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2)
2023(11976)
2022(10608)
2021(10169)
2020(8536)
2019(19750)
2018(19643)
2017(38039)
2016(20835)
2015(23768)
2014(23938)
2013(23585)
2012(21741)
2011(19473)
2010(19461)
2009(18190)
2008(18104)
2007(16274)
2006(14148)
2005(12666)
作者
(61850)
(50826)
(50736)
(48350)
(32697)
(24751)
(23143)
(20263)
(19663)
(18411)
(17802)
(17202)
(16157)
(16152)
(15841)
(15785)
(15343)
(15263)
(14678)
(14612)
(12559)
(12509)
(12487)
(11693)
(11439)
(11414)
(11363)
(11319)
(10432)
(10027)
学科
(81575)
经济(81476)
管理(61023)
(59260)
(49500)
企业(49500)
方法(40799)
数学(34903)
数学方法(34360)
中国(22355)
(21068)
(20258)
(18999)
业经(17550)
(16733)
理论(15439)
地方(15152)
(15149)
贸易(15134)
(14922)
银行(14882)
(14682)
(14154)
财务(14085)
(14084)
财务管理(14048)
(13862)
金融(13861)
(13549)
企业财务(13313)
机构
大学(301854)
学院(297784)
管理(120896)
(114550)
经济(111781)
理学(103686)
理学院(102550)
管理学(100556)
管理学院(100033)
研究(97187)
中国(77445)
(65454)
科学(61217)
(55344)
(49232)
(46950)
中心(44976)
业大(44602)
研究所(44562)
财经(44175)
(43821)
北京(41929)
(40082)
(38700)
师范(38332)
农业(36894)
(35835)
(35274)
经济学(33491)
财经大学(33046)
基金
项目(200349)
科学(156511)
基金(145477)
研究(144859)
(126492)
国家(125465)
科学基金(107959)
社会(89220)
社会科(84421)
社会科学(84394)
(77007)
基金项目(76960)
自然(72167)
自然科(70521)
自然科学(70504)
自然科学基金(69215)
教育(66095)
(65228)
资助(61872)
编号(59304)
成果(48311)
重点(43925)
(43896)
(40675)
(40636)
课题(40203)
科研(38491)
创新(37872)
大学(37595)
教育部(37546)
期刊
(126411)
经济(126411)
研究(90564)
中国(57849)
学报(48780)
管理(45169)
科学(44275)
(42002)
(41898)
大学(36909)
学学(34618)
教育(32472)
(31412)
金融(31412)
农业(29146)
技术(25981)
财经(21758)
业经(19485)
经济研究(19018)
(18358)
图书(16959)
理论(16779)
问题(15896)
实践(15520)
(15520)
技术经济(15145)
(15102)
科技(14348)
(13961)
统计(13739)
共检索到444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敬东  黄溪滢  卢浩哲  陆池鑫  孙波  孙欣  
由于发电侧存在的市场力形式多、识别难、监管难等问题,有效防范电力市场中的各类风险,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分析市场力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处置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力市场力风险防范及监管处置的理论和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电力市场运营大数据进行风险形式库分析、风险可能性分析、风险逻辑分析,并建立了完整的风险管控体系,最终得出有效、可靠的风险分析结果,能为电力市场法规化处置提供有力的监管依据。通过算例分析,该防范风险方法能对潜在风险提前进行全面梳理和识别,为市场监管人员有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羽  周浩  魏旭  李雪松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中大规模新能源的参与,电力市场中容量持留风险将变得日益多变且复杂,传统的风险防范方式对此难以识别和防范。为此,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大规模新能源参与交易下电力市场容量持留风险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事前风险防范思想的容量持留风险识别防范机制。首先,提出识别防范机制的设计思路与流程,采用递进式风险识别方法对容量持留机组进行识别;然后,构建考虑容量持留风险的市场出清优化模型,将容量持留风险防范和电力市场出清深度结合,通过在出清模型中对产生容量持留风险的机组进行报价修改,以防范容量持留风险;最后,采用某地区的电力市场运行数据,对容量持留风险识别防范机制做出仿真分析,证明该机制对防范大规模新能源参与下市场主体容量持留风险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扬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防范和化解利率波动的风险是改革成败之关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臧跃茹  曾铮  
"十三五"我国市场风险的宏观来源"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宏观经济将出现诸多新变化,呈现一些新特征,这些变化与特征可能成为未来五年市场风险源发的宏观因素。从全球来看,全球经济将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处于逐步复苏的阶段,但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强,呈现经济低增长、资本低利率、政策低协同和国家高负债"三低一高"的特征。一是世界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中低速增长态势,预计不会出现更大的危机,但不排除周期性的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郑良芳  
在论述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作用、难点和风险的基础上,对如何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防范利率改革风险的发生提出12条具体建议。作者建议在管制利率放开后,转入协议利率作为过渡期,待各项改革条件具备后再进入市场利率,这个改革程序较为稳妥,可避免发生恶性竞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松  尚颖  马薇  吴婷婷  
本文创新运用人工智能领域先进技术聚类分析算法,以工程结余物资风险分析为切入点,利用业务全流程数据制定评价指标标准,计算物资库龄和项目流转数,从而筛选出工程结余物资存量,总体评估审计风险,进而实现审计风险防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君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从两方面分析人才市场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人才招聘风险问题。 1.事前(招聘时)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人才招聘风险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非常看重应聘者的文凭。因为它是反映应聘者受教育程度、能力等信息的基本渠道。招聘时附加的面试、笔试,在于取得更多的关于应聘者的信息,以确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孜山  
随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研究的深入,揭示和探讨金融风险的深层原因及根本性防范化解措施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金融市场效率、信息不对称引发金融风险的两个深层原因及治理策略,并认为资产证券化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笑梦  
本文分析了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行为特征 ,提出了健全政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果  陈瑶  
文章在对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制度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借助AHP专家调查建立风险判断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为63.27,整体风险偏高;制度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5.96、67.68、72.92、53.75和65.90分。这和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制度不健全、经济效益不明显、计量与认证等技术落后、监管缺失易引发道德风险和相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懿  包明友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评价和防范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文章根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三层次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确定各子系统风险因子之间的权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总体稳健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但未来仍需密切关注风险因素的动态变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夯实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果  陈瑶  
文章在对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制度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借助AHP专家调查建立风险判断矩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为63.27,整体风险偏高;制度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5.96、67.68、72.92、53.75和65.90分。这和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制度不健全、经济效益不明显、计量与认证等技术落后、监管缺失易引发道德风险和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宏观环境相符合。基于评价结果,文章从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化碳排放权交易核心技术攻坚和尽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弛  
本文针对直接融资市场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加快法制化建设,加强执法力度;建立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管体系;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强化公司内控制度,增强机构自我约束能力;建立直接融资预警系统等防范风险的对策。在建立预警系统方面,提出将金融企业按其风险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同时分别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建立垂直型风险检测子系统,以强化风险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