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6)
2023(16354)
2022(14405)
2021(13709)
2020(11494)
2019(26388)
2018(26340)
2017(50796)
2016(27891)
2015(31271)
2014(31049)
2013(30108)
2012(27678)
2011(24903)
2010(25443)
2009(23591)
2008(22876)
2007(20188)
2006(17942)
2005(15887)
作者
(80005)
(66287)
(66106)
(62838)
(42587)
(31769)
(30067)
(25822)
(25264)
(24043)
(22611)
(22380)
(21305)
(21145)
(20711)
(20465)
(19754)
(19750)
(19090)
(19019)
(16557)
(16476)
(16245)
(15280)
(14922)
(14846)
(14785)
(14777)
(13411)
(13179)
学科
(105789)
经济(105674)
管理(80500)
(75914)
(64275)
企业(64275)
方法(48573)
数学(41614)
数学方法(40823)
(29786)
中国(27852)
(26451)
业经(24775)
(23879)
地方(21780)
理论(20545)
(20300)
贸易(20288)
(20134)
(19710)
农业(19704)
(17887)
(17434)
技术(17312)
环境(16807)
(16752)
财务(16664)
财务管理(16629)
(16584)
银行(16539)
机构
学院(391312)
大学(389713)
管理(153858)
(149076)
经济(145551)
理学(132911)
理学院(131402)
研究(129997)
管理学(128621)
管理学院(127917)
中国(96244)
(83304)
科学(82723)
(69302)
(65794)
(63320)
研究所(60010)
中心(58862)
业大(58642)
(58594)
财经(55054)
(53378)
师范(52907)
北京(52650)
(49871)
农业(49533)
(47659)
(47636)
技术(43306)
经济学(42928)
基金
项目(265309)
科学(208000)
研究(194064)
基金(190103)
(165896)
国家(164498)
科学基金(141025)
社会(118882)
社会科(112497)
社会科学(112466)
(105071)
基金项目(100066)
自然(93462)
自然科(91262)
自然科学(91236)
教育(91009)
自然科学基金(89550)
(88665)
编号(80918)
资助(79603)
成果(66449)
重点(59794)
(57641)
课题(56511)
(56465)
(55082)
创新(51242)
科研(50423)
项目编号(49627)
大学(49372)
期刊
(165695)
经济(165695)
研究(112463)
中国(74541)
学报(61949)
管理(57695)
(57627)
科学(57401)
(51413)
教育(49174)
大学(46632)
学学(43745)
农业(40147)
技术(35741)
(33310)
金融(33310)
业经(28512)
经济研究(26096)
财经(25557)
图书(21955)
(21773)
问题(20974)
(20947)
科技(19067)
技术经济(18833)
(18606)
理论(18315)
现代(17835)
统计(17808)
商业(17082)
共检索到572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端云   唐元春   林毅  
智能电网已逐步发展为由电网和电力通信网深度耦合的电力-通信耦合网络,通信网节点故障会通过耦合关系影响电力系统,甚至在耦合网络中引发级联故障,因此如何识别并保护关键通信节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基于电力-通信网络的交互机理,构建电力-通信耦合网络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耦合影响的关键节点识别算法;然后构建电力-通信耦合网络攻防博弈模型,基于耦合网络关键节点攻击与保护博弈过程,提出种群竞争萤火虫算法,对博弈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生成的最优保护策略能够根据节点重要性合理分配保护资源,降低耦合网络在恶意攻击下的脆弱性,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通信耦合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彭丽徽  李贺  张艳丰  
[目的/意义]在舆情监控和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迅速有效地识别出舆情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舆情的监督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内容与结构双重维度,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关键节点挖掘、识别和分类的技术方法。涉及Goo Seeker、Gephi、Fuzzy AHP和TOPSIS等软件和算法,并以新浪微博"8·12滨海爆炸"事件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结论 ]突破了单纯从单一维度进行关键节点排序的局限性,使关键节点的识别与分类进一步深入,并明确演化特征,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致  
攻防模型是分析实力具有差距的博弈者进行博弈活动的竞争形式的理论。在博弈中,弱势者从理论上面临着攻击困境,但实际上却必须让强势者主动花费公关成本。在引入信息要素后,攻防博弈将出现完全信息优势和有限信息博弈的情况,博弈双方掌握秘密信息比例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期望效用。对于攻防博弈理论的相关分析对于其它的博弈情景和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静  郭鹏  贾颖颖  
