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8)
2023(11548)
2022(9586)
2021(8648)
2020(6979)
2019(16177)
2018(15555)
2017(29825)
2016(15751)
2015(17768)
2014(17316)
2013(17493)
2012(16991)
2011(15685)
2010(15597)
2009(14343)
2008(14159)
2007(12255)
2006(11122)
2005(10360)
作者
(45090)
(37605)
(37417)
(35435)
(24123)
(18056)
(17032)
(14525)
(14466)
(13328)
(13127)
(12660)
(12002)
(11897)
(11870)
(11618)
(11179)
(10872)
(10801)
(10498)
(9492)
(9194)
(8994)
(8548)
(8529)
(8473)
(8226)
(8057)
(7515)
(7431)
学科
(85177)
经济(85099)
管理(43008)
(42601)
方法(35004)
数学(32195)
数学方法(32051)
(31263)
企业(31263)
中国(27220)
(22131)
地方(21569)
(17727)
(17237)
贸易(17222)
业经(17002)
(16708)
农业(15105)
环境(14645)
(14229)
金融(14229)
(13808)
(13789)
银行(13776)
(13429)
(13366)
地方经济(12297)
(12002)
技术(11793)
(10179)
机构
大学(232888)
学院(231807)
(114026)
经济(112303)
管理(87765)
研究(87579)
理学(75218)
理学院(74390)
管理学(73560)
管理学院(73126)
中国(68642)
(50207)
(49936)
科学(47597)
(43190)
财经(40039)
研究所(38910)
中心(38757)
经济学(37508)
(36796)
(36424)
经济学院(34021)
(33500)
北京(32563)
(31451)
(30361)
业大(30282)
师范(30099)
财经大学(29990)
农业(28280)
基金
项目(151696)
科学(122243)
基金(113777)
研究(113649)
(98170)
国家(97381)
科学基金(84102)
社会(77991)
社会科(74380)
社会科学(74368)
基金项目(58821)
(56341)
教育(50908)
自然(50187)
自然科(49070)
自然科学(49060)
自然科学基金(48270)
(47812)
资助(47355)
编号(42817)
(38717)
(35865)
成果(34758)
重点(34439)
国家社会(34244)
发展(32462)
(31952)
(31875)
教育部(31462)
中国(30684)
期刊
(125776)
经济(125776)
研究(76845)
中国(49040)
(35860)
(33984)
管理(33440)
科学(31541)
学报(31502)
(27335)
金融(27335)
大学(25073)
农业(23812)
学学(23548)
教育(22729)
经济研究(22099)
财经(20987)
业经(19604)
技术(19200)
(18197)
问题(17091)
(16116)
世界(14705)
国际(14178)
(13597)
技术经济(12606)
统计(11686)
商业(10723)
经济问题(10655)
(10548)
共检索到362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里  张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宇丹  田文佳  韩健  
我国不同区域的工业发展高度不平衡,而且缺乏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进行转移的动力。文章认为,地方政府提供工业用地补贴和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的地区间竞争是阻碍工业区域转移的重要原因。文章使用2000年至2015年期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以2007年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政策构建政策变量进行DID回归,评估了降低工业用地补贴对工业发展的作用。文章发现,工业用地补贴下降的程度越高,对该城市的工业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的负面影响越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究了降低工业用地补贴对工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用地补贴显著阻碍了工业的区域转移,因为其抑制了经济发达地区工业用地价格的上涨,企业缺乏转移动力;当减少工业用地补贴后,工业出现了从竞争力高的区域向竞争力低的区域以及从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兴华   袁琦璟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传导机制检验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促进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进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调节性效应检验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绿色创新水平能够正向调节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的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较高、污染排放量较高、环境信息公开的地区,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必须激发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毛晓蒙   王仁曾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检验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北方城市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南方城市和大城市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较强;人力资本在数字金融影响绿色发展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市场化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机制检验得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环境认知能力,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华锡  封亦代  余泳泽  
文章从“水平—效率—福利”维度评估绿色发展绩效,并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检验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绿色发展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此外,绿色发展绩效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典型的“滚雪球”效应,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在集聚模式、地区差异和发展阶段异质性约束下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机制检验发现,制造业集聚会通过劳动力蓄水池效应、中间投入共享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显著影响绿色发展绩效。当三大作用机制均处于低水平门槛区间时,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绿色发展绩效,一旦越过门槛值,其效果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性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化以及显著的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臧传琴  孙鹏  
利用2007—2016年204个地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方法对低碳城市试点的绿色发展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绿色发展,试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约1.9个单位。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促进了地方绿色发展,但异质性较为明显:相对于非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应有限;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应较为理想,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并未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环境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轶侠  徐昊  
