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2)
- 2023(12671)
- 2022(11075)
- 2021(10624)
- 2020(8745)
- 2019(20383)
- 2018(20231)
- 2017(38327)
- 2016(21376)
- 2015(24457)
- 2014(24909)
- 2013(23835)
- 2012(21880)
- 2011(19615)
- 2010(19633)
- 2009(17377)
- 2008(16849)
- 2007(14745)
- 2006(12729)
- 2005(11137)
- 学科
- 济(74437)
- 经济(74333)
- 管理(59565)
- 业(56127)
- 企(47033)
- 企业(47033)
- 方法(34027)
- 数学(29001)
- 数学方法(28611)
- 中国(23304)
- 农(21782)
- 财(19483)
- 学(18289)
- 理论(17064)
- 业经(16955)
- 制(15109)
- 地方(14864)
- 农业(14142)
- 教育(14019)
- 贸(13376)
- 贸易(13371)
- 技术(13098)
- 和(13060)
- 易(12988)
- 务(12341)
- 财务(12267)
- 财务管理(12243)
- 银(12081)
- 银行(12033)
- 体(12010)
- 机构
- 学院(293012)
- 大学(290960)
- 管理(114041)
- 济(105941)
- 经济(103265)
- 理学(98517)
- 研究(97374)
- 理学院(97355)
- 管理学(95581)
- 管理学院(95037)
- 中国(69387)
- 京(62763)
- 科学(61852)
- 财(49883)
- 所(49350)
- 农(47892)
- 研究所(45188)
- 业大(44620)
- 江(43724)
- 中心(43627)
- 范(42880)
- 师范(42470)
- 北京(39807)
- 财经(39791)
- 技术(37820)
- 农业(37493)
- 经(36110)
- 院(35555)
- 州(35257)
- 师范大学(34014)
- 基金
- 项目(201922)
- 科学(157457)
- 研究(151927)
- 基金(142209)
- 家(124394)
- 国家(122978)
- 科学基金(104413)
- 社会(90488)
- 社会科(85374)
- 社会科学(85346)
- 省(80860)
- 基金项目(75813)
- 教育(73719)
- 划(68660)
- 自然(68304)
- 自然科(66656)
- 自然科学(66638)
- 自然科学基金(65416)
- 编号(65096)
- 资助(58466)
- 成果(53380)
- 课题(46476)
- 重点(45431)
- 部(44514)
- 发(42759)
- 创(41773)
- 项目编号(39635)
- 创新(38772)
- 科研(38321)
- 教育部(38238)
共检索到429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胥学跃
电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通信企业培养具备业务销售、客户服务、营销策划、经营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企业调研,明确电信营销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及营销岗位工作职责、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在详细分析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基础上,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电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中秀 张勇
随着纺织产业升级对纺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传统模式下纺织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重点是融入职业标准,以社会对纺织品设计人才能力要求为基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并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联系。
关键词:
职业标准 课程体系 纺织品设计 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华生
本文认为,应根据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把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定位在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和报检员岗位上,再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其职业能力,在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课程,形成实践引领理论、以职业实践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文根
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宏观层面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微观层面的专业课程开发。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设计"的建设思路,并付诸于实践。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明显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支武
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同时还包括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教学应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最主要的途径。文章在分析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营销专业 课程体系 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民宪 谢菁
综合考虑人才需求数量,把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定位在网络销售、网站编辑、策划与网站产品开发3个岗位群上。再与这3个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相对应,将电子商务师、网络编辑员的国家职业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实践课程引领理论课程、以项目带动相关知识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课程体系 国家职业标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泉
文章首先假设《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是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解和融合的方法,研究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具体地从研究定位与研究方法入手,分析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列举了其所涉及的课程,探讨了依职业标准建立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构建了课程体系,对其保障措施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职业标准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大农 戚亚光 吴亚萍
文章借鉴了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并站在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基点上,提出了按分层化职业能力框架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重组高职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并对核心能力的培养、"双证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基本方略,使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昊昱 薛叙明
运用头脑风暴、帕累托图和鱼骨图以及5WHY分析法等来自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工具,查找并分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工种所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与原有专业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进行修正。这种从制造型企业中引入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教改研究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打破了"凭经验分析问题"的旧习惯,增强了教改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楠 占华林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条件滞后等问题,结合交通行业人才的岗位要求,构建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提出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课程中的知识技能要求和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的吻合。经过在江西省开设了物联网的高职院校进行互动实施,能有效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满足了特定行业人才要求。
关键词:
交通 物联网专业 课程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盛世
通过对职业(行业)标准的全面分析,根据学校现有本科的教学体系,以及"3+4"贯通培养方案全面细致地规划与布置,制定合理完善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职业标准 物流管理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裔斌 白景永
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基于职业技能培养、面向行业岗位需求的、开放的、动态的课程体系。依照应用性、关联性、区域性和前瞻性等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网络化、公开化,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和职业成长需求;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项目驱动、顶岗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距离;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考核方式多元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素清
我国高职院校真正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联系的并不多,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差距还较大。本文从开展企业调研、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师资、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探索了高职院校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课程内容 职业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欣 徐慧 张静双
随着中国大批企业走出国门,中国经济面临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国家对专业性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探讨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在梳理国内、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后,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三个方面给出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继宏
在分析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个对接"为指引,提出了构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工学结合的能力提升型课程体系并指出构建和实施这一课程体系的几个关键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