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2)
- 2023(13592)
- 2022(11290)
- 2021(10322)
- 2020(8808)
- 2019(19897)
- 2018(19801)
- 2017(38810)
- 2016(21233)
- 2015(24112)
- 2014(24409)
- 2013(24324)
- 2012(22684)
- 2011(20286)
- 2010(20773)
- 2009(19798)
- 2008(20194)
- 2007(18760)
- 2006(16479)
- 2005(15134)
- 学科
- 济(99120)
- 经济(99008)
- 业(89313)
- 企(79897)
- 企业(79897)
- 管理(75316)
- 方法(42650)
- 数学(33434)
- 数学方法(33190)
- 业经(32473)
- 农(31532)
- 财(30767)
- 中国(24880)
- 务(22181)
- 财务(22154)
- 财务管理(22107)
- 农业(21982)
- 制(21334)
- 企业财务(20880)
- 技术(20267)
- 地方(18510)
- 贸(18493)
- 贸易(18485)
- 易(17964)
- 和(17650)
- 理论(17126)
- 策(16211)
- 划(16050)
- 体(15266)
- 银(15071)
- 机构
- 学院(320577)
- 大学(312082)
- 济(137497)
- 经济(134738)
- 管理(125685)
- 理学(106597)
- 理学院(105551)
- 管理学(104193)
- 管理学院(103593)
- 研究(100366)
- 中国(80223)
- 财(66483)
- 京(65455)
- 科学(58340)
- 农(52246)
- 财经(52184)
- 江(51190)
- 所(50989)
- 经(46884)
- 中心(46695)
- 研究所(45241)
- 业大(43947)
- 经济学(41777)
- 北京(41598)
- 农业(41036)
- 州(40694)
- 范(38213)
- 经济学院(38128)
- 财经大学(37939)
- 师范(37871)
- 基金
- 项目(196191)
- 科学(154514)
- 研究(149744)
- 基金(139584)
- 家(118691)
- 国家(117558)
- 科学基金(101609)
- 社会(94743)
- 社会科(89832)
- 社会科学(89807)
- 省(79708)
- 基金项目(73929)
- 教育(67986)
- 划(64622)
- 编号(63039)
- 自然(62615)
- 自然科(61054)
- 自然科学(61036)
- 自然科学基金(59988)
- 资助(56344)
- 成果(50434)
- 发(44607)
- 创(44079)
- 重点(43784)
- 部(43232)
- 课题(43055)
- 业(41781)
- 创新(40340)
- 性(38672)
- 国家社会(38393)
- 期刊
- 济(161940)
- 经济(161940)
- 研究(95470)
- 中国(60726)
- 财(55812)
- 管理(50489)
- 农(49238)
- 学报(41745)
- 科学(40425)
- 农业(33259)
- 大学(32179)
- 教育(31503)
- 技术(31359)
- 融(31020)
- 金融(31020)
- 学学(30403)
- 业经(29972)
- 财经(26510)
- 经济研究(25157)
- 经(23035)
- 问题(22092)
- 业(19802)
- 技术经济(19408)
- 贸(17923)
- 商业(17572)
- 财会(16423)
- 现代(16373)
- 理论(15188)
- 统计(15101)
- 世界(14367)
共检索到486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鶄 施曼 韦倩青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全球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我国代工企业通过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GVC)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沿海地区形成了相当规模产业集群。然而,我国代工企业长期被限制在国际生产体系之外,从事低技术的生产制造模块,并且仅靠传统意义上的资源禀赋和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难以打破上游企业的技术封锁,实现全球价值链上的产业升级。所以文章将视角由全球价值链转向国内价值链(NVC),基于雁形模式理论提出了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新路径,最终可实现代工企业产业升级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GVC NVC 产业升级 雁行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慕强 谢沂志 麦宇航 杨程玲
外资企业为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外资企业的空间演化及升级路径对于中国更好吸引高质量外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企业动态演化的视角,以1992—2022年新加坡在华投资企业(以下简称“新资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局域Getis-Ord G_i~*指数和Apriori数据挖掘算法分别探讨了新资企业在华的时空演化特征及产业升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新资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演化方向上呈现出自北向南、由环渤海地区向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聚集的趋势。(2)新资企业进入热点向长三角地区集聚,而退出热点则集中在环渤海和福建沿海地区,同时投资趋势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高附加值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产业。(3)长三角地区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软件信息、科学研究、商业及法律服务和房地产的产业关联强度较为稳定且紧密度上升,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关联在整体上发展较为均衡但没有关联稳定且保持紧密的产业集群,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稳定性较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程兆谦 侯丽敏 李斌
对代工企业的研究,理论界大多支持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但该观点与代工企业的实践并不相符。许多已经建立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仍然以代工组装和代工设计业务为主,并积极开拓不同形态的代工业务。针对上述矛盾,采用纵向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好利阀业、上海岱美、富士康3家企业为例,基于非研发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等理论视角,对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对3家案例企业的升级阶段、升级模式、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证据资料对比分析,重新构建U形曲线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研究结果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程兆谦 侯丽敏 李斌
对代工企业的研究,理论界大多支持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但该观点与代工企业的实践并不相符。许多已经建立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仍然以代工组装和代工设计业务为主,并积极开拓不同形态的代工业务。针对上述矛盾,采用纵向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好利阀业、上海岱美、富士康3家企业为例,基于非研发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等理论视角,对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对3家案例企业的升级阶段、升级模式、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证据资料对比分析,重新构建U形曲线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代工企业,尤其是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的代工企业而言,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并非连续且必要的升级路径。切实有效的升级模式是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代工生产企业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问题解决方案、创新产品研发设计和服务流程、通过自主设计以及发展多元业务等,最终实现转型升级。上述结论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将代工企业的升级细化为4个阶段和7个环节,突破了已有聚焦在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直线升级的惯性逻辑,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了全球价值链以及微笑曲线的环节。研究结果明确了品牌客户持续提升的需求是拉动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代工企业应该重视客户需求,并鼓励品牌客户多提要求、提高要求。非研发创新是资源短缺的代工企业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玉荣
过去中国企业以低成本优势被动嵌入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获得技术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日益凸显囿于GVC低端的困境。为此,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战略下,中国企业可乘势构建自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利用全球智慧资源的同时,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推动中国产业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对外开放 自我主导 产业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户诏一 赵秋运
