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4)
2023(7271)
2022(6109)
2021(5516)
2020(4699)
2019(10145)
2018(9787)
2017(18153)
2016(10195)
2015(10879)
2014(10299)
2013(10173)
2012(9597)
2011(8702)
2010(8341)
2009(7543)
2008(7290)
2007(6397)
2006(5658)
2005(4940)
作者
(34032)
(28510)
(28492)
(26648)
(18179)
(14184)
(12515)
(11333)
(11056)
(10093)
(9905)
(9548)
(9435)
(9311)
(9045)
(8953)
(8790)
(8534)
(8312)
(8224)
(7588)
(7038)
(6825)
(6581)
(6538)
(6479)
(6243)
(6209)
(6072)
(5912)
学科
(36040)
经济(35994)
(27368)
管理(27064)
(20293)
企业(20293)
方法(16850)
数学(15069)
数学方法(14926)
(12109)
(10791)
(10757)
中国(9805)
(8955)
贸易(8952)
(8754)
农业(8698)
业经(8098)
(7372)
技术(6352)
环境(6199)
地方(6169)
(6063)
银行(6012)
(6004)
财务(5998)
财务管理(5978)
企业财务(5681)
(5663)
(5558)
机构
大学(144576)
学院(142591)
研究(56495)
(56205)
经济(55199)
管理(51229)
理学(45253)
理学院(44663)
管理学(43660)
管理学院(43451)
(42747)
中国(40247)
科学(40015)
农业(34895)
业大(32305)
(31917)
(31176)
研究所(29748)
中心(24749)
(23578)
农业大学(22866)
(21312)
(20565)
(19971)
(19200)
财经(19088)
北京(19007)
科学院(18918)
(18495)
(17640)
基金
项目(107308)
科学(82204)
基金(79010)
(75496)
国家(74924)
研究(65558)
科学基金(61063)
自然(44094)
自然科(43088)
自然科学(43068)
自然科学基金(42332)
基金项目(42200)
社会(42060)
(41981)
社会科(39879)
社会科学(39867)
(36942)
资助(31918)
教育(28887)
重点(25008)
计划(24796)
编号(22898)
(22841)
科技(22819)
(22642)
(22626)
科研(22036)
(21495)
创新(21341)
(19794)
期刊
(55710)
经济(55710)
学报(39352)
(38011)
研究(36138)
科学(31020)
中国(28663)
大学(27368)
学学(26599)
农业(26332)
管理(17900)
(17256)
(15072)
业大(12808)
(11501)
金融(11501)
农业大学(11049)
经济研究(10242)
(9845)
财经(9249)
业经(9217)
技术(9072)
教育(8851)
科技(8310)
(7942)
中国农业(7578)
问题(7572)
林业(7483)
自然(6996)
资源(6647)
共检索到204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林  曹坳程  朱文达  喻大昭  颜冬冬  
【目的】研究18%甲基磺草酮·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防除水稻移栽田主要杂草的效果和应用安全性,以及杂草防除后对水稻产量和田间光照、养分、水分的影响,为移栽稻田杂草化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18%甲基磺草酮·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4个剂量处理,以15%甲基磺草酮悬浮剂和25 g/L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处理,于水稻移栽前3 d毒土法施药,药后调查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测定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影响,并测定田间光照强度,水稻收获期进行测产。【结果】施用18%甲基磺草酮·五氟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洋洋  高原  欧阳萧晗  董立尧  李俊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和异丙隆混配的最佳配比及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田间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Colby法评价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及异丙隆复配后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并提出最佳配比。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确定3种药剂最佳配比的室内杀草谱及对小麦安全性,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该配比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研究发现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和异丙隆复配的最佳配比是1∶5∶100(质量比)。该配比在有效成分剂量为400 g·hm~(-2)时对禾本科杂草日本看麦娘、菵草以及阔叶杂草繁缕、大巢菜、猪殃殃的室内鲜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00.00%、99.74%、100.00%、90.57%和95.49%,且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选择性指数(Z)为6.43。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40 d,在600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大于90%,且目测对小麦幼苗生长无影响。[结论]啶磺草胺、唑啉草酯及异丙隆混配可以有效防除小麦田一年生杂草并对小麦生长无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丽雅  李奇  史珊珊  马雨梦  刘亚琪  赵超伟  王鹤如  操海群  廖敏  赵宁  
