9618)
- 研究所(9411)
- 江(8412)
- 中心(7307)
- 职业(7177)
- 范(7163)
- 师范(6934)
- 院(6789)
- 省(6622)
- 教育(6451)
- 北京(6248)
- 州(6194)
- 农业大学(6050)
共检索到70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奚业文 夏云飞 高伟 陶玉春 李多胜
随着河蟹人工养殖技术的普及 ,成蟹的市场价格迅速下调 ,但是大规格商品蟹的市场价格依然坚挺 ,为了适应河蟹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为河蟹养殖户提供性腺发育正常的大规格幼蟹。 2 0 0 0年 4月~2 0 0 1年 3月我们在淮南施家湖进行了分级培育大规格幼蟹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重先 吴振山 宋长太 杨长根
蟹苗(大眼幼体)在池塘培育条件下,8.06公顷水面产幼蟹3162公斤,幼蟹群体增重123倍,亩产26.15公斤,回捕率6.6%,幼蟹群体中最大个体为50克,最小个体仅0.01克,其中0.5—2.5克个体约占10%,2.5—10克个体约占50%,10—30克个体约占30%,30克以上个体约占10%。
关键词:
河蟹,蟹苗,幼蟹,池塘培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韦众
采用温室锅炉加温、塑料大棚自然增温保温二级强化培育早繁蟹苗3kg,经60—70d育成规格为80—200只/kg的幼蟹102万只,回捕率227%,获纯利54万元。
关键词:
一级培育,二级培育,蟹苗,幼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卫平
中国对虾虽为广盐性甲壳动物,但其对不同盐度的适应通常是通过渐变过程来实现的。高盐度培育的幼虾,移入低盐度海水养殖,要行淡化过渡,这是低盐度养殖中国对虾成功所在。反之,低盐度海水培育出的幼虾,能否直接进入高盐度海水养殖未见报告,笔者配合长江口渔场中国对虾增殖研究课题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清海
蛙形蟹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STUDIESONSEEDCULTURETECHNIQUEOFRANINARANINA蔡清海(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CAIQingHai(Fujian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Xia...
关键词:
蛙形蟹,苗种培育,盐度,光照强度,饲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玉霞 邓朝阳
为了提高早期人繁Ⅰ期仔蟹成活率,延长当年养殖时间,我们于1997年3月20日至4月30日,历时40天时间,采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早期人繁蟹苗的试验。放养Ⅰ期仔蟹3公斤(规格为15万只/公斤),最后起捕Ⅳ—Ⅴ期的豆蟹72万只。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文刚 王春 何杰 成永旭 杨志刚 杨筱珍 汤北伟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底层增氧与不增氧池塘中水温、溶解氧、pH、NH3-N和NO2--N的变化规律,以及幼蟹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蜕壳频次、个体体质量频数分布等,并讨论与评估了底层增氧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增氧池塘水体在夏季易形成"温跃层"及溶解氧的"日较差"和"水层差",而底层增氧可有效打破池塘水体的"温跃层"和溶解氧的"水层差",减小温度变化及底层低氧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胁迫,而且使溶解氧、NH3-N和NO2--N浓度以及pH保持在河蟹正常生长所要求的范围,促进幼蟹的蜕壳,提高个体的体质量和肥满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