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
- 2023(854)
- 2022(766)
- 2021(605)
- 2020(551)
- 2019(1173)
- 2018(1219)
- 2017(2069)
- 2016(1271)
- 2015(1334)
- 2014(1321)
- 2013(1313)
- 2012(1284)
- 2011(838)
- 2010(1379)
- 2009(1427)
- 2008(1083)
- 2007(896)
- 2006(825)
- 2005(918)
- 学科
- 审计(12061)
- 各类(5825)
- 济(2945)
- 经济(2943)
- 管理(2801)
- 业(2241)
- 企(2213)
- 企业(2213)
- 财(1978)
- 中国(1817)
- 方法(1542)
- 专业(1322)
- 务(1268)
- 财务(1265)
- 财务管理(1200)
- 法(1189)
- 制(1168)
- 企业财务(1156)
- 家(1042)
- 国家(1023)
- 技术(1015)
- 融(943)
- 金融(943)
- 学(876)
- 财政(757)
- 业经(726)
- 政(695)
- 制度(691)
- 度(691)
- 地方(672)
- 机构
- 学院(13855)
- 大学(13825)
- 审计(5545)
- 管理(4438)
- 财(4367)
- 京(4261)
- 中国(4092)
- 会计(4040)
- 济(3877)
- 经济(3717)
- 理学(3692)
- 理学院(3659)
- 管理学(3630)
- 管理学院(3608)
- 财经(3350)
- 研究(3253)
- 经(3021)
- 江(2896)
- 会计学(2716)
- 会计学院(2590)
- 学会(2568)
- 财经大学(2493)
- 省(2355)
- 局(2250)
- 州(2180)
- 南京(2132)
- 北京(2064)
- 所(2043)
- 公司(2020)
- 中心(2016)
共检索到28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吉丽喆
审计是一个现代词汇,若硬性按其定义来衡量古代社会的相关活动,肯定存在一些不对应之处。但如果只是把审计这一名词作为理解古时相关活动的参考,就会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来追溯审计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内涵或"历史基因"。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简提供了战国晚期秦国及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后立法方面极为珍贵的资料,其中《效律》等律法有关对会计审核的条文,最能体现审计性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审计方面的较完备立法。
关键词:
《效律》 会计事务 《金布律》 《仓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天石
本文通过对睡虎地秦简与唐律的比较研究,说明唐律中有关奴婢的许多律文、亦即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的许多律文,源自于秦律中关于奴隶的规定。这与史书所载唐律源自于魏晋之律,魏晋之律源自于秦汉之律的记载,完全吻合。另一方面,中古社会与秦朝社会相比,历史条件毕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身份等级系统与秦朝相比亦不相同,因而两个时期的奴隶、奴婢制度也有着相当的差异。
关键词:
秦朝 唐朝 奴婢 比较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韶光
岳麓秦简中的"主市曹臣史"是指市曹的曹史,由于其身份为奴隶,故称为臣史。市曹属于秦汉时期市场管理的辅助部门,市亭、市府才是职能部门,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这一分工到秦汉之际才逐渐明确。并且《周礼》中所载主管市场的长官"司市",属于职能部门,相当于市亭或市府的长官即市长或者市令,而非市曹长官。
关键词:
主市曹臣史 市府 市亭 市曹 司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欣
从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看,秦汉社会以国家为主体的山林保护体系处于不断弱化的历史阶段,对山林护育的行政保障从先秦时代的"律""令"规制退化为汉代"月令"等时俗性的约束。对照史籍与出土文献的相关记录,即使林业资源保护条文的执行也面对"得诏书,但挂壁"的现实窘境。这一历史性变迁的根源,在于林业立法体系的弱化。先秦时代较为完备的林官体系逐渐解体,由主要服务于帝室的少府、水衡都尉、将作大匠等零散设置所代替,且具有重采伐利用而轻于管理护育的特点。
关键词:
秦汉 林业立法 森林保护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沈刚
本文以《岳麓书院藏秦简(叁)》案例《芮盗卖公列地案》为基础讨论秦代市场与商人管理问题。秦时市场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国家,拥有出让、分配、规划的权力,并制订这类土地的收受规则。商户从政府接受土地,拥有赠予等部分处置权力。政府将市场秩序置于其管控之下。市场可以为政府提供稳定的租税收入,政府也直接参与到商品买卖当中,包括购买特产和出卖剩余物资等。遏制商人是秦代国家一贯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秦简 市场 商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方基
解读里耶秦简"校券"是考察秦代官府处理跨县债务问题的切入点。过去多误混校券与债券,将"校券"限定在左、右两分的框架下解读。从新出秦简分析,校券系后来为跨县追债而制作,非原始债券,不是别券形式,一项债对应一份校券。校券有双重身份:一、校券惟债权而制作,是官府跨县债权转移的凭证;二、校券是债权转移后计账的凭证。秦代采取付受方式处理跨县偿债财物,跨县债权转移等同于财物付受,校券充当新债权人接受财物之"受计"和原债权人相应把此财物纳入"付计"的凭证。校券的双重身份既令跨县转移债权具有追债效力,又是偿债财物跨县付受
关键词:
