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9)
2023(14272)
2022(11999)
2021(10815)
2020(9482)
2019(21642)
2018(21632)
2017(41171)
2016(22903)
2015(25095)
2014(25000)
2013(24868)
2012(22811)
2011(20367)
2010(20517)
2009(19619)
2008(20097)
2007(17886)
2006(15734)
2005(14287)
作者
(67511)
(56555)
(56421)
(53525)
(36033)
(27347)
(25568)
(22088)
(21211)
(20063)
(19293)
(18815)
(18075)
(17887)
(17762)
(17389)
(17352)
(16719)
(16355)
(16328)
(14362)
(13932)
(13768)
(12825)
(12816)
(12616)
(12590)
(12539)
(11293)
(11279)
学科
(101841)
经济(101710)
(92512)
(83105)
企业(83105)
管理(79667)
方法(49688)
数学(40937)
数学方法(40670)
(34003)
(31073)
业经(30899)
(24175)
财务(24158)
财务管理(24117)
中国(22960)
企业财务(22939)
(22292)
农业(21896)
技术(19147)
(18956)
贸易(18953)
(18426)
(16919)
(16720)
(16576)
地方(16503)
理论(16211)
(16076)
(16074)
机构
学院(333509)
大学(329902)
(143285)
经济(140752)
管理(133088)
理学(114992)
理学院(113855)
管理学(112362)
管理学院(111753)
研究(108118)
中国(83866)
(67937)
(67769)
科学(65935)
(64984)
(55696)
财经(53769)
业大(52777)
农业(51721)
(51187)
研究所(50325)
中心(49722)
(48953)
经济学(43901)
北京(42152)
经济学院(40046)
财经大学(39677)
(39556)
(38297)
(38136)
基金
项目(219058)
科学(173112)
基金(161009)
研究(155587)
(141484)
国家(140235)
科学基金(120800)
社会(101174)
社会科(96077)
社会科学(96044)
(86796)
基金项目(85891)
自然(79408)
自然科(77646)
自然科学(77619)
自然科学基金(76350)
(72321)
教育(71324)
资助(65257)
编号(60849)
重点(49500)
(48993)
(48641)
成果(47716)
(47290)
(47056)
创新(44809)
科研(42806)
国家社会(42205)
教育部(41966)
期刊
(157494)
经济(157494)
研究(94262)
中国(61415)
(58817)
(57080)
学报(53967)
管理(51510)
科学(48961)
大学(40281)
农业(39300)
学学(38582)
(31288)
金融(31288)
技术(29345)
财经(27980)
教育(27797)
业经(27619)
经济研究(25117)
(24081)
(24006)
问题(21176)
技术经济(19523)
(16855)
商业(16756)
(16213)
财会(16132)
统计(15830)
现代(15415)
世界(15367)
共检索到48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晓丽  马骞  马春波  
2002年中国电力工业打破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实施了"厂网分开"的电力工业改革。这次改革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引入竞争,提高电力企业效率。这一改革目的是否实现?本文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C2GS2模型,研究了改革前后火电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并对参与2002年电力工业改革的电厂和未参与改革的独立发电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2002年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火电企业综合效率的提高。其中,纯技术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与独立发电厂相比,改革后划归到五大电源集团公司的电厂规模效率却呈现相对下降趋势,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玉珑  张新华  
在针对电力工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这一改革方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电力工业改革前后的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进行数学刻画,并对这两种成本进行定量比较后,我们发现:在一般情况下,电力工业内部交易成本要大于市场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得出结论:我国电力工业进行“厂网分开”改革,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姜春海  田露露  王敏  
本文选择大型火电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厂网分开"政策对火电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厂网分开"虽然使火电公司收入明显增加,但并未对利润产生实质性的显著影响,且规制期间内火电公司利润有时还呈现负值;主营业务成本、固定资产、电力价格指数与煤炭价格指数对火电公司收入和利润也有一定影响,主营业务成本与收入变动方向相同,但与利润变动方向相反,固定资产、电力价格指数变动引起收入和利润同方向变动,而煤炭价格指数变动则引起收入和利润反方向变动;劳动力对火电公司的收入与利润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祁慧博  刘畅  龙飞  
火电企业作为我国碳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研究其在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财务效率所发生的变化,对火电企业寻求可持续经营、制定发展战略、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火电行业2011—2019年23家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DEA-SBM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碳交易对火电企业财务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视角下,实现最优效率的火电企业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碳交易对火电行业整体财务效率具有促进效应;动态视角下,火电企业财务效率的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且技术进步率在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后明显提升。基于此,建议火电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提高减排技术,并结合自身特点和市场趋势,采取战略联盟和进行多元化发展,从而提高企业财务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夏清  李树丞  李林  倪军  
本文讨论了当前电力企业改革模式下供电企业可采用的对应的改革思路,研究了供电企业输电与配电分开、配电与售电分开模式选择,并讨论了相关待分开资产评估、零售体制定位等相关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炳  
基于1998年到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发电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CF法估计了企业的生产函数并以此测算了不同类型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倍差法分析了"厂网分开"对不同类型发电企业市场势力产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厂网分开"的改革虽然在发电侧建立了"可竞争"的市场结构,但"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纵向关系,使隶属于垄断电网公司的地方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价格加成增加1.04%到1.11%。地方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和垄断电网对独立发电企业实施接入价格歧视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炳  
基于1998年到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发电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CF法估计了企业的生产函数并以此测算了不同类型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倍差法分析了"厂网分开"对不同类型发电企业市场势力产生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厂网分开"的改革虽然在发电侧建立了"可竞争"的市场结构,但"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纵向关系,使隶属于垄断电网公司的地方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价格加成增加1.04%到1.11%。地方发电企业的市场势力和垄断电网对独立发电企业实施接入价格歧视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有关。电力产业下一步的改革应该以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为目标,深化"纵向拆分"的改革路径,有序地实现"输配售"分离,降低下游部门的垄断势力。另外,一个独立、专业的规制机构对提升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绩效也十分重要。行业实行监管,对提升产业的绩效也十分重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叶泽方  
