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7)
2023(13533)
2022(11267)
2021(10294)
2020(8394)
2019(19079)
2018(18445)
2017(34731)
2016(18697)
2015(20746)
2014(20194)
2013(20381)
2012(19304)
2011(17956)
2010(17742)
2009(16350)
2008(16003)
2007(13916)
2006(12483)
2005(11391)
作者
(55716)
(46589)
(46390)
(43819)
(29745)
(22405)
(20845)
(18214)
(17856)
(16316)
(16141)
(15566)
(14962)
(14777)
(14548)
(14302)
(13819)
(13526)
(13512)
(13388)
(11625)
(11571)
(11262)
(10631)
(10609)
(10477)
(10177)
(10056)
(9297)
(9156)
学科
(92468)
经济(92384)
管理(49889)
(49556)
方法(38701)
(36272)
企业(36272)
数学(35386)
数学方法(35200)
中国(29042)
(24654)
地方(22475)
(19883)
贸易(19869)
(19303)
(19281)
业经(18650)
农业(17122)
(15281)
(15067)
(14818)
金融(14817)
(14655)
银行(14615)
环境(14519)
(14168)
(13566)
技术(13019)
地方经济(12736)
(11048)
机构
大学(274495)
学院(272533)
(126472)
经济(124527)
研究(103075)
管理(102277)
理学(88426)
理学院(87382)
管理学(86127)
管理学院(85630)
中国(79156)
科学(60597)
(58939)
(54818)
(52386)
(50478)
研究所(47681)
中心(45633)
财经(44194)
业大(41205)
经济学(40776)
(40566)
农业(39784)
(39298)
北京(37889)
(37099)
经济学院(37032)
(35268)
师范(34816)
财经大学(33087)
基金
项目(184216)
科学(146453)
基金(137312)
研究(130934)
(122044)
国家(121058)
科学基金(102715)
社会(88321)
社会科(84104)
社会科学(84087)
基金项目(71749)
(68954)
自然(65121)
自然科(63680)
自然科学(63663)
自然科学基金(62590)
(59560)
教育(58780)
资助(56453)
编号(48800)
(45030)
(42209)
重点(42184)
成果(38990)
国家社会(38521)
(38374)
教育部(36211)
创新(36077)
发展(36076)
(35539)
期刊
(136874)
经济(136874)
研究(84922)
中国(55944)
(45694)
学报(45285)
科学(42370)
(38934)
管理(37902)
大学(34237)
学学(32456)
农业(31399)
(28807)
金融(28807)
教育(24643)
经济研究(24359)
财经(22471)
业经(21918)
技术(21202)
(19384)
问题(18596)
(17723)
(17384)
国际(15515)
世界(15447)
技术经济(14321)
统计(13936)
商业(13020)
(12641)
科技(12529)
共检索到414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丛   陈婷   薄诗雨  
本文使用新搜集的近代电力数据,考察20世纪初电力供给的迅速扩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借助1875—1936年的面板数据,基准回归使用双重差分和工具变量法发现电力供给促进了当地工业企业进入。为进一步考察电力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影响,我们基于棉纺织业的微观企业数据,发现电力供给增加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了更多的劳动力和纱锭,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电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生产率较高的小企业上,从而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组织效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铠豪  佟家栋  刘润娟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逆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并顺势引导着我们重新审视"全球化"的益处及其隐形成本。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猛的出口扩张为背景,首次系统地探讨了出口扩张的儿童健康成本。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等数据库,采用能够较好地避免内生性问题的Bartik方法构建了地区出口冲击和出口引致的污染冲击,并利用外部关税变化构建了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出口冲击降低了儿童生病的可能性,而出口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增加了儿童生病的可能性。具体而言: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冲击降低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1.05%;在出口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中,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二氧化硫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07%,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氮氧化物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40%,一个标准差的出口引致的粉尘污染冲击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29%。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出口扩张主要通过父母工资收入、营养摄入、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留守儿童和环境质量五个路径影响儿童健康。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冲击及其引致的空气污染冲击对儿童发病率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疾病种类、不同年龄阶段之间有所差异,但在性别、城乡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对贸易福利进行了重新估算后发现,出口扩张总体上增加儿童生病的可能性为2.82%,其医疗成本腐蚀了家庭工资福利的6.53%。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冠平  扈文秀  郭德兵  
数字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当前也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是否也能缓解地方隐性债务扩张,本文以我国2011—2018年部分地级市为样本,利用北京大学测度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与地方隐性债务等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抑制地方隐性债务扩张。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隐性债务扩张的负向关系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影响更为显著。最后,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本文提出三点建议:明确目标,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数字发展鸿沟;营造氛围,释放数字经济增长潜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旭  邱斌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揭示了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考察了金融监管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扩张,在细分数字金融指标维度和区分企业所在地区、行业要素密集度之后,此结果依然稳健。第二,相比于数字金融广度,数字金融深度的加强对企业出口扩张的促进作用更加持续有力。第三,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地区创新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这三种渠道推动企业出口扩张。第四,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监管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出口扩张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U型调节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辛大楞   邱悦  
数字经济时代积极探究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对于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理论框架解析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机制。通过采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实际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扩张。该结论在经过替换关键变量、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进行2SLS估计、更换估计方法、调整样本范围和控制多维固定效应等多重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技能水平,即通过融资效应和技能升级效应促进企业进口扩张。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产权性质、规模和区位异质性。人工智能对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进口扩张的带动作用更为强烈。文章通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及Cloglog生存模型法考察人工智能与进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延长进口持续时间,维持进口贸易关系稳定性。文章拓展了企业进口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也为政府通过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中国进口供应链稳定性和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超超  董艳  