数字化和绿色化分别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和目标函数,二者能否实现双轮协同驱动,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已有文献提出我国ICT(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消费呈现明显"U"型关系,并且测度出2014年是"能源回弹"的拐点期,本文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利用我国2013-2017年30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完整的数字经济指标和绿色GDP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当前数字经济与经济绿色化之间确实符合"倒U形"曲线关系,即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经济绿色化水平会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数字经济与能源强度间呈现U形曲线关系,表明"能源回弹效应"是构成"倒U形"约束的主要原因;(2)数字经济引致的收入效应和对电力消费依赖性偏高是导致能源回弹的主要原因,当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外延式扩张为主,"干中学"效应并不明显,数字资本的规模式扩张不仅没有实现要素创新与能源需求的有效替代,反而还固化了既有的能源消费模式,加剧能源回弹效应,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居民数字素养教育项目的扶持力度,弥补数字鸿沟;(3)随着"流量红利"逐步见底,我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带来的能源回弹效应凸显,而产业数字化红利尚待挖掘。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基于2010—2019年中国八大城市群13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测度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及其动态演化趋势,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从绝对差异视角识别八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分布动态演进,构建动态空间SDM模型从相对差异视角揭示八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收敛机制。研究发现: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年度均值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规模变化等四类分解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贡献程度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均呈现出波动性上升态势,并表现出空间差异趋于缩小和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的动态演进趋势;八大城市群中仅有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微弱的发散趋势,八大城市群整体及其余七大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均呈现显著的条件β收敛特征。为此,应在强化技术创新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功能,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贡献程度,缩小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等方面做好工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敏  
土地要素作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一,其合理配置对于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但工业用地和商服用地的出让方式及定价方式的差异,造成土地要素错配现象逐渐凸显,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利用2007—2015年23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土地要素错配指数,理论和实证检验了土地要素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从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来看,土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这种抑制作用不随城市等级不同而变化;(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要素错配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和扭曲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明益  
本文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论证了劳动力、资本与中间品三要素的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理论假设,认为劳动力、资本与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以2000-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在短期会显著抑制产品质量升级,但在中长期,随着劳动力价格扭曲引致的经验累积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及研发效应的逐渐显现,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甚至会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资本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取决于规模经济效应和要素错配效应的综合作用;中间品价格的正向扭曲会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宁宁  闫希  
本文以1993~2006年间我国"A+H"股交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交叉上市对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实现交叉上市后,可以将获取的低成本外源融资投资于盈利项目,从而实现更快的外源融资成长。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资本市场对交叉上市短期利弊争论的误区,对指导交叉上市公司作出正确决策和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蕊芯  
本文从企业开展绿色活动的驱动力出发,以2010~2014年中国绿公司百强为例,针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绿色活动与绿色效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绿色活动受经济价值、代理问题和政治因素等驱动,在多重驱动作用下绿色活动与绿色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受代理问题驱动影响较大,导致其参与绿色活动与绿色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受经济和政治因素驱动的影响,民营企业成为绿色企业的积极性较高,且其绿色活动有助于企业绿色效率的提升从而获取绿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洁琼  
创新产出是衡量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推动了企业创新产出量质齐升,但其质量提升效应不及数量推动效应;政府研发补贴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民营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和市场化环境较差地区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政府研发补贴的持续性是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研发补贴政策设计,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