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6)
- 2023(8886)
- 2022(7017)
- 2021(6524)
- 2020(5512)
- 2019(12451)
- 2018(12752)
- 2017(24344)
- 2016(13442)
- 2015(15521)
- 2014(15669)
- 2013(14762)
- 2012(13217)
- 2011(11808)
- 2010(12197)
- 2009(11368)
- 2008(11096)
- 2007(10151)
- 2006(9010)
- 2005(8203)
- 学科
- 济(56600)
- 经济(56545)
- 管理(37749)
- 业(35072)
- 企(28470)
- 企业(28470)
- 方法(27231)
- 数学(24164)
- 数学方法(23572)
- 农(16421)
- 中国(15497)
- 业经(13300)
- 学(12454)
- 理论(10758)
- 农业(10705)
- 财(10584)
- 地方(9848)
- 贸(9627)
- 贸易(9619)
- 制(9568)
- 易(9332)
- 技术(8432)
- 发(8208)
- 环境(8008)
- 划(7892)
- 银(7786)
- 银行(7752)
- 策(7501)
- 和(7492)
- 行(7402)
- 机构
- 学院(194260)
- 大学(194019)
- 济(73538)
- 管理(73184)
- 经济(71876)
- 研究(63574)
- 理学(63398)
- 理学院(62651)
- 管理学(60831)
- 管理学院(60529)
- 中国(48056)
- 科学(42638)
- 京(41810)
- 农(37417)
- 所(32911)
- 业大(32875)
- 财(31892)
- 研究所(30106)
- 江(29852)
- 农业(29565)
- 中心(29549)
- 范(26057)
- 北京(25848)
- 师范(25712)
- 财经(25578)
- 州(23768)
- 经(23200)
- 技术(22879)
- 院(22780)
- 经济学(21880)
- 基金
- 项目(131584)
- 科学(103020)
- 基金(94984)
- 研究(91308)
- 家(84182)
- 国家(83520)
- 科学基金(71573)
- 社会(57351)
- 社会科(54351)
- 社会科学(54333)
- 省(52794)
- 基金项目(49698)
- 自然(48217)
- 自然科(47143)
- 自然科学(47130)
- 自然科学基金(46278)
- 划(43951)
- 教育(43876)
- 资助(39871)
- 编号(36999)
- 重点(30003)
- 成果(29670)
- 部(28004)
- 发(27545)
- 创(26861)
- 课题(26022)
- 科研(25200)
- 创新(25125)
- 计划(24834)
- 大学(24277)
共检索到285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豆 谢笔钧 孙智达
为研究甲基萘醌MK-4对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氧化的保护作用,通过模拟胃液低pH条件下铁诱导的类胡萝卜素的氧化,评价了甲基萘醌MK-4对膳食类胡萝卜素保留率的影响,并以β-胡萝卜素为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别鉴定了2种不同体系(不加MK-4,加入MK-4)中β-胡萝卜素的反应产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甲基萘醌MK-4对Fe(Ⅱ)诱导的类胡萝卜素氧化的保护效果最佳,保留率可提高至原来的2倍。在胃液中,当Fe(Ⅱ)存在时,不加MK-4时,β-胡萝卜素的反应产物涉及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包括顺式异构体、环氧化合物、醛类化合物以及降解产物4类,共计10种化合物;而加入MK-4后,β-胡萝卜素的反应产物减少至7种化合物,未检测到醛类化合物及降解产物。通过对比反应前后胶束中的MK-4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发现,MK-4对β-胡萝卜素的保护作用并不是消耗其自身。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明慧 姚晓芹 韩超 董丽君 王亚光 楚建周
用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对萝卜芽苗菜进行处理,得出了不同类胡萝卜素种类和浓度对萝卜芽苗菜下胚轴长度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处理均能促进芽苗菜下胚轴长度的增长,降低芽苗菜贮藏后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_2·~–)生成速率,并且适宜浓度可有效提高芽苗菜贮藏后的抗氧化酶(POD、SOD)活性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处理中,5 mg/L的β-胡萝卜素或20mg/L的玉米黄质处理下萝卜芽苗菜的下胚轴最长;和对照组相比,贮藏后萝卜芽苗菜中O_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在5~10 mg/L的β-胡萝卜素和10~20 mg/L的玉米黄质处理下较低;40 mg/L的β-胡萝卜素和20~40mg/L的玉米黄质处理下的萝卜芽苗菜在贮藏后具有较高的POD、SOD活性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分析表明,与β-胡萝卜素处理相比,玉米黄质处理可以使萝卜芽苗菜具有较低的MDA含量和较高的POD活性,更有利于维持芽苗菜的贮藏品质,延缓腐烂的发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恩 韩雅珊 乔旭光 广田才之
将蛋黄磷脂酸胆碱(PC)制成的脂质体用于类胡萝卜素抑制脂质过氧化研究,β-胡萝卜素抑制TBARS积累没有诱导期。当存在于脂质体膜上时,类胡萝卜素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顺序如下:鸡油菌黄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胭脂树橙。类胡萝卜素在水分散液中存在时,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按胭脂树橙>叶黄素>鸡油菌黄质>β-胡萝卜素顺序递减。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抑制脂质过氧化与其作用的介质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PC脂质体脂质过氧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曙辉 薛颖
对 4种类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方法进行比较 ,选出了适合本实验室的测定方法 :分析柱为Nova pakC18(3 9mm× 30 0mm) ,以乙腈和三氯甲烷 (92∶8)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4 70nm和 4 5 0nm双波长 ,并采用该方法对胡萝卜、南瓜、羽衣甘蓝 3种蔬菜的数百份样品进行了α 胡萝卜素、β 胡萝卜素及茄红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蔬菜 类胡萝卜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丹丹 彭光华 黄红霞 张声华
