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9)
2023(8664)
2022(7251)
2021(6360)
2020(4950)
2019(11237)
2018(11089)
2017(20942)
2016(10961)
2015(12273)
2014(12428)
2013(12444)
2012(12080)
2011(11467)
2010(11992)
2009(11124)
2008(10905)
2007(10013)
2006(9445)
2005(9030)
作者
(33212)
(27748)
(27677)
(26295)
(18039)
(13209)
(12492)
(10666)
(10615)
(10078)
(9705)
(9167)
(9146)
(9103)
(8841)
(8532)
(8241)
(7977)
(7946)
(7642)
(7329)
(6820)
(6754)
(6498)
(6404)
(6309)
(6168)
(6088)
(5673)
(5460)
学科
(73872)
经济(73823)
管理(30062)
(29536)
地方(24160)
(22816)
企业(22816)
中国(20930)
方法(17683)
(15862)
业经(15860)
地方经济(15523)
数学(14742)
数学方法(14639)
(11816)
(11648)
农业(11328)
(10987)
金融(10986)
(10615)
银行(10607)
(10488)
(10449)
(10015)
贸易(10004)
环境(9788)
(9530)
(9117)
(8963)
(8671)
机构
学院(169930)
大学(166751)
(82485)
经济(80855)
研究(67446)
管理(60514)
中国(51525)
理学(49927)
理学院(49277)
管理学(48685)
管理学院(48323)
科学(37331)
(36544)
(35073)
(34500)
研究所(30677)
中心(28739)
(27726)
财经(26809)
经济学(25837)
(24640)
(24385)
北京(24263)
师范(24195)
(24025)
(23983)
经济学院(22690)
(22412)
科学院(20566)
(19768)
基金
项目(99233)
科学(78335)
研究(76691)
基金(69947)
(59553)
国家(59000)
社会(50514)
科学基金(50095)
社会科(47992)
社会科学(47982)
(39527)
基金项目(35626)
教育(34111)
(32476)
编号(31059)
(28970)
资助(28649)
自然(28538)
自然科(27822)
自然科学(27818)
自然科学基金(27319)
成果(26170)
发展(24319)
(23901)
课题(23283)
重点(22800)
(21481)
国家社会(20822)
(20392)
(19226)
期刊
(110140)
经济(110140)
研究(60959)
中国(40644)
管理(27191)
(25302)
(24801)
科学(21731)
学报(20611)
教育(20372)
(20323)
金融(20323)
经济研究(18449)
业经(17508)
农业(16926)
技术(16604)
大学(16269)
学学(15127)
财经(14230)
问题(13686)
(12518)
(11046)
世界(10632)
技术经济(10412)
国际(10244)
商业(9555)
经济问题(8908)
经济管理(8895)
改革(8847)
(8847)
共检索到289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礼群  
1.实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未来相当长的发展阶段中,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持续扩大经济总量,不仅是实现经济强国的重要条件,更是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隋映辉  
《从市场大国到经济大国》一文,论述了中国大市场这一战略性竞争资源的作用,合理有效地协调竞争结构和配置区域市场开放的利益格局,对21世纪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中国从市场大国向经济大国演进的重大意义。文章着重就对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市场结构特征、市场战略选择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  
该文以美建国初立国方针之争为起点,从工商业发展入手,重点研究了贸易、人才、科技等政策对美国崛起的影响,探讨了美国在由大变强过程中政府之手的作用发挥问题。具体到我国,该文指出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加强全球化的战略运筹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周跃辉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的"增长奇迹",从经济总量、部分省市人均GDP、制造业产值、贸易进出口总额、外汇储备等综合指标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本文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逻辑线索,针对我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历史起点与现实基础、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横向国际比较、国际国内环境分析等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并对加快实现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重大配套改革举措等关键问题做了详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童有好  
文章认为,大国经济有不同于小国经济的特点: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巨大,经济规模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大,工业部门体系齐全。大国经济的国内市场对本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是拉动大国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2)使企业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相应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使研究与开发力度加大;(4)国内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国际竞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将努力统一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注意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伍贻康  杨逢珉  
英、美、德、日、韩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各显特色 ,中国必须借鉴其经验 ,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杜庆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努力方向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时代特色、发展路径、战略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杜庆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努力方向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了"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时代特色、发展路径、战略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明  
经济减速的原因数据显示,中国从2010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连续17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其原因如下:首先,全球经济下滑是经济减速的外因,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增长速度的下滑,更多是由于外部性和周期性的原因造成的。从其他金砖国家经济体来看,它们的经济增速态势基本和我们一样,而且可能比我们经济下降的幅度还要大一些。其次,经济结构的因素也是经济减速一个重要的因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柳思维  杜焱  罗会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碧云  
一、起步条件。(一)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1989年印度综合国力居世界第9位,本世纪末将上升到第8位。印度工业门类齐全,有自我装备能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熊贤良  
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熊贤良一国经济的开放状态之所以优于封闭状态,是因为在开放的条件下,它能够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免自己的比较劣势--这是自李嘉图以来西方传统贸易理论所提供的答案,其依据是比较优势原理。有人进一步由此引申出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永清  平瑛  
2001年5月,联合国缔约国文件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也就是意味着,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主题。其实,人类于海洋并不陌生,甚至有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海洋。人们对于海洋资源的利用似乎与生俱来,比如自古海洋就是联接各大洲通道,海洋捕捞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更早的远古。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烨菁  
自从东亚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对出口导向战略的重新认识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从发展战略的历史阶段性这一本质特征出发对出口导向战略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作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世界经济当前新的发展趋势构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外部条件,从而对战略转型提出的迫切要求。论文紧接着提出发展中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融入经济全球化战略,对该战略的含义、内容作了阐述,并结合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已有的实践活动对该战略的实现途径作了探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珍  
一40年代末,毛泽东以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中国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思想为基础,在审慎思考和与党内其它领导人反复磋商后,形成了和平地、稳妥地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其核心思想是: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