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6)
- 2023(3908)
- 2022(3452)
- 2021(3044)
- 2020(2519)
- 2019(5689)
- 2018(5568)
- 2017(11080)
- 2016(5840)
- 2015(6297)
- 2014(5951)
- 2013(5950)
- 2012(5602)
- 2011(5018)
- 2010(4861)
- 2009(4433)
- 2008(4283)
- 2007(3683)
- 2006(3341)
- 2005(2965)
- 学科
- 济(28315)
- 经济(28303)
- 管理(19916)
- 业(17440)
- 方法(13125)
- 企(12673)
- 企业(12673)
- 数学(11960)
- 数学方法(11908)
- 环境(11858)
- 农(9137)
- 地方(8602)
- 划(6548)
- 农业(6227)
- 财(6168)
- 业经(5913)
- 规划(5304)
- 环境规划(5153)
- 学(5060)
- 中国(4961)
- 贸(4941)
- 贸易(4939)
- 资源(4937)
- 易(4807)
- 技术(4250)
- 地方经济(4091)
- 制(3932)
- 务(3760)
- 财务(3760)
- 财务管理(3757)
- 机构
- 学院(82248)
- 大学(80862)
- 济(39637)
- 经济(38975)
- 管理(34510)
- 理学(30462)
- 理学院(30217)
- 管理学(29905)
- 管理学院(29788)
- 研究(27222)
- 中国(20142)
- 科学(16173)
- 京(15835)
- 农(15442)
- 财(15323)
- 业大(13819)
- 中心(13460)
- 所(13142)
- 江(12845)
- 财经(12664)
- 经济学(12331)
- 农业(12087)
- 研究所(12024)
- 经(11537)
- 经济学院(11275)
- 经济管理(11085)
- 省(10115)
- 范(9986)
- 师范(9916)
- 院(9806)
- 基金
- 项目(60749)
- 科学(49079)
- 基金(45194)
- 研究(44228)
- 家(39037)
- 国家(38757)
- 科学基金(34306)
- 社会(30545)
- 社会科(29162)
- 社会科学(29147)
- 省(26833)
- 基金项目(24629)
- 自然(21853)
- 自然科(21295)
- 自然科学(21290)
- 自然科学基金(20912)
- 划(19913)
- 教育(18537)
- 资助(17695)
- 编号(16900)
- 发(14484)
- 重点(13471)
- 部(13362)
- 创(12931)
- 国家社会(12893)
- 创新(12244)
- 发展(11983)
- 人文(11903)
- 制(11898)
- 展(11821)
共检索到116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锋 吴俊
将电力生产作为先行于其他社会生产的生产环节,在考虑规模越来越大的电力跨省交易和非期望产出(二氧化碳排放、工业废气总排放量、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等)的基础上,使用非参数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2000—2012年中国省域能源环境效率。结果表明:与考虑电力生产和跨省交易的网络DEA模型相比,利用传统DEA方法会高估电力输入省的能源环境效率、低估电力输出省的能源环境效率。指出调整电力生产布局和跨省输送网络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
关键词:
能源环境效率 电力系统 网络DEA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泽 陈天恩 刘瑞丰 张新华 李焰
我国发电权交易市场存在价格形成机制不明确、不统一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发电权交易的竞争效率及其市场的扩大。本文以新能源与火电跨省跨区发电权交易为例,指出机会成本是发电权交易定价的基本依据,发电权交易成交价格的实质是交易双方对净效益分享的程度。最后,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发电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诗媛 朱雅芳 杨里 林红阳
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一环,南方区域已建设统一平衡的集中式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并开展调电结算试运行,而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的计算和疏导方式的合理性关系省间市场主体的利益分配及后续区域市场运营的持续性。本文基于南方区域统一电力现货市场,研究跨省中长期合约主体在不承担与承担跨省中长期合约阻塞费用两种模式下现货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计算、分摊方法,分析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为负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进而,构建算例验证本文所提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基于此,市场初期跨省中长期合约主体不应承担跨省中长期合约阻塞费用,后期应逐步回归跨省中长期交易的金融属性,并令其承担相关阻塞费用,同时设计金融输电权交易品种,完善金融风险对冲工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强 侯强
本文在省际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实证分析了资源流动与资源丰裕程度对中国区域技术效率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源生产大省和资源流出大省的资源效率低主要是由资源配置效率低、人力资本积累弱和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更深层次而言,是由我国的资源管理体制和资源经济发展的特点共同决定的。从整体上看,中国目前资源经济的发展方式不利于地区技术效率的提高,要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和加速市场化等方面入手,提升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枫 陈荣 何炼成
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我国各省的对外经济开放水平和经济效率状况;其次,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的省际不均衡性对我国经济效率跨省差畀的具体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指出,全面提高各省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对于我国经济效率增进有着积极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枫 陈荣
在比较分析我国各省的对外经济开放度的前提下 ,本文运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分析了经济开放度的省际不均衡性对经济效率跨省差异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显示 ,经济开放度对我国技术效率增长有着极其显著的贡献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要大大地高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开放度 经济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景守武 张捷
以2011年安徽省和浙江省签订的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对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的实施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并且实施效果具有可持续性,政策实施更多地通过效率的改善而非技术进步来提升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通过改变被解释变量测算方法、变换对照组、剔除直辖市、反事实检验、缩尾截尾检验、增加省份固定效应和改变窗宽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周俊波