里耶秦简 校券 跨县债务 债权转移 计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德贵 庄小霞
最新刊布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叁)》首次披露了有关秦"訾税"征收的历史真相。根据这批简文记载,"秦及汉初不存在财产税"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秦"訾算"并非"訾税","訾算"只是"訾税"征收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秦"訾税"征收大略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确定征收对象;二是规定征收范围;三是以户为单位,按訾产折价之多寡计征"訾税";四是设立专门机构,极力追缴拖欠官府的钱财。《岳麓书院藏秦简(叁)》"识劫案"还展示了"匿訾"案件的审理过程,不仅填补了秦汉隐匿"訾税"案件的史料空白,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术界对秦司法制度的认识。
关键词:
岳麓秦简 訾税 訾算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勇
新出岳麓秦简《县官田令》中的"县官田"就是指的官田。令文反映县官田田徒由执法官吏统一调配,主要使用自己没有农田的徒隶。秦代对徒隶充当田徒的比例有明确要求,令文规定农闲时允许田徒承担其他劳作,而在农忙时以它徒偿还。县官田令很大部分是关于官田经营过程中官吏违法行为的规定,反映县官田官吏采用非法手段发展生产的情况比较普遍。这种现象与县官田产量达不到法定额度,以及在考核中被评为殿等,县官田官吏要受到较为严厉的惩处有关。
关键词:
县官田令 田徒 违法官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罗运环
楚简为先秦史研究提供新的史料,有益于相关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和整个先秦史研究的深度发展;楚简语体类文本中某些被质疑事件的相同情节,可能是文化习俗相同的原因,没有证据,不能一概视为传闻抄袭;应该参考学术界相关讨论意见与自已的研究心得,对存在问题的竹简和简文进行重新拼合和编连;文本中关键性的疑难字、有争议的疑难字、学术界未识而阙疑的疑难字采用从此字演变轨迹得出结论、从当时的相关制度和史事入手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考释;文本解读既要建立在微观的基础之上,又要有宏观的把握;对年代不甚明确的史料要进行深入探研后再使用;残简补字要谨慎而为。
关键词:
楚简 先秦史 研究 文本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罗运环
楚简对先秦史研究的意义,一是有益于相关地域的历史文化研究,二是有益于整个先秦史研究的深度发展。楚简中的史料有些见于传世文献,有的不见于传世文献,或可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或可补充传世文献之缺憾,或可有益于传世文献辨别真伪,凡此等等,皆表明楚简史料的珍贵价值。关于楚简文本的整理问题,一是要对文本真伪进行辨别,某些文本事件的情节相同,可能是文化习俗相同的原因,没有证据,不
关键词:
先秦史 传世文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沈刚
《里耶秦简》【壹】中有一类记录"捕羽"、"求羽"的资料。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分配刑徒完成;同时,购买也是获取"羽"的一条重要途径。"羽"用于制造箭羽,是国家赋税之一种。它兼有军赋和贡赋两种特质,这是受先秦时期制度的影响,也是秦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反映。
关键词:
里耶秦简 捕羽 贡 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宦伟
文章介绍了湖南里耶最近出土的秦代简牍。简牍保存完好,内容丰富,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的各个层面,有极大的学术价值,是一套珍贵的秦代百科全书。
关键词:
考古 简牍 文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论著数量逊于去年,但创获得仍丰,且有其显著特色,一是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视角对本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作经济学的分析论著,二是利用出土实物和简牍文字资料进行研究的明显增多。此外,地区性的研究占相当大的比重。 商品经济、市场及其他带总体性研究 邵鸿的《商品经济与我国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95.9)是本年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在追溯了中国商品经济起源和中国古代早期文明时期的商品经济以后,着重论述了战国时期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了这一发展在战国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理论意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先秦秦汉史论著数量比去年略有增加。从年代看,有关原始时代和商代论著最多;从专业看,有关农业史和经济思想史论著最多;地区史论著中亦以农业史为多。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是迄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商代经济史。该书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实际上读者是1993年才见到此书的。全书52万字,分十一章,依次为:绪论(社会概况、疆域、自然环境、人口),土地制度,农业,发达的畜牧业,狩猎活动,渔业经济,手工业(上):青铜冶铸业,手工业(中):建筑业,手工业(下):陶瓷、纺织等制造业,商业与交通,财政制度。它几乎涉及商代经济的所有方面,书中主要依据的材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