目前关于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整体上都是规范性的 ,缺乏实证分析 ,这是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难以出台的理论原因。本文运用现代网络产业的规制与竞争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 ,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目标选择、行业租、市场竞争主体缺乏、规制侵占、交易费用增加、缺乏规制基础、电网经营企业有效规制困难、售电侧竞争选择、有利于竞争的独立电厂形成 9个难点 ,并分别进行了简单的对策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尹瑞成  
火力发电占据我国电力生产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在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减弱和低碳试点城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火电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试点政策对火电企业的影响值得研究。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火电上市企业数据,采用SBM模型非径向非角度ML指数法测算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等方法,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抑制了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短期内并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火电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反而会通过缩减企业规模、降低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增大能源消耗等带来负面效应。目前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未显著降低火电上市企业的能源投入与污染排放,是其未能促进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政府应科学合理地制定火电行业环境规制强度,持续推动火电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要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火电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尹瑞成  
火力发电占据我国电力生产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在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减弱和低碳试点城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火电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试点政策对火电企业的影响值得研究。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火电上市企业数据,采用SBM模型非径向非角度ML指数法测算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等方法,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规模和不同所有制火电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抑制了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短期内并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火电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反而会通过缩减企业规模、降低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增大能源消耗等带来负面效应。目前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未显著降低火电上市企业的能源投入与污染排放,是其未能促进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火电上市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政府应科学合理地制定火电行业环境规制强度,持续推动火电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要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火电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虹  
如何对电力工业实行有效监管,是关系到提高电力行业整体效率和效益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相对电价、实际电价和备用三个指标为出发点,将中国实际情况同国际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中国电力工业的监管绩效低于国际水平,中国的电力监管部门尚无法实现对电力工业的有效监管的结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伟  凌唱  
2003年前垂直一体化的国家电力公司,分割成11家公司包括5家发电集团和两家电网公司,2004年东北区域电力市场进行试点改革。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东北三省55家热电企业2003-2010年财务数据,运用部分非参数前沿方法分析了热电企业的规模效率,并对热电企业是否实现横向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厂网分离改革提升了热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并没有损害五大集团热电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大多数五大集团热电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而大多数独立热电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相对于单独火力发电和单独供热企业大多数热电企业都实现了范围经济。其中相对五大集团热电企业,独立热电企业的范围经济指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庞雨蒙  刘震  姜俊艳  
中国电力行业一直延续纵向分离的改革路径,继发电环节从一体化垄断结构中分离之后,2015年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又提出输配售电业务分离、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目标。不同纵向结构下,电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博弈均衡显示纵向分离改革可提高上游发电环节的竞争性,减少效率损失。进一步基于微观发电企业数据,通过双重差分及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考察“厂网分开”这一准自然实验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纵向分离改革显著提升了发电企业的效率。现阶段应继续推进输配售分离改革,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互动响应使上游发电环节的效率收益纵向传递,提高消费者福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红  叶文明  
电力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以煤为主的电能结构又使电力工业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结合电力工业SO2、CO2的排放数据,并基于国家电力"十二五"规划、能源"十二五"规划,预测电力工业的2015年和2020年的排放情况;基于环境生产技术并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2003~2012年中国火电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和减排潜力,并据此提出政策协调统一,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实证分析与合作研究———兼评《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张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林青松、杜鹰教授主编的《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以下简称《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