2006年以来,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中小商业银行迎来规模较大的异地扩张进程。论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规模均有促进作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贷款规模的正向影响,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地,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中小企业贷款并无显著的提升作用。论文为准确认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茂  李雨浓  姚星  陆毅  
在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借助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首次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人力资本扩张对我国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力资本扩张有效推动了出口升级,2000~的部分可由人力资本扩张来解释。(2)升级效应形成机制在于,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劳动者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技能劳动的"要素集聚"和"技术载体"功能共同推动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上升。其中,"要素集聚"功能体现为人力资本引发资源在城市制造业内部不同出口产品间的优化再配置,深入到企业层面,出口升级源自出口企业的动态调整;"技术载体"功能体现为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诱发效应,主要通过促进技术研发和更高质量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实现。(3)人力资本扩张对于初始技术基础好、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更为缺乏以及市场化水平高的城市的升级效应更突出。本文研究能够为准确理解人力资本推动我国出口升级的效应及机制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方森辉  毛其淋  
改善产能利用率是中国推进经济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并以"大学扩招"为准自然实验评估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拥有近6.1%的贡献度,并受企业所有制、融资约束及制度环境的差异化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扩张主要通过促进出口扩张、推动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本效率溢出来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汪玉兵  
该文利用中国2002-2013年间28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支行为显著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并且公共品的供给和收入差距也强化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土地财政对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还对一线城市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抑制作用,表明土地财政是导致地方政府规模变化出现区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张,而经济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佟家栋  陈霄  
本文采用DEA-SBM模型构建了2005至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能源效率面板数据,并进一步研究了出口扩张、环境规制怎样影响城市能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扩张显著提高了城市能源效率,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出口驱动特征;并且出口扩张对能源效率的正影响随着城市环境规制强度上升而增加,这一影响效应在不同环境规制强度指标和出口密集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同样成立。研究还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出口扩张引致的污染排放会出现缩减,但出口扩张引致的能源消耗缩减并不明显,出口、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来自排放效应。对样本的分类检验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低收入、内陆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出口扩张对能源效率的改进作用要大于高收入、沿海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积极的政策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能源效率的改进机制,并且这种强化作用在低收入、内陆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康宁  
基于中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察进口扩张对企业与行业内领先企业之间数字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扩张可有效助力企业缩短与领军企业的数字技术距离。该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以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差距重新测度数字技术距离、处理样本选择偏误等方法进行再次检验后依然稳健。进口扩张的异质性影响渠道和对领军企业数字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渠道是其中的内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进口扩张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激烈竞争环境企业以及优良创新环境企业跨越数字鸿沟的促进作用更强。此结论为中国以主动扩大进口助力企业跨越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平衡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伦裕  王宇澄  晋晶  
本文从中国国有企业"做大"的规模目标和晋升激励角度构建双重激励竞争模型,研究了国有企业产能扩张行为。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国有企业间竞争程度的增加将导致企业规模扩张,而价格管制的存在会强化这一机制。此外,本文构建电厂层面微观面板数据,利用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中国家电力公司"一拆五"带来的竞争程度增加这一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在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中央企业所属电厂装机容量相对于非中央企业电厂得到显著提高。机制分析进一步排除其他导致产能扩张的原因,并验证了晋升激励的存在性。本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长远  魏娜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以SITC第七类产品即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例,考察了2007—2012年期间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市场上,中国对21个中高收入国家出口的价格竞争效应。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价格与这些国家的出口价格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着价格竞争关系。随着中国出口价格的走低,这些国家出口价格也将发生相同方向的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价格竞争关系因目标市场和产品来源地而异:相较于美国和欧盟市场,中国出口在日本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效应更强烈;相较于其他产品来源地,中国对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国家出口的价格竞争效应更大。我们的研究显示,这一价格竞争关系还与中国产品在目标市场所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艳  陈小知  米运生  
本文结合广东省阳山县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对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显著促进了农地地块规模扩张和农户参与农地流转;与此同时,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对农户获取农业外包服务难易程度和外包服务使用程度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由影响不显著转变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路  
在提供"隐性担保"之外,中国地方政府是否会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来通过融资平台扩张债务?这些措施会对地方债务规模和成本造成哪些影响?本文基于微观数据,针对地方政府在"城投债"发行前后对融资平台的多种(显性)"财务支持"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融资平台首次发行债券前,地方政府会显著增加对融资平台的注资(增资),以达到快速扩大其规模的目的;融资平台获得的土地资产规模显著增加,其中,可能包括地方政府的土地注入;地方政府会增加政府补贴数量,帮助融资平台达到债券发行的"门槛"要求;部分"财务支持"行为有助于"城投债"获得更高的外部信用评级,但对其发行利差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为分析地方债务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深入理解融资平台运作机制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具有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