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7)
2023(7582)
2022(6511)
2021(6260)
2020(5051)
2019(11900)
2018(11385)
2017(22165)
2016(11584)
2015(13226)
2014(12794)
2013(12461)
2012(11194)
2011(9847)
2010(9708)
2009(9021)
2008(8679)
2007(7568)
2006(6662)
2005(5815)
作者
(30874)
(25903)
(25482)
(23901)
(16361)
(12319)
(11768)
(9878)
(9747)
(8959)
(8848)
(8390)
(8086)
(7937)
(7837)
(7671)
(7638)
(7524)
(7442)
(7356)
(6144)
(6126)
(6107)
(5985)
(5757)
(5643)
(5568)
(5559)
(4999)
(4999)
学科
(41061)
经济(40984)
(40853)
管理(40795)
(35032)
企业(35032)
方法(16964)
(16174)
(15272)
数学(13554)
数学方法(13417)
(12304)
财务(12288)
财务管理(12267)
企业财务(11735)
业经(11285)
中国(10630)
农业(10496)
地方(9430)
(9360)
(8461)
人事(7673)
人事管理(7673)
(7514)
理论(7461)
技术(7222)
(7216)
(6974)
(6617)
贸易(6605)
机构
大学(157498)
学院(157274)
管理(64784)
(60456)
经济(58997)
理学(56394)
理学院(55764)
管理学(55019)
管理学院(54714)
研究(48997)
中国(39132)
(33242)
(29923)
科学(29195)
(24161)
财经(24015)
中心(23985)
(22950)
(22909)
业大(22311)
(21970)
(21737)
师范(21518)
研究所(20672)
北京(20299)
农业(18859)
(18589)
财经大学(18236)
商学(17997)
(17969)
基金
项目(108812)
科学(87522)
研究(82222)
基金(80530)
(70152)
国家(69104)
科学基金(60453)
社会(52975)
社会科(50026)
社会科学(50016)
基金项目(43869)
(41806)
自然(39370)
自然科(38404)
自然科学(38396)
教育(37749)
自然科学基金(37738)
(35505)
编号(33593)
资助(30810)
成果(27410)
(24556)
重点(24082)
(23183)
(22479)
课题(22013)
国家社会(21656)
教育部(21616)
人文(21550)
创新(21467)
期刊
(68500)
经济(68500)
研究(43764)
中国(31350)
(25774)
管理(25219)
(22563)
科学(22023)
学报(22021)
大学(17477)
教育(16671)
学学(16161)
农业(15662)
(13147)
金融(13147)
技术(12907)
业经(12413)
财经(11466)
(9816)
经济研究(9395)
问题(9289)
(9205)
财会(8833)
资源(8406)
图书(8295)
(8029)
(7989)
现代(7931)
会计(7787)
世界(7147)
共检索到230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莫申江  王夏阳  陈宏辉  张麟  
本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思想框架,针对山东老家饮食连锁公司开展案例研究,阐述劳动密集型企业构建组织伦理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其对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影响机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组织伦理系统主要包含伦理型领导和伦理问责两方面要素;(2)不同层面的伦理型领导和伦理问责具有差异特征且呈现自上而下的涓滴影响效应;(3)同一层面伦理型领导与伦理问责的交互效应影响员工离职意愿和行为。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构建"敬"、"畏"并重的组织伦理系统,满足不同层次员工在情感归属、职业发展、工作尊重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显著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建玲  刘善仕  
组织伦理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在商业情境下的微观体现,一直是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然而,组织伦理是什么,在员工绩效提升中发挥着怎样的价值,现有研究并未阐释清晰。本文选取具有典型伦理文化的浙江ZX工业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方法,对中国本土组织伦理系统及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本土企业的组织伦理系统是一个兼顾内、外部因素,包括情感导向和工具导向的四维整合概念,即注重员工关怀、强调伦理问责、鼓励价值创造和承担社会责任四个方面。(2)组织伦理实践通过"个体内在驱动"和"社会网络影响"双重路径激发人心效力,提高员工绩效。在"个体内在驱动"路径下,"注重员工关怀"实践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情感承诺,"鼓励价值创造"实践促使员工形成规范承诺,最终作用于员工绩效,这一机制体现了对员工内在动机的激活;在"社会网络影响"机制下,"强调伦理问责"和"承担社会责任"敦促员工行为符合组织规范和社会期望,从而表现出惩罚规避行为和社会赞许行为,最终影响员工绩效,这一机制体现了对员工外部动机的激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建玲  刘善仕  
组织伦理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在商业情境下的微观体现,一直是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然而,组织伦理是什么,在员工绩效提升中发挥着怎样的价值,现有研究并未阐释清晰。本文选取具有典型伦理文化的浙江ZX工业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方法,对中国本土组织伦理系统及其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本土企业的组织伦理系统是一个兼顾内、外部因素,包括情感导向和工具导向的四维整合概念,即注重员工关怀、强调伦理问责、鼓励价值创造和承担社会责任四个方面。(2)组织伦理实践通过"个体内在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今年5月1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再次谈到"四个敬畏"的问题。易会满表示,推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监管部门要做到"四个敬畏",对上市公司来讲,也必须谨记和坚持"四个敬畏",尤其是大股东和上市公司董监高要常怀敬畏之心。这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自今年1月26日正是走马上任以来第二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宜杉  
既然人工智能有学习的能力,有自生长的能力,那么有一天它必定会与人类智慧正面较量……"无人"可以是如宇宙般无边的哲学话题,也可以仅仅围绕技术做精细分析,但这个话题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哲学与科技必须不分开。当然,这也是一个扯不清的话题,很容易走入逻辑迷阵而不自知,还自顾兴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雨  
什么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不是我们现有的能力,而是我们的目标!没有目标我们就像是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航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永强   张孙博文   武耀杰   梁晶璇   郜玲云   陈佑成  