【目的】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是我国水稻田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五氟磺草胺等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是防治稻田稗草的主要除草剂种类。本研究团队前期在安徽省天长市水稻主产区发现疑似五氟磺草胺抗性稗草种群AHTC-01,明确其对稻田不同种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可能的抗性分子机制,为抗性稗草有效防治、延缓其抗药性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法在整株水平上测定稗草种群AHTC-01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及对不同除草剂的抗性模式,并通过靶标基因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分析探索其靶标抗性分子机制。【结果】相比敏感稗草种群AHFY-01,疑似抗性稗草种群AHTC-01已对五氟磺草胺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esistance index,RI)为620。靶标抗性机制分析表明,AHTC-01种群ALS基因拷贝2(ALS2)第574位氨基酸由色氨酸(Trp)突变为亮氨酸(Leu),其种群突变频率为100%;在五氟磺草胺处理后12 h,抗性稗草种群AHTC-01 ALS相对表达量为敏感稗草种群AHFY-01的2.26倍。AHTC-01同时对其他3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双草醚、嘧啶肟草醚、甲氧咪草烟产生不同水平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8.24、13.36、20.36;但是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ase)抑制剂氰氟草酯、精噁唑禾草灵和烯草酮,4-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4-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PD)抑制剂三唑磺草酮,合成生长素类(synthetic auxin mimic)氯氟吡啶酯等其他作用机制除草剂依旧较为敏感。【结论】稗草种群AHTC-01靶标基因ALS2第574位氨基酸突变和ALS过量表达是其对五氟磺草胺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抗性机制同时赋予其对不同ALS抑制剂的交互抗性。农田生产实际中,可轮换使用其他作用机制除草剂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爱萍1 胡洪涛2 朱文达3 李 林3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62%丁草胺?噁草酮微乳剂对移栽稻田3种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水肥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药剂后,能有效防除稻田3种主要杂草,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88.09%~98.91%和88.06%~98.31%; 杂草防除后,田间透光率增加3~4倍,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减少85%以上,水稻增产33.46%~40.0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爱萍  胡洪涛  朱文达  李林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62%丁草胺·噁草酮微乳剂对移栽稻田3种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水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药剂后,能有效防除稻田3种主要杂草,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88.09%~98.91%和88.06%~98.31%;杂草防除后,田间透光率增加3~4倍,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减少85%以上,水稻增产33.46%~40.0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贵  冒宇翔  沈俊明  薛林  王晓琳  张自常  
为了明确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及其与化学除草剂相互作用对水稻田杂草控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化学除草剂减量使用的可行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全量浅旋还田、全量深埋还田、秸秆不还田4种方式下不同剂量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0、207、414、621、828 G/hm2)对水稻田主要杂草控制效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田千金子、稗草、鸭舌草、水苋菜、异型莎草等杂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全量覆盖还田和全量浅旋还田效果明显优于全量深埋还田效果。同时小麦秸秆还田显著促进了较低剂量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207 G/hm2)对鸭舌草、千金子控制效果,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照春  王楠  陆德清  何永福  陈文龙  
为指导农户合理用药,测定了眼子菜对苄嘧磺隆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全省稻田杂草眼子菜对苄嘧磺隆的相对抗性系数(IR)值为1.00~29.00,各地区眼子菜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以遵义地区田块眼子菜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水平相对较低。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水平不高,但有部分田块已开始出现抗药性生态型眼子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虎  陈国奇  张玉华  孙仲华  董立尧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常规推荐剂量下对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及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的毒力差异及最佳适宜用药时期。[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这3种杂草及其不同叶龄对这2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3种杂草对氰氟草酯的敏感性依次为千金子、稗、马唐。1~8叶期的千金子均对氰氟草酯高度敏感;在氰氟草酯田间推荐剂量75 g·hm~(-2)(有效成分)下对1~6叶期稗的鲜质量抑制率均在90%以上;氰氟草酯对不同叶龄的马唐鲜质量抑制中剂量(eD50值)均在11.96 g·h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权权  潘圣刚  段美洋  田华  钟克友  肖立中  唐湘如  
