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1)
2023(18455)
2022(15613)
2021(14987)
2020(12322)
2019(28669)
2018(28652)
2017(55276)
2016(30205)
2015(34324)
2014(34508)
2013(33822)
2012(31094)
2011(28424)
2010(28694)
2009(26553)
2008(25838)
2007(23090)
2006(20635)
2005(18477)
作者
(86572)
(72333)
(71379)
(68377)
(45882)
(34378)
(32517)
(28356)
(27440)
(25884)
(24380)
(24346)
(23110)
(22937)
(22521)
(22150)
(21306)
(21136)
(20583)
(20533)
(18118)
(17876)
(17513)
(16646)
(16182)
(16037)
(15934)
(15898)
(14628)
(14326)
学科
(124008)
经济(123852)
(84863)
管理(82260)
(62112)
企业(62112)
方法(53710)
(50760)
数学(47436)
数学方法(46694)
中国(35934)
农业(33428)
业经(29193)
(29007)
(25856)
(25262)
(23926)
贸易(23910)
地方(23534)
(23312)
(20731)
银行(20688)
理论(20081)
(19909)
(19554)
(19457)
金融(19448)
(18309)
技术(18047)
环境(17725)
机构
学院(428319)
大学(427338)
(178456)
经济(174711)
管理(167910)
研究(149263)
理学(144528)
理学院(142974)
管理学(140366)
管理学院(139587)
中国(116088)
(91810)
科学(89578)
(81097)
(80644)
(75276)
研究所(68228)
中心(68083)
业大(65697)
(63866)
财经(63658)
农业(62546)
北京(58612)
(58050)
(56719)
师范(56223)
(53408)
经济学(53146)
(50856)
经济学院(47752)
基金
项目(285291)
科学(224565)
研究(211760)
基金(207045)
(180127)
国家(178615)
科学基金(152858)
社会(133172)
社会科(125917)
社会科学(125882)
(109821)
基金项目(107882)
自然(98193)
教育(97566)
自然科(95947)
自然科学(95926)
自然科学基金(94208)
(92740)
编号(87565)
资助(86847)
成果(72252)
(64180)
重点(63574)
(61221)
课题(60579)
(58539)
教育部(54939)
国家社会(54723)
创新(54589)
科研(53797)
期刊
(201386)
经济(201386)
研究(130593)
中国(88546)
(79211)
学报(66733)
科学(62299)
管理(60988)
(59220)
农业(53655)
大学(51516)
教育(50683)
学学(48448)
(44587)
金融(44587)
技术(38047)
业经(35372)
经济研究(31409)
财经(31082)
(26967)
(26662)
问题(26522)
图书(21176)
技术经济(21049)
世界(20926)
(20896)
(20641)
理论(20260)
统计(20087)
科技(19631)
共检索到649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继同  
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 ,是经济保障与生活  福利问题 ,是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变问题。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  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农民福利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是由集体福利模式转变为市场福利  政策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韩央迪  李迎生  
福利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国民待遇之一。对农村人口仍占一半以上的中国而言,农民的福利获得就成为检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把标尺。本文从广义社会福利视角出发,以国家一社会分析框架梳理了自传统社会以来中国农民福利的不同供给模式,描摹了不同阶段农民的差异化福利际遇,勾画出显著区别于西方工业化逻辑下农民福利发展的中国路径。这一路径表明,国家主导下的发展型农民福利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而要完全实现农民的这一现代国民福利待遇,不仅要正视这一福利取向的根本特性,更需要在国家主导下构筑起由不同福利主体有机组合的多元治理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唐奇  李雪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福利状况业已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农民集体作为影响最为深刻的利益集团之一,其福利在农地城市流转中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均衡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民集体福利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然后论述福利均衡的概念,提出农民集体福利均衡分析的三个假设,在此基础上,对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集体福利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农民集体福利均衡的条件,结果表明农地城市流转中农民集体福利均衡的必要条件为农民集体获得的经济补偿大于或等于其福利损失。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前土地征收中农民集体获得的福利补偿不能弥补其福利损失,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集体福利呈现不均衡状态。最后提出农地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鹏飞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分散的儿童福利立法模式,这种立法模式具有适时灵活、方便快捷的优点,却又导致法律统一性缺失,造成法律规范的杂乱甚至冲突。为推动儿童福利法制化建设,破除儿童福利法治建设困境,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国际环境等因素,中国儿童福利立法模式在保障范围、责任主体、形式体例上应选择普惠式、社会参与式、综合式。在未来儿童福利法律体系构建过程中,制定者一方面需要统筹全局,对儿童福利基本法进行科学设计,另一方面应保证单行法与基本法的协调一致,促进儿童福利法律体系的多元协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树荣  袁梨  
研究目的:测度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民福利,揭示农民福利的变动机理与原因,期望对当前的理论争论提供新的启示,并对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与拓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测得农户整体福利指数为78.3025,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户整体福利;(2)从5大子系统的福利效应来看,最明显改善的是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公平感知状况居中,就业发展与家庭经济状况最不明显,这与农户福利诉求存在一定偏差,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尚存优化空间。研究结论:增减挂钩政策应围绕变政府主导为农民自主、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注重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与拓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树荣  袁梨  
