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0)
2023(2464)
2022(1910)
2021(1742)
2020(1222)
2019(2732)
2018(2593)
2017(4684)
2016(2421)
2015(2616)
2014(2621)
2013(2649)
2012(2536)
2011(2607)
2010(2795)
2009(2782)
2008(2644)
2007(2579)
2006(2478)
2005(1870)
作者
(7092)
(6314)
(5959)
(5810)
(3578)
(2947)
(2698)
(2394)
(2361)
(2166)
(2078)
(1974)
(1956)
(1812)
(1790)
(1767)
(1742)
(1707)
(1599)
(1574)
(1522)
(1518)
(1481)
(1474)
(1428)
(1409)
(1352)
(1315)
(1284)
(1241)
学科
(22430)
农业(15388)
(13216)
经济(13198)
(10536)
业经(6834)
农业经济(6296)
收入(4791)
分配(4598)
(4567)
农村(4550)
(4493)
发展(4298)
(4296)
中国(4067)
地方(3956)
(3701)
建设(3672)
土地(3547)
人口(3373)
农民(3351)
(3262)
劳动(3259)
经济建设(3178)
农业劳动(3170)
工作(3098)
动力(3075)
劳动力(3063)
(3053)
农业人口(3038)
机构
学院(38691)
大学(35665)
(15756)
经济(15337)
(14472)
管理(13914)
研究(13158)
理学(11871)
理学院(11747)
管理学(11577)
管理学院(11502)
中国(10672)
农业(9713)
业大(7631)
科学(7184)
中心(6900)
(6637)
(6476)
(6419)
农业大学(6365)
(6311)
师范(6287)
(6058)
(5751)
研究所(5390)
(5286)
(5282)
社会(5080)
发展(4924)
(4917)
基金
项目(24803)
研究(21067)
科学(19612)
基金(17511)
社会(14631)
(14411)
国家(14182)
社会科(13445)
社会科学(13444)
科学基金(12083)
(10862)
(10722)
编号(9836)
基金项目(9498)
(9198)
教育(8461)
成果(8288)
(7968)
农村(6614)
(6567)
课题(6242)
资助(6028)
国家社会(5995)
(5839)
发展(5681)
自然(5678)
(5593)
(5589)
自然科(5519)
自然科学(5519)
期刊
(26398)
经济(26398)
(21721)
农业(13778)
中国(10827)
研究(10450)
业经(8911)
农业经济(7741)
农村(6967)
(6967)
科学(6492)
学报(6221)
(5874)
金融(5874)
大学(5683)
学学(5441)
农村经济(4800)
社会(4265)
(4209)
社会科(3978)
社会科学(3978)
问题(3701)
教育(3696)
(3668)
(3557)
经济问题(3283)
业大(2769)
农业大学(2684)
管理(2576)
世界(2245)
共检索到6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钱茂伟  董秀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兴起的村志编修,出现了全新的人人入村志现象,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引谱入志",另一种是增加"村民录"。在三十余年的探索中,"引谱入志"、村民录中隐含的"人人入志"理念越来越清晰,呈现出公众史学的色彩。"引谱入志"有合编与分编两种方式,分编的方式更能突出村志对"人"的关注。村民录可细分为三种,兼顾了村内村外、本土与移民。"引谱入志"使家谱由一姓之谱而百姓之谱,实现人人入志,增强了村志的人文性与可读性,宜大力提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钱茂伟  董秀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兴起的村志编修,出现了全新的人人入村志现象,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引谱入志",另一种是增加"村民录"。在三十余年的探索中,"引谱入志"、村民录中隐含的"人人入志"理念越来越清晰,呈现出公众史学的色彩。"引谱入志"有合编与分编两种方式,分编的方式更能突出村志对"人"的关注。村民录可细分为三种,兼顾了村内村外、本土与移民。"引谱入志"使家谱由一姓之谱而百姓之谱,实现人人入志,增强了村志的人文性与可读性,宜大力提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大立  
村史志是记录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历史和志书,具有文献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传统村落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村史志存史、资政、教化等功能,让传统村落留住文化根脉、铸造精神灵魂、优化社会治理;努力实现村史志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换,发挥村史志的经济价值,助力传统村落振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春节长假期间,北京的电视媒体播报了海淀区北坞村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改造的新闻。一位老太太握着前去该村调研的市委书记刘淇的手,大声地说:"我是快90岁的人了,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不能住上楼房啊!"刘淇说:"能,这个愿望肯定能实现。"后来得知,这个老太太是北坞村87岁的老党员张淑清。张大妈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每月有1000余元的退休金和生活补助。而那天市委书记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小平  卢福营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 ,农村居民呈现出多元分化的态势。本文从村治的角度出发 ,把  现今的村民分为管理者、非管理精英和普通村民三个群体 ,认为当今农村已基本形成由管  理者群体———非管理精英群体———普通村民三个层面构成的社区权力结构。根据三个群  体在村治中所起作用的组合状况 ,村民自治大致可分为非充分自治、准充分自治和充分自  治三种模式 ,它们分别代表着村民自治纵向发展的三个阶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博  刘祖云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旨在实现村庄社会的民主自治。