本文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对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问题进行了统计和计量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跨省就业与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求职费用总量相当,跨省就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得到了学校更多的帮助;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跨省就业的毕业生起薪显著高于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户籍制度对毕业生跨省就业的限制,增大了毕业生就业的成本,使得人力资本禀赋较高(如学业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并不一定配置到了起薪更高的位置,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了效率损失。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成本 收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德超 周媛媛 钟莉莉
土地指标跨省交易是促进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土地、资金等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都不可或缺。现阶段,政府管控较多、市场作用较弱是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推进土地指标跨省交易的关键性阻碍,需要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平衡。政府应在适当调控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制度供给、服务提供、市场监管等职能,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信息传导、公平竞争等功能,寻找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的平衡点与合力作用,从而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子敬
贫困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交易的实践,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提供了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国土资源部研究出台的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深度贫困地区节余的增减挂钩指标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框架内跨省域流转使用。这为深度贫困地区破解贫困之道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政策支撑。实现跨区域交易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增减挂钩 深度贫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婷婷 朱建平
针对传统效率测算模型未能考虑决策单元博弈关系以及测度结果不能充分排序的缺陷.提出考虑决策单元之间博弈关系的生态一博弈交叉DEA }eco-GCDEA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中国省际电力行业能源消耗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展开实证分析与讨论。选取中国2002-2012年30个省份的电力行业面板数据.其中非期望产出指标通过嫡值法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等5个环境污染指标加以综合.力求最大限度地刻画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构造环境污染综合指标的基础上.采用ec-GCDEA模型对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际电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与排序.并用该模型的测算结果与当前比较流行的SB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桂元 曹秀芬 宋马林
在界定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环境因素的非径向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DEA模型。利用相关数据,从省际、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力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只有14个省区的电力能源效率是有效的,且这些省区不存在电力节能潜力;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的平均电力能源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的该均值最低;我国省际电力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距,且4大区域的电力能源效率存在一定的梯度差距;对省区进行投入、产出调整,可使全国的电力消费量缩减6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志雄 何忠伟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中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在稳步提高,但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东中西三地区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呈收敛趋势。这些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食品加工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玉珑 黄清辉
文章首先从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技术效率的角度介绍了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并对我国的电效问题做了分析,接着详细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提高能效方面的作用,并对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能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世华 王栋
文章选取中国2001—2019年30个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SE-SBM方法测算其全要素能源效率,利用回归控制法和中介效应模型量化碳交易政策对试点省域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全国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约为0.50,有14个省域的效率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有16个省域的效率处于波动下降趋势,试点省域的效率均值由2001年的0.75提升至2019年的1.05。(2)碳交易政策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北京、重庆和上海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但是碳交易政策对天津和广东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不显著,对湖北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负向作用。(3)碳交易政策主要作用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及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而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其中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对北京、重庆、上海具有正向中介效应,能源结构调整对北京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