研究目的:测度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民福利,揭示农民福利的变动机理与原因,期望对当前的理论争论提供新的启示,并对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与拓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测得农户整体福利指数为78.3025,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户整体福利;(2)从5大子系统的福利效应来看,最明显改善的是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公平感知状况居中,就业发展与家庭经济状况最不明显,这与农户福利诉求存在一定偏差,表明农民自主型"增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利根  成程  
研究目的:揭示现有3种宅基地流转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状况,并提供改善路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最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而其他两种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垄断和隐形流转致使农民福利损失较多;(2)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向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研究结论:有条件地区尝试推行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不具备条件地区需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或规范隐形流转,最终3种模式都需向市场自由流转转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继同  
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既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又是就业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结构功能反映社会结构特征、功能与作用。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市场具有网格化与梯级多层次结构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严重影响社会福利水平,因此迫切需要增强劣势群体市场竞争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国家行动策略,以改善公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克庆  金炳彻  汪东方  
东亚福利模式具有低福利支出、低制度覆盖率、不公平性、多元化、重视家庭保障等特征。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和韩国社会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总结出中韩两国社会政策的相似特征,包括深受自由主义福利体制的影响、普遍性福利的持续扩大、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政策模式等几个方面。文章认为,中韩两国的社会政策体系都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做出调整,以便应对本国出现的社会问题,缓解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矛盾。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真正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福祉发挥作用的,是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特点和政治体制、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燕  林乐芬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挥着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受损农民经济损失的风险保障功能。本文基于200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动态静态面板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等,基于农民视角实证考察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显著增进了农民福利水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民具有一定的福利改善作用,这主要通过灾前保费支出效应实现——人均保费支出的农民福利改进效应显著,虽然在短期内增强了农民福利波动,但长期看改善了农民福利水平;随着农民福利水平的上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改善效应逐渐减弱;灾后保险赔付的福利效应尚未体现,这是由农业保险赔付效率不高造成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洋  岳希明  
本文对我国银行业是否存在行政性垄断进行产业结构验证和制度剖析,并利用16家上市银行2000-2013年的数据,通过Harberger和CM两种估算方法,对银行业行政性垄断所造成的各种福利损失进行实证测算,结果表明行政性垄断确实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通过深化改革破除银行业的行政性垄断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志平  
日本的现代福利制度是在二战后随同国家建设和社会重建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从形成路径来看,大致经历了济贫性国家福利的构建、从国家福利向社会福利转化以及从社会福利向社区福利深化三个逻辑转移阶段。根据东京大学武川正吾教授的观点,日本社区福利制度发展可以划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福利协议会主导时期(1970至1980年代),社区福利服务主要是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伟  马超  
本文借助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利用模糊评价方法,采用准自然实验思路,试图比较不同的征地补偿模式对农民福利水平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民被征地后的福利水平较之前略有提高,但总体福利水平仍然较低。虽然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模式在保障失地农民收入水平方面不如土地换货币模式,但是前者给予农民更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福利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珂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已成为破解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的综合路径。本文基于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基本特征、农民福利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从健全农村宅基地法律保障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拆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宁  
论文选取不同福利模式下的典型发达国家为观察对象,从工资决定机制、最低工资、失业保障以及劳动市场政策等方面对其劳动市场制度安排展开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制度安排下劳动市场功能绩效、产出绩效以及公平绩效的差异,在借鉴相关经验或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市场应采取前瞻式干预政策与事后补偿政策并重的策略,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包容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