本试验研究了播前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通杀1号,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剂稻草闭、扫茀特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草甘膦、通杀1号、稻草闭,扫茀特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1.42%、89.77%、85.63%、77.87%,其中稻草闭处理的株防效显著高于扫茀特;成秧率分别达到72.3%、68.7%、65.0%,64.8%,草甘膦、通杀1号处理的成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草甘膦、通杀1号处理显著提高了秧苗茎基宽、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单位苗高干重等指标,稻草闭与扫茀特处理的秧苗在这些指标上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草甘膦处理降低了秧苗POD活性、MDA含量,通杀1号处理则相反,两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金爱  李润植  赵慧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军雄  陈社员  官春云  刘忠松  王国槐  肖钢  
采用拔除法调查稻茬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其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作对照,考察3种除草剂13.5%草铵膦、油力1+1、10.8%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杂草的田间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稻茬油菜田中共发现杂草16种,分属10个科,优势种群为早熟禾,亚优势种群为看麦娘、繁缕;杂草于油菜播种后开始出苗,有冬前出苗最高峰和春季出苗次高峰2个出苗高峰;施用草铵膦第8天后,对总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等的防效达90%以上,第16、32、64天后的防效仍可高达90%以上;与不除草相比,施用草铵膦,可使油菜增产约8%。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立尧  武淑文  沈晋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冬明  马殿荣  杨庆  陈温福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著降低。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水稻有效穗数受杂草稻密度的影响最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到的影响次之,千粒重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和干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杂草稻竞争造成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忍  伍佳  吕广动  隆斌庆  杨飞翔  周晶  陈慧娜  黄璜  
【目的】为探明不同稻草还田方式与稻田养鸭耦合对水稻生物量、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设置5种处理方式:"稻草炭化还田+养鸭"(CD),"稻草直接还田+养鸭"(ZD),"稻草粉碎还田+养鸭"(FD),"稻草不还田+养鸭"(BD)和"稻草不还田不养鸭"(BR)。通过测定水稻生物量、产量,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及土壤pH值,研究稻草还田+稻田养鸭对土壤养分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稻草炭化还田+稻田养鸭(CD)能显著降低水稻株高、提高水稻生物量,稻草还田+稻田养鸭主要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来提高水稻产量,短期内(1年)能使水稻增产10%以上。稻草还田+稻田养鸭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33.73%~41.28%和15.06%~21.47%。CD能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0.15%、13.73%、10.25%,CD还能有效缓解土壤pH值降低。【结论】稻草炭化还田+稻田养鸭处理(CD)为最佳组合处理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洪俊  黄国勤  杨滨娟  王晓维  
【目的】综合评价南方稻区不同冬季绿肥种类种植下水稻生长动态及稻田杂草群落效应,进一步优化稻田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冬季作物种植与开发。【方法】从2011年冬开始,在南方双季稻区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采用田间试验,分别选取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冬季绿肥种类,比较冬季绿肥紫云英、油菜、黑麦草及混播绿肥(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对后作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特性、稻田杂草群落的差异变化。【结果】紫云英前茬处理的早稻(紫云英—早稻—晚稻,MV-R-R)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干物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4.46%、10.99%、11.83%和7.23%,相应地其产量也分别比黑麦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