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3)
2023(7767)
2022(6998)
2021(6529)
2020(5685)
2019(13803)
2018(13228)
2017(25633)
2016(14108)
2015(16128)
2014(16360)
2013(16683)
2012(16133)
2011(14738)
2010(14812)
2009(14056)
2008(14109)
2007(12615)
2006(10821)
2005(9928)
作者
(42808)
(35989)
(35819)
(34383)
(22549)
(17428)
(16583)
(14068)
(13463)
(12900)
(12169)
(12148)
(11526)
(11412)
(11387)
(11360)
(11129)
(10664)
(10373)
(10370)
(9050)
(9004)
(8906)
(8177)
(8148)
(8120)
(7951)
(7946)
(7287)
(7228)
学科
(69499)
经济(69454)
(38042)
管理(35385)
方法(30802)
(29345)
企业(29345)
数学(27221)
数学方法(27017)
(19541)
中国(17430)
地方(16970)
(15429)
业经(14227)
(13838)
(13064)
贸易(13060)
农业(12924)
(12607)
(12290)
产业(10350)
地方经济(9794)
(9651)
(9511)
金融(9508)
(9276)
银行(9247)
(9046)
财务(9030)
技术(9023)
机构
大学(210627)
学院(209652)
(93297)
经济(91523)
管理(78524)
研究(77961)
理学(67386)
理学院(66528)
管理学(65456)
管理学院(65051)
中国(57721)
科学(47455)
(45435)
(40955)
(40050)
(39338)
研究所(37278)
中心(35325)
业大(32264)
(31879)
财经(31825)
农业(31151)
经济学(29195)
北京(28889)
(28756)
(28512)
师范(28212)
(27463)
经济学院(26528)
(25361)
基金
项目(137374)
科学(107350)
研究(99263)
基金(99182)
(86915)
国家(86222)
科学基金(72330)
社会(62978)
社会科(59789)
社会科学(59770)
(53547)
基金项目(53104)
自然(45900)
(45670)
教育(44833)
自然科(44752)
自然科学(44738)
自然科学基金(43990)
资助(40797)
编号(40034)
成果(32938)
(31974)
重点(31829)
(31082)
(28359)
课题(27726)
创新(26604)
科研(26482)
国家社会(26197)
教育部(26150)
期刊
(103789)
经济(103789)
研究(63366)
中国(40677)
(35696)
学报(34548)
科学(31798)
(31236)
管理(27023)
大学(25387)
农业(23982)
学学(23843)
教育(19458)
(18696)
金融(18696)
技术(17894)
经济研究(17095)
业经(16895)
财经(16085)
问题(14408)
(14056)
(13347)
(12450)
技术经济(11751)
国际(10886)
统计(10626)
商业(10570)
世界(10533)
(10227)
理论(9976)
共检索到317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万清  
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我国8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90年代,原先导致趋同的主要因素如制度基础、利益导向、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动力等将逐步减弱,不同类型省区产业结构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作用下将向不同方向发展,地区间结构趋同态势将发生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亚平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换是工业化的客观规律,而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经济发展总体环境,则具体规定着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趋向,并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选择空间。90年代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投资及行业发展重型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对外经济规模扩大化将是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向是: 第一,从经济增长方式看,重化工业突出发展,是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头产业。 90年代我国总体上处在由温饱阶段进入小康阶段的推进过程中。据测算,90年代初期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左右,仍处在产业经济学所指出的结构变动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阎小培,林锡艺,黄谦  
本文通过对90年代广东产业结构变动的时空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广东产业结构变动趋向的时空差异,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对广东今后产业结构走向及产业结构在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中原  
本文首先根据大量数据分析指出 ,90年代以来西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明显加速 ,专业化水平有所上升 ,变动方向基本正确 ,但产业竞争优势较弱 ,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与东部的差距继续拉大。其次 ,从工业化加速、市场格局巨变、市场化改革、全国产业布局重组等方面 ,分析了西部产业结构变动的成因和机理。最后提出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对西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西部迫切需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走适合区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盛甲  
一、预测失误的提示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利用外资课题组的预测:90年代我国年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32亿到40亿美元之间。然而90年代初,尤其是1992年的发展现实与此预测竟大相径庭。1992年1-9月国内实际利用外资就达117亿美元。就上海来说,1992年1-10月协议吸收外资也高达26.56亿美元。预测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其原因是什么,这很值得研究。该预测报告(参见《经济研究参考》第105期)的预测前提主要根据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二力,苏荣挂  
90年代初期中国的生育率确实达到了更替水平以下,这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的结果。由于90年代初期较多的妇女推迟了婚、育,90年代中、后期的生育水平将有些回升;只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生育率还会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很不稳固,且在婚、育“空档”之后潜伏着“堆积”的危险,因此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历史上我国各个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趋同。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结构趋同现象。但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不同。本文从政治晋升的角度,用博弈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地区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经济机理分析,指出在政治晋升的驱动下,传统产业在地区间的分工协调会出现失灵,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很难纠正;新兴产业由于存在模仿的后发优势,各地会一哄而上,导致新兴产业的趋同。但是产业结构趋同也并不是没有好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若愚  赵洁  
运用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这一指标分析成渝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用区位熵方差测度区域内工业行业的区际分工程度。分析表明:该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相当程度的趋同现象,虽然趋同程度存在递减趋势,但区域竞争格局下的相关政策仍为未来的产业过度竞争埋下隐患。从3个不同层面对成渝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给予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拓展型"政府角色定位,加强内生性战略和内生性市场机制的培育、由产业合作向外溢性公共政策合作转变、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带动型区域经济转变以及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等角度出发,给出相关政策选择。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曾祥瑞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英国图书信息教育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表现在图书信息教育机构的分化与重组、信息教育的对象广泛化及图书信息教育课程的不断更新方面。1图书信息教育机构的分化与重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武  王俊海  
首先利用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框架,揭示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单一的中央政府依托相对绩效考核的晋升激励假设下,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会采取模仿战略来最大化自身利益,进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放松假设后,地方政府的行为将出现分化。接下来,本文根据1999—2007年中国省际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情况,对理论推导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近年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关键因素并非地区间相对绩效竞争的结果,而是由GDP增长率等绝对绩效指标带来的晋升激励扭曲。此外,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益控制权的行为,将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潘文卿  
基本理论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世界贸易格局由各贸易国所销售商品的相对成本决定,而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是影响该成本的最为基本的决定因素。如果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相对充裕,则该国倾向于出口密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再兴  
2.积极扶持地区潜导产业潜导产业系指目前综合评价值虽还不很高(不在前10位),但其发展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经过扶持培育,在不长时间内可上升为主导产业的产业。潜导产业是地区主导产业的接替者。地区主导产业一经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根据产业的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业都要经历滋生、成长、成熟、衰退儿个阶段。当主导产业进入成熟阶段后期和衰退阶段前期,就会出现边际效益下降的倾向,增长势头削弱,这时就需要有新的主导产业及时接替上来,保证主导产业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地区产业系统增长的活力连绵不断。因此,对地区潜导产业的扶持、培养,是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带有战略性的环节。西部地区属于这类产业的主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再兴  
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合理分配与组合,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生产要素运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西部地区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在地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地区产业结构也有很大变化,但也存在着结构性偏差。调整结构,理顺产业间的关系,是90年代加速西部地区开发的首要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世贤  
90年代的国际债券市场及其未来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郭世贤国际债券市场在90年代头4年,有别于80年代下半期的显著特点令人瞩目,这种巨大变化是由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预计未来7年,即1994年至2000年,国际债券市场将呈现更加美好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