随着项目活动进入"大尺度"时代,复杂性成为现代化项目组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在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复杂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交互耦合网络视角下的项目组合决策系统表征方法;借鉴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复杂动力网络模型,结合模型的稳定解和稳定条件将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划分为竞争型、共生型、强依存型和弱依存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系统的稳定域、分岔和混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项目组合决策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依赖于系统内交互关系作用,改善协作关系,避免过分竞争,以系统整体为先优化配置有利于项目组合目标实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静  郭鹏  贾颖颖  
随着项目活动进入"大尺度"时代,复杂性成为现代化项目组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在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复杂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交互耦合网络视角下的项目组合决策系统表征方法;借鉴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复杂动力网络模型,结合模型的稳定解和稳定条件将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划分为竞争型、共生型、强依存型和弱依存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系统的稳定域、分岔和混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项目组合决策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依赖于系统内交互关系作用,改善协作关系,避免过分竞争,以系统整体为先优化配置有利于项目组合目标实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兰  王野  李立  郑彩雪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结构关键节点识别指标在合著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多属性决策TOPSIS理论构建了识别合著网络关键节点的新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合著网络信息流类型选择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为多属性决策评价指标;其次基于熵权理论计算出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识别出合著网络中关键节点,并以"Scientometrics"期刊2011—2015年论文作者合著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基于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识别出了G.Abramo和C.A.D’An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宇  李际平  袁晓红  李锐  陈磊  陈靖  
以常德市桃源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所构建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为基础,为研究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节点关键程度,并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熵筛选适合的计算指标,分别选取度数和介数对同一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进行节点关键程度评价,利用PAJEK及ARCGIS软件进行计算关键程度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1)介数法和度值法均反映了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的无标度性,即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中大多数斑块对于整个网络的影响度较小,只有少数斑块对网络的影响较大,一旦这些影响较大的斑块被破坏,则整个网络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建伟  蒋晨  孙恩慧  
针对耦合网络上频发的相继故障问题,通过分析边级联故障蔓延的动力学演化机制,构建耦合网络上边相继故障模型。以提高耦合网络整体抵制相继故障能力为出发点,依据不同度量指标,多角度分析具有不同耦合模式的耦合网络鲁棒性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耦合网络间耦合模式和网络基本模型等因素对相继故障的影响,探讨耦合网络边相继故障模型的整体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同配连接模式能够增强耦合网络抵制级联故障的鲁棒性;相互依赖的两个耦合网络之间拓扑结构越相似,网络抵制相继故障的鲁棒性越强;耦合网络鲁棒性与网络平均度正相关;适当的增加耦合网络间对称边数量,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鲁棒性。最后,应用边相继故障模型在耦合电力网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学艳  段飞飞  方宽  张仙  李仕明  
认为在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中,网络论坛中影响力大的关键节点左右传播的走势。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节点挖掘和分类的技术方法,包括原始数据挖掘、数据结构化、节点影响力测算与识别、关键节点论坛影响力计算、关键节点分类等,涉及GooSeeker、Gephi、LeaderRank等算法和软件,并以"7·23动车事故"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揭示出网络舆情的结构复杂性、无标度性、子社区结构等特征,得到"网络名人型"和"事件关注型"两类关键节点的演化规律,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纲  李显鑫  巴志超  周华阳  杜智涛  
