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
2022(1)
2021(3)
2019(1)
2018(1)
2017(4)
2016(2)
2013(2)
2012(1)
2011(2)
2010(2)
2009(1)
2008(3)
2007(1)
2005(1)
2003(1)
2002(1)
2001(2)
2000(1)
1998(2)
作者
(5)
(3)
(3)
(3)
(2)
(2)
(2)
(2)
安平(2)
(2)
平顺(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全美(1)
(1)
(1)
刘志强(1)
(1)
(1)
学科
(6)
(5)
企业(5)
教育(5)
(5)
经济(5)
(4)
农业(3)
业经(2)
中国(2)
会经(2)
(2)
体制(2)
(2)
(2)
发展(2)
(2)
(2)
改革(2)
教育学(2)
教育改革(2)
生产(2)
社会(2)
社会经济(2)
社会经济结构(2)
管理(2)
经济结构(2)
经营(2)
结构(2)
(2)
机构
学院(12)
大学(10)
(8)
研究(8)
管理(8)
经济(8)
(6)
中国(5)
(5)
中心(4)
(4)
公司(4)
教育(4)
研究所(4)
社会(4)
科学(4)
上海(3)
(3)
(3)
企业(3)
北京(3)
(3)
国际(3)
有限(3)
(3)
浙江(3)
(3)
研究中心(3)
社会科(3)
社会科学(3)
基金
研究(4)
科学(3)
项目(3)
(2)
北京(2)
国家(2)
基金(2)
(2)
(2)
社会(2)
社会科(2)
社会科学(2)
自然(2)
自然科(2)
自然科学(2)
资助(2)
青年(2)
004(1)
08(1)
08jd790004(1)
10111(1)
14(1)
14zxa004(1)
15113140(1)
20090460809(1)
70902024(1)
70902024,71003108(1)
71003108(1)
71402117(1)
790004(1)
期刊
(16)
经济(16)
管理(8)
中国(7)
研究(7)
(4)
(4)
企业(4)
企业管理(4)
教育(4)
(3)
国际(3)
国际经济(3)
比较(3)
社会(3)
(3)
评论(3)
金融(3)
中国人(2)
人力(2)
人力资源(2)
(2)
体制(2)
(2)
农村(2)
农村经济(2)
(2)
(2)
国人(2)
大学(2)
共检索到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田丰  邵楠  
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多哈回合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中美这两个世界性经济大国在WTO框架内发生的贸易摩擦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对于争端发生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美国多边贸易摩擦对象选择这一视角入手,运用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美国贸易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全面系统的历史数据和案例来探究美国对华申诉的主要动机,并针对中美知识产权争端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所有的创业,都是为客户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价值越大,创业的成功率越高。今天毫无疑问是一个创业的黄金时代,这不仅表现在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的熙熙攘攘的人流,也表现在大企业内员工激情澎湃的摩拳擦掌。但是,与这幅全民创业的盛景相对应的,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创业惨状——创业成功率极低。我们在售卖创业成功的传奇故事的时候,往往刻意忽略了那极大多数的失败者,他们黯然离场,悄无声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渭功  
一个企业要走向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是政策、贷款、人才、信息,还是科学技术?国内舆论有一个压倒一切的呼声:最关键的是领导,是企业家;领导不行,什么招都不灵。的确,一个企业的成功,总有一个英明的领导。青岛海尔、四川长虹如此,上海宝钢、大庆油田亦如此。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Ron Ashkenas  
2013年6月11日Harvard Business Review我们看到过许多曾经发展势不可挡的企业突然间遭遇瓶颈的例子。增速放缓、股票下跌、股东紧张,甚至媒体也开始揣测这家企业出了什么问题。企业周期性发展缓慢,看上去好像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但实际上,管理者们也许可以通过认识以下三种将企业击败的力量来采取正确的"拯救行动"。第一种力量是"大数定律"。当一个公司规模变大的时候,即便只是1%的收入增长也代表着数据上的巨大差异。随着基数的增长,新的业务也会出现,就需要在盈利上有一个实质的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昌文  蒋希蘅  江宇  余璐  
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各种“密码”当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章在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发展、怎样领导发展、为了谁而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锻造善于领导发展的政党等重大理论问题。党通过加强政治、战略、政策、制度、组织等方面的领导,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最根本、最现实的需要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协调各种不同利益关系,通过社会动员增强发展动能,依靠群众路线作出和优化发展决策。党坚持遵循客观规律设计发展蓝图,在制定和实施目标与规划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民意、优化决策。党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协调平衡、独立自主等工作方法。党善于用制度推动发展,建立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干部制度等多方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制度。党具有历史主动性、灵活务实性、理论自觉性、自我革命性,锻造了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成为善于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吉姆·鲍威尔  刘悦  
