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0)
- 2023(12481)
- 2022(11092)
- 2021(10539)
- 2020(8891)
- 2019(20515)
- 2018(20530)
- 2017(39556)
- 2016(21521)
- 2015(24283)
- 2014(24070)
- 2013(23605)
- 2012(21686)
- 2011(19307)
- 2010(19000)
- 2009(17293)
- 2008(16662)
- 2007(14227)
- 2006(12296)
- 2005(10662)
- 学科
- 济(79399)
- 经济(79313)
- 管理(58403)
- 业(57501)
- 企(46375)
- 企业(46375)
- 方法(38454)
- 数学(33177)
- 数学方法(32743)
- 中国(22504)
- 农(21093)
- 财(19937)
- 学(19486)
- 业经(17841)
- 地方(17821)
- 制(14631)
- 理论(14486)
- 贸(14289)
- 贸易(14281)
- 农业(14261)
- 易(13816)
- 和(13766)
- 务(13377)
- 银(13326)
- 财务(13312)
- 财务管理(13288)
- 银行(13286)
- 行(12525)
- 企业财务(12498)
- 技术(12432)
- 机构
- 大学(296264)
- 学院(293364)
- 管理(118818)
- 济(108463)
- 经济(105772)
- 理学(103079)
- 理学院(101842)
- 管理学(99791)
- 管理学院(99267)
- 研究(95611)
- 中国(73891)
- 京(63826)
- 科学(62785)
- 财(51496)
- 所(47395)
- 农(46056)
- 中心(44807)
- 业大(44781)
- 研究所(43670)
- 江(42480)
- 财经(41827)
- 范(40412)
- 北京(40322)
- 师范(40064)
- 经(37933)
- 农业(36173)
- 院(35642)
- 州(35056)
- 师范大学(32684)
- 财经大学(31309)
- 基金
- 项目(208785)
- 科学(164259)
- 基金(151808)
- 研究(150442)
- 家(132605)
- 国家(131553)
- 科学基金(113662)
- 社会(92823)
- 社会科(87786)
- 社会科学(87765)
- 基金项目(82312)
- 省(81166)
- 自然(76824)
- 自然科(75038)
- 自然科学(75024)
- 自然科学基金(73648)
- 划(68913)
- 教育(68473)
- 资助(62344)
- 编号(61888)
- 成果(49095)
- 重点(46417)
- 部(45142)
- 发(43233)
- 创(42889)
- 课题(41813)
- 科研(40589)
- 创新(39928)
- 大学(38726)
- 教育部(38384)
共检索到421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帆锐 石拓 尤慧
本文以北京市刷单返利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据和被害人回访数据为样本,利用核密度估计对重点被害人分布热点空间进行识别,通过全局莫兰统计指数(Global Moran’s I)与局部莫兰统计指数(Local Moran’s I)分析被害人空间分布聚集性。最后运用随机森林和Apriori算法对被害人群的易受害风险特征和被害过程进行挖掘。结果表明:北京市刷单返利类诈骗被害人群空间统计分布的热点区域在城六区,且全局空间呈现聚集现象;被害人群的被害风险与学历、年龄、职业等静态属性紧密相关,被害过程的引流、诱导、转账环节有较为频繁的规则模式。研究结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精准预防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帆锐 石拓 尤慧
本文以北京市刷单返利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据和被害人回访数据为样本,利用核密度估计对重点被害人分布热点空间进行识别,通过全局莫兰统计指数(Global Moran’s I)与局部莫兰统计指数(Local Moran’s I)分析被害人空间分布聚集性。最后运用随机森林和Apriori算法对被害人群的易受害风险特征和被害过程进行挖掘。结果表明:北京市刷单返利类诈骗被害人群空间统计分布的热点区域在城六区,且全局空间呈现聚集现象;被害人群的被害风险与学历、年龄、职业等静态属性紧密相关,被害过程的引流、诱导、转账环节有较为频繁的规则模式。研究结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精准预防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学强
<正>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已经威胁到我国金融管理秩序和经济发展安全。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严厉打击全面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作出了重要指示,推动了电信网络诈骗整治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使得多发盛行态势得以有效控制。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基于反洗钱视角就法人金融机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长荣
文章分析了高校所面临的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及发案特点,深入剖析高校开展反诈防骗宣传教育的难点,提出高校反诈防骗安全教育必须始终将维护师生权益放在首位,不断优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完善“家—校—地”多方联动相融互促治理体系,捍卫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证高校校园安全稳定。
关键词:
高校 电信网络诈骗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建 刘洪洋
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日益频繁,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将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的诈骗模块数据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结合,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成为诈骗目标的风险、实际受骗风险和受骗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增加了家庭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目标的概率,但能帮助家庭在成为诈骗目标时降低受骗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异质性分析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抑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积极效果在农村和东部地区更加显著,当家庭成员属于数字鸿沟中的优势群体时,数字普惠金融会对其产生更好的降低受骗风险并减少损失的效果;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增加家庭的金融可得性、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家庭成员对金融经济信息关注度来降低居民实际受骗风险,减少损失;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监管、家庭成员金融素养提升和社区宣传教育能增强数字普惠金融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抑制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晓琳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崛起,金融行业的耦合发展,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层出不穷,其犯罪范围广、手段更新快,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文章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视角出发,通过Q银行工作实践,深入剖析银行机构在账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从而从源头上堵截涉诈资金转移渠道,遏制利用银行账户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志亭 智世勇
电信网络诈骗是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诈骗相结合的新型犯罪,具有作案手段翻新快、传播速度迅猛、智能化程度高、跨区域流动强,集团化联合行骗、组织分工明确,网络伪装多样、被害群体广泛等特点。其近年来呈高发频发态势,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侵害公民财产安全。有效防控电信诈骗犯罪需要从深度整合资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司法警务协作,实现全链条打击;深化警企合作,加强联防联控,筑牢防控网络;开展针对性预警宣传,提高群众防骗能力;完善法律体系,提升打击效能等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长效防控机制。