[目的/意义]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信息交流网络,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分析微信群内部信息交流行为、成员角色关系及信息传播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真实微信群中的交流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考虑成员交互的有向性和传递性,通过节点的局部有向交互特征和全局交互特征计算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并作为边权重构建信息交流网络,基于改进的Page Rank算法识别微信群中信息交流的关键节点。[结果/结论]通过构建有向、加权的信息交流网络,能够充分反映微信群中信息交流的网络结构及成员角色关系,基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微信群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书红  杨磊  陈西芳  朱敏  
为实现城市群生态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形成交通、经济、生态环境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熵值法对节点功能吸引、功能辐射和碳排放强度进行赋权,通过修正引力模型计算其相互联系强度;将空间结构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构建多维空间联系网络模型;采取改进INFORMAP算法,从交通、功能和碳排放3方面分别进行区域组团划分;基于组团划分结果,构建超图网络模型,引入邻域超度、邻域影响熵指标识别城市群生态综合交通网络关键节点。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功能和碳排放空间联系呈现“一极多核”的空间分布格局,西安处于核心地位,宝鸡、渭南等地级市核心区也拥有较高影响力;城市群区域组团与行政区划具有差异性,部分区县如侯马、彬州、澄城等脱离上级行政区划约束,形成了独立区域组团;西安、咸阳是城市群生态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的关键节点,且城市群东部节点重要度普遍大于西部节点,因而需重点提升西安—咸阳一体化水平,优化东部节点综合交通结构,完善西部节点交通网络布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萍  刘思峰  
高新区创新网络是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其创新实现机制是多元主体间的耦合创新机制,即通过多元主体间基于接近性的耦合关系下的交互式创新行为而实现。文章对接近性从空间邻近、社会嵌入和产业关联三个角度深度剖析,从而建立高新区创新网络中多元主体耦合创新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耦合密度和耦合效度的解析构建了这种耦合创新的数学模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贺超城  吴江  刘福珍  王春迎  
科研全球化实现了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科研学术资源在全球尺度的流动与优化配置,而科研合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远距离和跨国的科研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创造与传播。然而,现有研究有以下两方面局限:第一,忽略了合作网络中科研主体的空间特征,而空间特征对合作效率、合作质量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第二,没有充分考虑科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而科研主导对科研合作的发起、推进、产出等各个阶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本文以Web of Science上2010—2018年药学领域的科研合作论文作为数据源,对科研合作中的科研主导进行了全面的空间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地理科研主导排名(GeoLeaderRank)以识别关键科研机构,用学术影响力指标(被引频次、hg指数等)进行对比验证。通过空间分析发现,在药学领域,全球科研主导量分布的空间聚集加剧,亚洲国家的科研主导量增长明显,远距离和跨国的科研主导格局并无明显改变。通过与传统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地理科研主导排名能更好地识别具有顶尖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机构。虽然在传统指标下,一些中国的科研机构可以比肩欧美顶尖科研机构;但是在被引频次、hg指数以及地理科研主导排名等指标下,中国的科研机构与欧美顶尖科研机构还存在差距。本文为全面认识科研合作中科研主导的空间特征以及解决其空间偏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思菁  李纲  毛进  巴志超  
为有效识别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在不同阶段中的关键节点及其演化特征,本文结合危机传播的生命周期,提出一种考虑用户行为特征、网络全局信息以及影响力衰退机制的关键节点动态识别方法。以"哈维"飓风事件为案例进行研究,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SIR传播模型检验了方法的合理性,并在不同演化阶段关键节点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阶段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舆情治理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PageRank方法相比,该方法识别出的关键节点在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随着信息传播不同阶段的演化,关键节点的认证率呈现上升趋势,信息优势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响应优势呈现出相反趋势,而结构优势差异并不显著;在突发事件舆情治理方面,可重点识别潜伏期中高原创、高信息优势和非认证的关键节点,注意搜集爆发期中普通型关键节点掌握的信息,强化蔓延期中各类型关键节点之间的协同,留意消散期中小范围群体的聚集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