但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村庄治理呈现为乡村精英治理。本文对历史上乡村精英治理的几个典型阶段进行了回溯,并对精英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乡村精英治理具有向更高一级村级民主自治形式过渡的必然,并就乡村精英治理的变革逻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仝志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学术讨论中,有论者指出:没有村民自治,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就不算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强调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非常正确的认识。但是,有了这一认识,并不等于就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这一认识,完善村民自治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最根本的挑战在于,我们不能仅就发展管理民主来谈村民自治,而是应该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博  
目前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乡村仍然存在精英治理现象,即村级治理由村庄精英而非广大村民主导。从主体的角度看,村庄社会精英治理的生发逻辑可以从乡镇政府、村庄精英、普通村民三个层面进行剖析,乡镇政府层面体现为悬浮型政权的选择性治理思维,村庄精英层面体现为利益驱动下对村庄治理的介入,普通村民层面体现为"工具性差序格局"下的"原子化"。村庄精英治理现象的优化路径有三:一是村庄精英治理体系的优化,二是普通村民群体自治能力与参与机制的优化,三是乡镇政权调控与指导机制的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建宇  
如何在农村基层双重推进村庄党建和村民自治是当前村庄治理的重要议题。文章从"巷邻坊"党建服务点组织结构变化的过程和运作样态入手探讨村庄党建嵌入村民自治的功能实现机制,以此凸显村庄党建和村民自治重心双下移的价值和意义。研究发现,村组层面的组织创新为村庄党建嵌入村民自治提供了契机和组织基础,其中嵌入性自主为村组党建和村组自治的实践提供了中间渠道和行动空间,而基层党委政府则以体制性吸纳、党建功能的生活化运作和组织行动的双向嵌入为策略将村庄群众组织纳入基层党建体系,继而构建村庄党建嵌入村民自治的功能实现机制。另外,创新、行动和结构化三者构成了村庄党群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的现实逻辑。由此,这种嵌入式的功能实现机制可视为当前创新性实现村庄党建和村民自治功能的一种实践主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爱东  
马克·布洛赫为法国的农村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法国农村史》,填补了当时法国农村史研究的空白,在研究时段、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以及比较和倒溯的史学方法、总体的跨学科思想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年鉴学派第一代大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法国乡村史研究甚至整个历史学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先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当前我国乡村地区存在不同类型的村民群体性活动,这些活动展开的过程与机制受到各方研究者的极大重视。可以采用利益—精英—信任的分析框架,用来解释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得以展开的具体逻辑及影响活动结果的中间因素。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尤其是涉及村落公共事务的村民群体性活动,之所以最终难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在利益—精英—信任这一链条上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利益—精英—信任既可以作为分析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共同框架,也可以作为比较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基本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其付  
中国旅游发展诞生了一批社区旅游精英,“月亮妈妈”徐秀珍是他们之中的典型代表。作为精明强干、出类拔萃的农村精英人物,徐秀珍有着不同寻常的行为方式。她从普通的农村妇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享有世界声誉的名人,一手创造了“月亮妈妈”这个旅游品牌。但在进一步发展中,她也开始面临“公地悲剧”的困境。作为社区旅游精英的徐秀珍,在农村精英的相互流动中,她的精英归宿最终在哪里?不管怎样,徐秀珍成长事迹的典型意义在于代表了中国未来社区旅游精英的成长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合平  王卫东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在民主的基础上自主处理集体事务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自治,它是村民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固有权利。我国的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市民社会学说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少雄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管理的制度创新,是国家在农村治理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它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村民自治实质上是农村法治,它蕴藏着三个方面的法治价值内容,即维系秩序、维护正义和保障人权。其中,维系秩序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价值追求,维护正义是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追求,保障人权是村民自治的目标价值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