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3)
- 2023(9816)
- 2022(8267)
- 2021(7423)
- 2020(6419)
- 2019(14513)
- 2018(14127)
- 2017(27525)
- 2016(15064)
- 2015(16721)
- 2014(16264)
- 2013(15837)
- 2012(14264)
- 2011(12788)
- 2010(12958)
- 2009(11831)
- 2008(11471)
- 2007(9836)
- 2006(8447)
- 2005(7005)
- 学科
- 济(66780)
- 经济(66715)
- 管理(43863)
- 业(43497)
- 方法(39653)
- 数学(36963)
- 数学方法(36408)
- 企(35563)
- 企业(35563)
- 农(15782)
- 财(15754)
- 中国(14434)
- 贸(13151)
- 贸易(13147)
- 业经(12887)
- 易(12795)
- 学(11909)
- 农业(10867)
- 技术(10387)
- 务(10382)
- 财务(10353)
- 财务管理(10334)
- 地方(10250)
- 企业财务(9877)
- 理论(9754)
- 制(9268)
- 环境(9260)
- 划(8494)
- 融(8435)
- 金融(8434)
- 机构
- 学院(216346)
- 大学(216037)
- 济(89440)
- 经济(87967)
- 管理(86267)
- 理学(77140)
- 理学院(76359)
- 管理学(74686)
- 管理学院(74330)
- 研究(67309)
- 中国(48852)
- 科学(43676)
- 京(43218)
- 农(42159)
- 业大(37909)
- 财(37881)
- 所(33956)
- 农业(33859)
- 财经(31961)
- 研究所(31518)
- 中心(31049)
- 江(30061)
- 经(29401)
- 经济学(28432)
- 经济学院(26136)
- 北京(26006)
- 范(24875)
- 师范(24437)
- 财经大学(24203)
- 院(24147)
- 基金
- 项目(157636)
- 科学(124671)
- 基金(117221)
- 研究(105890)
- 家(105003)
- 国家(104206)
- 科学基金(89912)
- 社会(69418)
- 社会科(66216)
- 社会科学(66196)
- 省(62214)
- 基金项目(61956)
- 自然(61623)
- 自然科(60368)
- 自然科学(60353)
- 自然科学基金(59325)
- 划(52620)
- 教育(50859)
- 资助(49354)
- 编号(40048)
- 重点(35849)
- 部(34814)
- 创(33651)
- 发(32488)
- 创新(31402)
- 科研(31261)
- 计划(30928)
- 教育部(29924)
- 成果(29771)
- 国家社会(29503)
共检索到288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忠富 侯建朝 王绵斌
文章应用拉氏因素分解法对我国电力能效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确定,通过1980~2006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总体电耗强度变化是产业结构和产业电耗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给出了电能对其他能源的替代作用、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三者共同影响产业电耗强度的分析框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雷厉 仲云云 袁晓玲
本文测度了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市的碳排放量,分析了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通过构建"LMD I分解模型",将各地区人均碳排放分解为人均GDP、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同时将能源强度进一步分解为各产业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两类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几类因素对各省市自治区碳排放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看,人均GDP是促进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变化主要由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决定,产业结构变化通过促进能源强度的增加,间接推动了碳排放量的增长。能源结构推动了碳排放的增长,但影响程度较小。现阶段应根据各地区碳...