通过MT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测定肿瘤细胞膜唾液酸(SA)含量、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细胞培养液中NO和NOS含量等的变化,研究菹草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extracts fromPotamogeton crispusL.,CEPC)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EPC对Hela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Hela细胞表面的SA含量,诱导Hela细胞ΔΨm下降,导致iNOS活性增强,NO含量显著升高。CEPC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肿瘤细胞膜SA含量,使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i、NOS的活性增强、NO的浓度升高而引起肿瘤细胞凋...
关键词:
菹草 类胡萝卜素 抗癌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付 陈媛梅 郑彩霞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番茄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以丙酮∶石油醚为溶剂,超声提取番茄中的类胡萝卜素,经分离纯化后作供试液,确定了HPCE法检测番茄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检测波长为450nm,运行缓冲液为pH 4.5的HAc-NaAc溶液,电泳电压24kV,0.5MPa压力下进样6s,电泳温度为20℃。最佳工艺下,样品可在16min内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同时检测样品中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此外,按照最佳条件对5种不同成熟期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番茄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的含量逐渐升高,β-胡萝卜素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两者含量均在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昊 尹莲 刘洁霞 贾丽丽 丁旭 沈迪 冯凯 徐志胜 熊爱生
【目的】研究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AgCCD4在不同颜色芹菜中的基因型及相对表达量,结合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分析AgCCD4对芹菜组织中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CCD亚家族基因在不同颜色芹菜组织着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同源比对法检索芹菜基因组中的CCD家族基因AgCCD4。从‘津南实芹’‘黄太极’‘紫杆一号’和‘赛雪’4种不同颜色芹菜中分别克隆获得芹菜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AgCCD4。对芹菜AgCCD4的蛋白氨基酸序列组成、蛋白质理化性质、亲缘关系、空间结构等进行分析,预测其保守结构域和二级结构以及建立三级结构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gCCD4在不同颜色芹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4种颜色芹菜的叶片、叶柄和根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转化法,研究AgCCD4蛋白在烟草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gCCD4包含1个长度为1 77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92个氨基酸。‘赛雪’中AgCCD4的核苷酸序列与其他品种相比存在18个碱基和9个氨基酸位点的差异,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5.07 kD和65.12 kD,等电点分别为6.03和5.95。进化树分析表明,芹菜AgCCD4与菊科的向日葵和莴苣CCD4进化关系较近。AgCCD4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包含多个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主要以β-折叠为主。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AgCCD4是一个定位在叶绿体上的蛋白。对4种颜色芹菜叶片、叶柄和根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芹菜根中均未检测到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叶片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以‘津南实芹’最高,分别为1 102.58μg·g-1 DW和241.92μg·g-1DW,‘紫杆一号’最低,分别为57.12μg·g-1 DW和45.65μg·g-1 DW。在叶柄中,仅在‘黄太极’中检测到β-胡萝卜素,叶黄素也只在‘津南实芹’和‘黄太极’中被检测到。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gCCD4在芹菜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最低。‘紫杆一号’和‘赛雪’叶片中AgCCD4的相对表达量相似,都显著高于‘津南实芹’和‘黄太极’。【结论】本研究从4种颜色芹菜中分别克隆得到AgCCD4,其中‘赛雪’的基因序列和其他品种存在差异,其蛋白均含有RPE65保守结构域。AgCCD4表达量在芹菜不同组织中具有显著差异。芹菜中AgCCD4表达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负相关。植物体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种类影响植株的颜色变化,AgCCD4可能通过降解类胡萝卜素来调控芹菜组织着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杰 赵永彬 尹明安
【目的】胡萝卜汁加工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需要较佳的干燥工艺保存好胡萝卜渣中的类胡萝卜素,以利于综合利用。【方法】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以及联合干燥工艺对胡萝卜渣干燥过程中含水量及类胡萝卜素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与比较。【结果】采用先热风85℃干燥45min后再真空75℃干燥,当胡萝卜渣含水量达到8%时,干燥时间最短,为135min,类胡萝卜素的损失率最少,仅为2.1%。【结论】热风-真空联合干燥技术能在较短的干燥时间内较大程度地保存胡萝卜渣中的类胡萝卜素,为较佳的胡萝卜渣干燥工艺。
关键词:
胡萝卜渣 干燥 类胡萝卜素 水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虹琦 岳骞 黎娟 周冀衡 毛建华 柳立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烤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探索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类胡萝卜素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采用90%丙酮提取和0.1%二丁基羟基甲苯抗氧化剂保护,用乙酸乙酯和90%含水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测定烤烟叶中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含量.该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1~0.999 8)和重复性(相对平均偏差小于2.21%),平均回收率可达到94.25%,并可有效防止类胡萝卜素氧化,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检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建飞 赖川 唐春红