媒体在聚焦于美国失业率长期处于8%以上高位的同时,却对另一个重要的失业指标——失业6个月以上者人数的迅速增长普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在2009年1月奥巴马宣誓就任时,失业6个月以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学校是一种"社会产物",学校深受社会制约。社会左右着学校存亡兴衰,影响着学校日常实践,并在作为学校之主体的教师与学生身上刻有种种烙印。学校是一种"社会分支",学校自身便是一个小社会。学校经由社会设立后便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学校由各种社会性存在构成,学校日常生活也是社会生活,学校既姓"教",也姓"社"。学校是一种"社会工具"。从社会期待来看,学校被视为"社会工具";从学校取向来讲,学校想成为"社会工具";就客观结果而言,学校总归是"社会工具"。问题不在于学校到底是不是、究竟该不该成为"社会工具",而在于学校到底是怎样的、究竟该成为怎样的"社会工具"。学校不仅无需忌惮成为"社会工具",而且应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避免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小明  
财富传承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件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有宗法传家的家族,有诗书传家的家族,但真正财富传家的家族只是零星的。中国私人财富的大规模崛起是最近40年发生的事情,目前私人财富的拥有者基本上还是创一代,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未来的10~20年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进行私人财富代际传承的关键窗口期。因此,在未来的这10~20年间,本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军  
解释中国改革后经济的增长,不能不强调双轨定价安排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主导厂商──竞争性边界"分析模型,讨论双轨制下国有部门的生产反应模式,并考虑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竞争的效应,作者对于为什么在过渡时期中国的国有工业部门能够保持生产的增长作出了回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安平顺  
很多人力图借助宽松的环境和积极的团队,与更多的人公平合作,以便在未来替自己经营一个抵抗风险的事业。成功人士最喜欢合作的人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不甘心。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人要学会用望远镜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视眼看世界。顺境时要想着为自己找个退路,逆境时要懂为自己找出路。二、学习力强。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细节、任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晋斌  
通过构造一个利益相关者模型,本文从内部职工持股计划(ESOPs)参与主体出发讨论实施该计划中的三个关键问题:企业绩效、财富转移和利益协调。企业绩效、财富转移是实施ESOPs的两个重要动机。利益协调是这两个动机实现的约束条件。同时,本文构造了一个两阶段参与者感知——预期模型分析员工的治理权这一重要的利益协调机制。本文认为,动机与规则安排相冲突的制度设计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的ESOPs最终成为一种短期员工福利计划,内部职工股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演变为公众持股形式,没有形成一种通过员工参与公司管理并创造公司合作型文化的长期组织形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程才良  
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计划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日本政府已先后制定和实施了12个正式计划,4个非正式计划。经济计划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日本的经济增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二战后日本经济迅猛增长并成为一个超级经济强国,也常被归因于政府的指示性计划。研究日本指示性计划成功的原因,无疑会对我国计划体制改革,建立计划调节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安平顺  
很多人力图借助宽松的环境和积极的团队,与更多的人公平合作,以便在未来替自己经营一个抵抗风险的事业。成功人士最喜欢合作的人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不甘心。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人要学会用望远镜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视眼看世界。顺境时要想着为自己找个退路,逆境时要懂为自己找出路。二、学习力强。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细节、任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