关键词:
碳排放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因素分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傅浩
构建了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对1996~2007年中国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分析年限内,中国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呈"U"型趋势,拐点出现在2001年。通过对拐点前后中国直接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拉升因素与抑制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这两类因素的作用力进行评估,可以为中国直接生活能源碳减排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国泉 刘则渊 姜照华
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碳排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本文基于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2004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U”。这说明能源效率对抑制中国碳排放的作用在减弱,...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春海
本文基于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销售电价、税金总额、售电量等因素对电力供应行业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力供应行业利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销售电价;税金总额的影响程度位居第二,但为负向影响;售电量对电力供应行业利润有正向影响,但远低于销售电价的影响程度;成本与费用总计和总资产都具有微小的负向影响。短期内电力供应行业利润波动较大,但并不会长期持续偏离均衡。
关键词:
电力供应行业利润 销售电价 售电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永红 丁涛 蔡靖雍
近年来,中国CO2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有效地抑制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研究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计算了中国1980-2010年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基于Kaya恒等式基本原理,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分析研究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特征,探讨影响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CO2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经济的规模效应是影响中国产业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能源消费强度,CO2的减排效果远远高于降低第一、三产业,结构因素的减排效果要高于效率因素;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因素(富裕度)是民生部门CO...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春平 范莉莉 王烨
文章通过采用LMDI方法建立了甘肃省城镇住宅建筑碳排放分解模型。对2000~2010年甘肃省城镇住宅建筑碳排放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建立的碳排放分解模型计算了各因素的效应值。研究得出:能源结构效应对甘肃省城镇住宅建筑碳排放增加影响正日益增大,住房水平与能源效率对甘肃省城镇住宅建筑碳排放增加影响正逐步下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温景光
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主要源于能源消费。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的剧增以及严重倚靠煤炭的不合理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导致了江苏省碳排放的不断增加。文章在运用碳排放量基本等式计算江苏省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江苏省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对1996-2007年间,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这三个主要因素对江苏人均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论是经济发展对促进江苏人均碳排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艳冰 胡娜 戴靓靓 刘高峰
根据常州市1993—2013年环境统计数据和经济数据,选取工业废水、SO_2、烟粉尘、固体废弃物四项主要环境指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类工业污染物的EKC曲线分别呈倒"U"型、倒"N"型、递减型及递增型。通过对环境污染进行组合因素分解,结果表明:规模因素是导致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结构因素对四种污染物排放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约束作用,而技术进步对于SO_2与烟粉尘排放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工业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环境作用还有待加强。因此,建议常州市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艳冰 胡娜 戴靓靓 刘高峰
根据常州市1993—2013年环境统计数据和经济数据,选取工业废水、SO_2、烟粉尘、固体废弃物四项主要环境指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类工业污染物的EKC曲线分别呈倒"U"型、倒"N"型、递减型及递增型。通过对环境污染进行组合因素分解,结果表明:规模因素是导致四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结构因素对四种污染物排放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约束作用,而技术进步对于SO_2与烟粉尘排放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工业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环境作用还有待加强。因此,建议常州市应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大环保技术投入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和发挥环境管理要素的作用,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甜
本文运用198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了人均GDP、等重要指标作为我国电力价格波动的解释变量,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在数据平稳性基础上,估计出我国电价波动影响因素的模型。研究发现,一方面,我国电力产品价格主要是受煤炭价格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2002年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适度引入竞争,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提高电力产业运营效率,降低发电成本的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将为我国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探寻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以及理顺煤电关系,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
电力价格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建新 申世军
本文将电力消费的增长因素分解为经济增长效应、结构变化效应和强度变化效应,通过分析三种效应在最近20年来对电力消费增长的不同影响,对中国电力需求增长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电耗系数 电力消费 因素分解 强度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海源
本文对广西百色市12县(区)农村信用社307户农户贷款进行抽样调查,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对影响农户贷款质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其结论是农户贷款质量与农户家庭人口、收入水平及社会声誉等因素关系密切,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农户信用信息库、制定统一的农户评价指标体系等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万欣荣 蒋少戈 朱红磊
本文介绍了GMM模型的估计与检验。并运用GMM模型分析中国的股票市场, 力求寻找对证券回报率有重要贡献的因素变量,为股市的技术分析提供一个可信的工具。
关键词:
资产定价 广义矩估计 多重共线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斯琴 刘旭东 长青
从微观角度出发,以2007—2014年19家公司相对效率值为因变量,以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人均产值、研发能力、市场服务水平以及产业政策颁布种类数目等6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Tobit回归模型,考察中、美、日、韩四国产业发展变化及产业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费用率对企业效率影响最为显著,政策实施可对产业发展起到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提出光伏产业规模与能力协调发展以及处理好政策与效率的关系。
关键词:
光伏产业 Tobit模型 相对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