为提高紫苏粕的综合利用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紫苏粕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适宜的提取溶剂种类、丙酮与甲醇的体积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紫苏粕质量与混合液体积的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有机溶剂提取紫苏粕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丙酮与甲醇体积比为2∶1,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8 h,固液比为1∶50。该浸提条件下类胡萝卜素提取率为4.0 mg/(100 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 明 徐晓云 范 鑫 潘思轶
我国柑橘资源丰富,在柑橘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皮渣及果肉残余等副产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提取类胡萝卜素的主要原料.柑橘中的类胡萝卜素除起到呈色作用外,还参与人体的代谢、免疫应答以及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动.本文介绍不同品种柑橘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种类,对柑橘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柑橘 类胡萝卜素 生物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伟隆 马卓君 李惟铨 王茜 薛毓才 易敢峰 黄旭雄
类胡萝卜素对甲壳动物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甲壳动物自身无法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但可以代谢和转化外源类胡萝卜素来满足特定养殖阶段、养殖条件下的生理生态适应性需求。迄今为止,有关甲壳动物类胡萝卜素营养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虾蟹类生长性能、色泽调控、抗氧化能力、繁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抗逆境能力等方面,有关外源类胡萝卜素在甲壳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还缺乏深入了解,亟待研究揭示。本文在综合分析并总结了甲壳动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及分布、外源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及来源、甲壳动物对外源类胡萝卜素的有效利用、甲壳动物对外源类胡萝卜素的营养需求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探究甲壳动物体内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确定参与代谢的关键酶基因并解析其生物学功能,可以促进对类胡萝卜素这一类条件性必须营养素在甲壳动物体内的代谢及调控基础的深入理解,为外源类胡萝卜素在甲壳动物养殖过程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银岳 孙叶 霍永久 占今舜 刘明美 詹康 赵国琦
以蛹虫草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运用酸热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酸热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酸热微波提取法、丙酮提取法提取类胡萝卜素,比较6种方法的提取得率,得出酸热超声提取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采用酸热超声提取法,设盐酸浓度、酸浸时间、沸水浴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等6个单因素试验,结合L27(313)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得出酸热超声提取法最优提取条件为盐酸浓度2.25 mol/L,酸浸时间30 min,沸水浴时间6 min,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25℃,超声时间25 min,类胡萝卜素提取得率可达1 134.88μg/g;影响提取得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超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文平 李赫 叶立勤 陈敏 张杉
【目的】通过分析了枸杞功能成分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和主要酯化类胡萝卜素在干制加工中生物合成和降解规律,为改善加工条件,最大限度保存枸杞中类胡萝卜素,提高枸杞感观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定量测定不同采收期枸杞在干燥过程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变化。【结果】干制起始阶段,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增加,是鲜果含量的2~22倍;干制中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秋果的降解幅度较大;干制后期,两种色素含量有小幅增加并达到平衡状态。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在干制起始阶段全面降解,降幅达到40%以上;干制中期有小幅增加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夏果中的类胡萝卜素总量明显比秋果高。【结论...
关键词:
枸杞 类胡萝卜素 生物合成 降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玲 金同铭
应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RP-HPLC),经Nova-PakC18柱进行梯度洗脱,在454nm处检测。测定29个不同品种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含量,其总平均值为3.56mg100g-1。英国品种Nan-tura含量最高为6.92mg100g-1;4个品种中有2个品种β-胡罗卜素含量超过6.0mg100g-1,接近总平均值的2倍。中国和法国的品种β-胡萝卜素的含量相对较低,中国4个品种的总平均仅为测试样品总平均值的56%,而法国的B180品种含量用本实验方法无法检出,含量低于7ng100g-1。
关键词:
胡萝卜,β-胡萝卜素,反相高压液相色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