农业产业化代表了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而农业龙头企业则通过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的稳定增收,推动了小农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进而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然而,当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又普遍面临着“链主”功能薄弱、融资渠道单一和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本文尝试分析农业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进而探索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乡村产业升级的具体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尤成德 张建琦
本文基于企业战略变革和加工制造业升级的理论视角,提出了用工环境变化下沿海加工制造企业转型路径图。企业应该首先转变理念,逐步进行业务调整,积极谋划战略转型,重新确立新的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政府政策、行业特征和企业资源情况将对企业的转型决策产生影响。
关键词:
用工环境 制造企业 转型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黎伟
文章基于价值链—资源—能力的分析框架,以颖祺实业与英伟实业两家毛织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寻其动态能力提升的路径、策略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GVC/NVC双重嵌入是这类企业提升动态能力、转型升级的普遍路径。具体为传统制造企业从双重嵌入中获取信息、知识和资源,通过组织学习内化后实现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GVC NVC 传统制造企业 动态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书法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广大地区凭借其区位、廉价劳动力以及低土地成本等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大量不同规模的企业成为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代工者。但是,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该模式也带来了本土企业过度依赖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运营能力弱化、收益分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本土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全球品牌、独立构建国内外产品价值链,以及建立销售终端渠道时,遭遇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国际大买家的"结构封锁"。因此,如何实现外资代工模式下的本土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正旺 李培源 沈国政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科技正在飞速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也在改变了人们工作的方式。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也追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对象,在信息化时代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也从传统的核算模式一步步走向电子的核算模式,因此,企业财务电算化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财务电算化也在改变会计的核算方式,同时也加强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也大大地加强了企业会计的工作能力。财务电算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辅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将财务电算化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并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析财务电算化管理在企业中的现实作用,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做出分析,并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电算化的创新路径,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电算化的工作效率,进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财务电算化 企业 作用 问题 创新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邵朝对 苏丹妮
本文首次将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衡量企业在GVC中贸易利得和分工地位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DVAR,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作用更大。解构集聚外部性后发现,包含劳动力蓄水池、中间投入共享、知识技术溢出3个方面的马歇尔外部性和集群商业信用引发的融资外部性通过提高企业成本加成和降低国内中间品相对价格是产业集聚DVAR促进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最后,本文还发现产业集聚提升企业出口DVAR并未以缩减企业进出口规模、牺牲全球化为代价,更多地是通过引发企业由低出口DVAR的加工贸易方式向高出口DVAR的一般贸易方式转变的结构效应为具体实现路径;由微观企业转向中观行业的分析再次佐证了企业贸易方式转变引致的结构效应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DVAR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证实了产业集聚可以作为中国企业GVC升级的本地化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建南
沿海开放地区企业跨国投资探讨陈建南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向新世纪,沿海地区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业已形成的比较优势,尽早把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俞荣建
GVC嵌入中的我国代工企业"升级"与"伪升级"命运迥然各异,其背后机理既有的理论缺乏解释,代工企业面临代工策略的决策困境。本文认为,二元关系的视角下代工企业的GVC升级命运,是代工能力建构与GVC知识治理共同演化的结果。基于共同演化范式,对多层次嵌入情境、初始条件、演化机理以及GVC"升级"或"伪升级"演化结果等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代工能力的专有性是"升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处于主导的条件下,适度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将起着助推"升级"的积极作用。但是,当代工能力处于专用性主导时,关系专用性投资将使代工企业进一步陷入"伪升级"泥潭。据此结论,为代工企业提出寻求GVC升级的相关代工策略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涛 王璐玮 储姗姗
创新转化的生产力呈现出级数效应,这是群体性瞪羚企业引发新经济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原因,各地区愈加重视高成长企业创新能力对当地经济的驱动作用及其双元创新路径对传统企业的示范作用。文章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瞪羚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2004—2018年创新网络,运用层次回归模型检验网络位置、知识搜索和关系强度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分阶段探究瞪羚企业开展双元创新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1)网络位置对双元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度数中心度对渐进式创新更重要,结构洞对突破式创新更重要;(2)知识搜索在网络位置促进双元创新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其中知识搜索深度更利于渐进式创新,而搜索宽度更利于突破式创新;(3)关系强度在网络位置、知识搜索促进渐进式创新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在促进突破式创新的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4)渐进式创新主导企业与突破式创新主导企业的网络位置、知识搜索和关系强度随时间演化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使两类企业在创新路径选择上产生明显差异。
关键词:
双元创新 网络位置 知识搜索 关系强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敬鑫 万智
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但是,国家价值链对中国企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发展内涵,似乎并未得到学者足够的重视。文章在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内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情景下构建国家价值链的两种重要载体平台——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专业化市场)和单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领导型企业网络)的对比分析,试图探索中国企业构建国家价值链并且依靠国家价值链实现升级的可行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