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游客作为研究对象,从敬畏感角度出发,将地方依恋和生态价值观引入游客亲环境行为的研究中,基于武夷山国家公园386名游客的问卷数据,采用有序概率单位模型,对游客亲环境行为进行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及异质性分析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敬畏感、地方认同、生态价值观对游客亲环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47、0.37、0.92,表明既要重视游客对大自然的敬畏,又要提高游客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和树立生态价值观;(2)敬畏感能够通过生态价值观和地方认同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表明地方认同和生态价值观是游客亲环境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在敬畏感向游客亲环境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游客年龄能够调节敬畏感对亲环境行为和地方认同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表明要重视游客年龄因素对亲环境行为带来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敬畏感、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公园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家公园研究的理论体系,应用有序概率单位模型拓展了游客亲环境行为研究方法的应用。这既为深入探讨国家公园旅游的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内在驱动机制提供新思路,也为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许欣  胡兴球  唐震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工作嵌入这一变量,考察其对组织伦理氛围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规则导向、关怀导向伦理氛围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自利导向伦理氛围对离职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工作嵌入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婉宁   陈亚平   韩凤芹  
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科技伦理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科技伦理治理内嵌伦理共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协商过程。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中国对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相关政策难以有效落地的问题。本文基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这五方面治理要素,分析中国科技伦理治理面临的困局,构建“一体一基三翼”的科技伦理治理机制,为促进中国科技伦理治理顶层设计更好地“落地”、推进科技创新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乐  
国际金融动荡,外贸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逐步加大,产业政策调整,节能减排及环保压力日渐增大,企业资金短缺,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的盈利空间急剧缩减……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讲,目前犹如进入了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最近,连续发生的几件事,让山西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是关于《山西疫苗乱象调查:近百名儿童注射后或死或残》的报道及其后续调查;二是山西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一些官员迟到早退,被省领导点名批评;三是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造成150多名矿工被困。透过三个事件,我们隐隐感受到了一种冰冷——对生命的漠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林英晖  程垦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近年来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一种非伦理行为类型,但在实践中,因其亲组织性而容易被组织忽视或默许。已有研究证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对组织的长远利益有害,而一些通常被认为对组织有益的概念(如伦理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但就整体而言,关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的研究仍相当匮乏。领导-部属交换在差序格局下的华人组织中广泛存在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对员工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以关系为导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整合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一致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费显政  黄茜  王涯薇  
敬畏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关于敬畏对说服的影响,现有文献探讨较少,结论也莫衷一是。本文认为处于敬畏情绪的个体更容易被说服,且个体由敬畏情绪产生的顺从感在其中发挥着中介的作用。本文通过来自于国内外不同群体被试的六个实验,证实了以下结论:相对于控制组,处于敬畏情绪的个体有更高的顺从感(预实验),而且他们更容易被说服(研究1),即使这些信息并不具备充分的理性支持证据(研究2)。顺从感中介了敬畏情绪对个体的说服效果,渺小感则不具备中介效应(研究3和研究4)。同时,该效应不仅在积极敬畏中存在,也同样适用于消极敬畏(研究4)。此外,在营销领域,敬畏情绪也会增强广告信息的说服效果(研究3和研究4)。本文对敬畏情绪的结果变量进行了拓展,并为企业营销实践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野  卢东  吴亭  
文章基于认知—情感作用机制从认知与情感的双重视角建立游客满意度和忠诚的整合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收集具有西藏旅游经历的游客的相关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提出的概念模型做出验证。研究结果发现:旅游中的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两种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游客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反应,游客在认知方面的感知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敬畏情绪又进一步影响游客满意度,并通过满意度的中介影响游客忠诚。文章同时从认知和情感两个角度构建游客满意度与忠诚的理论框架,弥补了过去在研究游客满意度与忠诚时仅从认知或情感单一视角出发的不足,对游客满意度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汉飞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发展压力,其产业结构、财源结构、城镇体系、文化生态呈现强烈的"锁定"特征。破解资源型城市锁定性发展困局的对策是,建立景气预警机制,及时规划城市转型,不要等枯竭了才转型;依靠科学决策,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创造城市转型大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良性循环;从实际出发,顺利启动产业转型,避免产业发展被边缘化的危机;广开财源,多渠道解决城市经济转型的启动资金;以社会稳定为目标,重塑区域文化,实施创新驱动策略,走创新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