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6)
- 2023(5919)
- 2022(4976)
- 2021(4377)
- 2020(3678)
- 2019(8098)
- 2018(7882)
- 2017(15051)
- 2016(7871)
- 2015(8773)
- 2014(8885)
- 2013(9265)
- 2012(8962)
- 2011(8567)
- 2010(8829)
- 2009(8401)
- 2008(7893)
- 2007(7101)
- 2006(6843)
- 2005(6161)
- 学科
- 济(61967)
- 经济(61936)
- 管理(20915)
- 地方(20154)
- 方法(16927)
- 业(15603)
- 数学(13983)
- 数学方法(13921)
- 地方经济(12968)
- 农(12229)
- 中国(11476)
- 业经(10981)
- 学(10421)
- 企(10378)
- 企业(10378)
- 农业(9271)
- 资源(8911)
- 环境(8777)
- 发(7527)
- 经济学(7368)
- 和(7258)
- 制(6530)
- 理论(6062)
- 财(5986)
- 产业(5946)
- 融(5789)
- 金融(5789)
- 体(5735)
- 策(5114)
- 信息(5093)
- 机构
- 学院(127322)
- 大学(125085)
- 济(62709)
- 经济(61487)
- 研究(49569)
- 管理(46907)
- 理学(39273)
- 理学院(38721)
- 管理学(38193)
- 管理学院(37918)
- 中国(36414)
- 科学(29549)
- 京(26219)
- 财(25277)
- 所(25266)
- 研究所(22839)
- 中心(21892)
- 江(21221)
- 经济学(20085)
- 财经(19891)
- 农(19728)
- 范(19551)
- 师范(19439)
- 经(17844)
- 经济学院(17653)
- 省(17346)
- 院(17215)
- 北京(16806)
- 州(16498)
- 业大(16321)
- 基金
- 项目(80010)
- 科学(63183)
- 研究(59215)
- 基金(57447)
- 家(49445)
- 国家(49023)
- 科学基金(41920)
- 社会(40162)
- 社会科(38123)
- 社会科学(38108)
- 省(34381)
- 基金项目(30781)
- 划(25765)
- 自然(25145)
- 教育(24977)
- 自然科(24292)
- 自然科学(24283)
- 资助(24036)
- 自然科学基金(23817)
- 编号(23095)
- 发(20855)
- 重点(17959)
- 成果(17914)
- 发展(17260)
- 部(17019)
- 展(17018)
- 国家社会(16859)
- 课题(16262)
- 创(15411)
- 人文(14972)
共检索到20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是我国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广阔空间。对于安徽省而言,旅游业不仅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先导性产业,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洪 时浩楠
在构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 19.0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空间错位指数模型计算出各地市的空间错位指数,对安徽16个地市空间错位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安徽16个地市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可分为4种类型,即低度正向偏离型城市、低度反向偏离型城市、高度正向偏离型城市和高度反向偏离型城市。安徽省整体上以旅游经济反向偏离旅游资源为主,且偏离程度多为轻度。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空间错位 安徽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脉贤
安徽是个旅游资源大省。江南的名山胜水,原就具有二高(品位高、密度高)的明显优势,古老的江淮大地,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旅游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就我省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看,安徽旅游业的发展应是:国内国际兼顾,自然、人文并举,四门打开,四方牵线,四面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静静 张满林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位,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发展越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大明 范家驹
《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经过专家学者和海南省相关厅局负责人评议,于1992年12月22日正式通过鉴定。该鉴定意见书认为:“《大纲》的总体思路和构架,深化了海南省将旅游业作为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实行超常规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总的目标是逐步把海南省建成知名度高的全国旅游大省之一,在理论上有创新,在实践中可行。同时,《大纲》中所提出的大旅游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以及参照国际惯例建成国际热带海岛度假胜地的设想、优化配置资源。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划分六大旅游中心系统等一系列具体思想和相关措施,不仅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母涛
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耀星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 ,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 ,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 ,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 ,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影响的综合性、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旅游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 ,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 ,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 ,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关键词:
旅游资源评价 自然环境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国忠 冯海霞
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单位,以2003年7月~2004年4月完成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所确定的全省所有21 126个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分别对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品质、组合状况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各地市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环杭州湾旅游区的资源丰度最高,人文资源极为突出;金衢丽旅游区其次,自然旅游资源占明显优势;温台(温州,台州)沿海旅游区最低,但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比较平衡,自然景观相对突出。各地区所在地理区位特征存在一致性,各地市旅游资源丰度与密度的位次排序不一致。密度与丰度相比,位次上升最明显的是舟山、嘉兴、湖州;各地市旅游资源组合优势相对平衡,浙东、浙西南、杭州尤为...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地区比较 综合评价 浙江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涂汉明,方辉亚,郭建武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这种技术经济活动的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人类劳动加工,使其成为具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旅游吸引物。由于旅游资源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季节性、永续性、广泛性、变异性和交叉性等特点,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深入认识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律和特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否被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能否世代继承和保存,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胡小海
文章引入错位指数对旅游业发展的"资源诅咒"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结合旅游资源的相对效率评价,提出安徽省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研究表明:2005、2010年合肥负向错位指数最大,宣城正向错位指数最大;皖中旅游资源总效率受纯技术效率驱动较大,旅游资源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皖北旅游资源总效率受规模效率驱动较大,旅游资源利用属于粗放型方式;区域旅游资源相对效率除了与旅游资源禀赋相关外,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等因素也密
关键词:
旅游资源 错位现象 相对效率 安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长红 林光美 陈倩 蔡茂胡
在借鉴典型山地国家发展山地旅游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福建省主要山地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发展福建山地旅游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旨在为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福建省 山地 旅游资源 初步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少华
客观评价古关隘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关隘的科学依据。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研究发现:(1)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高;(2)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明显的分异规律;(3)大多数古关隘因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和地处偏僻等因素还没得到有效的开发;(4)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为下一步整体开发利用古关隘旅游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关隘旅游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古关隘 旅游资源 评价研究 山西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涛方 顾朝林 徐逸伦 王洪 段学军
论文对吉林省域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吉林省的主要自然和人文景点(区)进行评价,然后对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结构中,自然资源起着基础作用,人文景观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分布上,吉林省旅游资源呈现“六簇群”、“三带状”的分布格局。最后对吉林省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