关键词:
电信诈骗 快速反应 全链条打击 联防联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志亭 智世勇
电信网络诈骗是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诈骗相结合的新型犯罪,具有作案手段翻新快、传播速度迅猛、智能化程度高、跨区域流动强,集团化联合行骗、组织分工明确,网络伪装多样、被害群体广泛等特点。其近年来呈高发频发态势,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侵害公民财产安全。有效防控电信诈骗犯罪需要从深度整合资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司法警务协作,实现全链条打击;深化警企合作,加强联防联控,筑牢防控网络;开展针对性预警宣传,提高群众防骗能力;完善法律体系,提升打击效能等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长效防控机制。
关键词:
电信诈骗 快速反应 全链条打击 联防联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贞
大数据时代,随着虚拟运营商与第三方支付等新型经济形态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也花样迭出,诈骗方式隐蔽化、智能化、跨境化,已经严重威胁客户资金安全,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商业银行作为电信网络诈骗中必经的重要一环,在复杂多变的治安环境和严峻的安防形势下,必须在合作和协作上狠下功夫,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和警务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蔓延与发展,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特征 联动与协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贞
大数据时代,随着虚拟运营商与第三方支付等新型经济形态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也花样迭出,诈骗方式隐蔽化、智能化、跨境化,已经严重威胁客户资金安全,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商业银行作为电信网络诈骗中必经的重要一环,在复杂多变的治安环境和严峻的安防形势下,必须在合作和协作上狠下功夫,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和警务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蔓延与发展,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特征 联动与协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莉英 倪晋仁 蔡强国 毛小苓
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考虑洪水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短期影响及对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以"基于洪水保险的洪灾风险(FIRFR)"和"洪灾对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PFIOS)"两种概念指数为基础,对全国范围及不同分区FIRFR和PFIOS的县(市)统计分布特征及相对等级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IRFR和PFIOS县(市)频数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前者基本呈"尖峰"、"右尾"状分布,而后者基本呈对称分布,洪灾短期影响与洪灾潜在影响的重点区域不同。根据不同分区FIRFR和PFIOS统计特征和相对等级差异,提出不同分区综合防洪减灾对策与建议,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洪...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卫宁 林世平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 ,保险诈骗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主要特点是为诈骗保险金而有预谋的投保 ,虚列财产 ,扩大损失 ,也有投保后认为白交了保险费“吃亏”的思想 ,千方百计索赔保险金 ,这些现象 ,都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研究保险诈骗罪的特征 ,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 ,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 ,各部门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保险诈骗 ,是维护保险事业发展的正常秩序的重要保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冠宇 陈鹏
当前,学界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关系结构等方面对共同犯罪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缺少对犯罪人地域关系的稳定性分析。论文根据北京市2005、2010、2014年街头诈骗案件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原理构建了基于共同犯罪的犯罪人地域关系网络模型,并利用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参与共同犯罪的犯罪人地域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14年间,参与北京市共同犯罪的犯罪人籍贯地域的空间分布逐渐集中,并形成了以华北地区为主、多个地域中心并存的格局;犯罪人的地域关系网络小世界效应逐渐增强,并从幂律分布模式向指数分布模式发展;参与共同犯罪的犯罪人群中,北京籍犯罪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而河北籍犯罪人的影响力逐渐上升;犯罪人地域关系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逐渐发生两极分化,出现了少数共同犯罪关系异常密切的犯罪人地域子群结构。针对犯罪人地域关系网络形成及演化的原因,论文从外来人口社会关系重构与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对进一步开展犯罪人的共同犯罪关系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迎宁
自商业保险产生以来,保险欺诈就一直伴随。在我国,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也有增多的趋势。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犯罪,本文从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观要件、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的常见类型,以及犯罪数额对保险诈骗定罪量刑的影响、保险诈骗罪的犯罪形态、与保险诈骗罪有关的数罪并罚、保险诈骗罪的共犯、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等方面,对保险诈骗罪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保险诈骗的具体防范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梁宗正 刘国秋 陈婧
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基于社会网络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红色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红色旅游流网络中心化趋势显著,少数核心节点对网络控制能力强,大部分节点集聚效应强于扩散效应。大部分网络节点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网络整体处于不均衡状态。(2)红色旅游流网络呈现出“双核集聚、整体分散的线网状”空间分布形态,具有显著的等级分层集聚现象,根据红色旅游流联系度可划分为红色旅游核心区、次核心区、边缘区、孤立区4个类型。(3)红色旅游流核心区为江西省行政中心,红色旅游流次核心区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且交通区位优势显著,红色旅游流边缘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但区位优势不明显,红色旅游流孤立区在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方面均不具有优势。(4)在市域尺度上,红色旅游流网络均呈现出向旅游接待与服务功能完备的城市中心城区、5A和4A级景区集聚的特征,红色旅游流网络内部也表现为“单核集聚”“双核联动”及“以点织面”等差异化空间分布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