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0)
2023(4926)
2022(3907)
2021(4012)
2020(3068)
2019(7132)
2018(7105)
2017(10944)
2016(7307)
2015(8859)
2014(9182)
2013(7870)
2012(7307)
2011(6851)
2010(7230)
2009(6064)
2008(5875)
2007(5419)
2006(4846)
2005(4495)
作者
(17909)
(14520)
(14489)
(14116)
(9293)
(6985)
(6914)
(5824)
(5743)
(5561)
(5037)
(4876)
(4740)
(4725)
(4683)
(4646)
(4542)
(4533)
(4394)
(4290)
(4078)
(3727)
(3677)
(3667)
(3444)
(3425)
(3363)
(3164)
(3071)
(3002)
学科
教育(20355)
(15977)
经济(15964)
(14267)
管理(14167)
技术(12231)
(12034)
企业(12034)
中国(11404)
教学(10699)
理论(9919)
(6013)
学法(5923)
教学法(5923)
方法(5901)
技术管理(5821)
学理(5074)
学理论(5074)
数学(4830)
研究(4677)
数学方法(4676)
(4650)
(4550)
发展(4135)
政治(4108)
思想(4098)
(4012)
(3836)
思想政治(3595)
政治教育(3595)
机构
大学(98013)
学院(94658)
研究(36856)
教育(33733)
(27939)
(27673)
师范(27583)
经济(26975)
管理(25984)
(22988)
师范大学(22916)
理学(21983)
理学院(21584)
管理学(20966)
科学(20847)
管理学院(20731)
技术(18878)
职业(18508)
中国(18297)
(18260)
(16645)
研究所(16623)
北京(15963)
中心(14788)
教育学(13204)
职业技术(13053)
(12957)
(12919)
技术学院(11973)
(11960)
基金
项目(57148)
研究(54102)
科学(45810)
教育(37031)
基金(34333)
社会(29095)
(28493)
国家(28059)
社会科(27109)
社会科学(27102)
编号(26375)
成果(25267)
(25121)
(23451)
课题(23061)
科学基金(22728)
(20208)
规划(16811)
基金项目(16693)
项目编号(15542)
重点(15190)
(15072)
(14726)
(14279)
(13989)
教育部(13969)
研究成果(13642)
资助(13294)
(13219)
(13008)
期刊
教育(61584)
研究(41655)
中国(33209)
(30835)
经济(30835)
技术(17971)
职业(16642)
技术教育(11191)
职业技术(11191)
职业技术教育(11191)
学报(10842)
科学(10332)
大学(9966)
管理(9791)
(9732)
(9254)
论坛(9254)
(8960)
农业(7285)
学学(7032)
高等(6921)
成人(6475)
成人教育(6475)
(6008)
高等教育(5831)
图书(5511)
职教(5355)
发展(5139)
(5139)
科技(5077)
共检索到157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应时代发展要求,美国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由技术理性主义向整合主义发展,教学专业化发展也经历了相应的转变。20世纪中下叶占支配性影响地位的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课程,主张对教师进行训练,让其掌握批量的教学技术理论知识。这导致教师教育课程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忽视了实践知识的情景性等问题,促使新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和实践的出现。整合主义教师教育课程关注对实践知识的情景性关怀、对个体知识的关怀,以解决目前美国乃至国际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提高(职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强调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寻求理论本位与经验本位知识的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平实   杨磊  
推动职业教育成为完整的教育类型,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关键,而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课程建设。作为一种弥补专科高职教育“技能本位”倾向和普通本科教育“知识本位”倾向而存在的类型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属性,这决定了其在课程建设时必须从价值取向、内容设置及组织实施上统筹好知识与技术的关系。然而,当前职业本科教育课程建设尚存在“去知识化”“弱技术化”“知技分离”等知识性与技术性解离的困境。因此,未来应采取知识理性与技术理性并驱的建设逻辑,从课程属性、课程联系、课程资源等多维要素出发,通过把握知识教育与技术介入的辩证关系、推进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探索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的跨界整合,助推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走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宝刚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既要掌握本体性知识,又要掌握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技术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是教师教育思想的两个流派。厘清两者内涵和关系对于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相结合,是解决当前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现实诉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客观需要,是改进和优化教师职前培养过程的目标追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柯佑祥  
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发挥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思想观念、政策制度、组织行为、教学与研究、资源配置等各个层面。这两种思想一方面相互排斥:理性主义大学教育思想不屑于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影响,追求大学的独立自主和学术自由。功利主义则相反,倡导大学对社会的适应,为社会服务,追求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又相互融合:现实的困境迫使理性主义大学教育思想不再远离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功利主义大学教育思想逐渐借鉴大学为本的办学理念,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磊  
旨在界定不同类型理性主义的差异,系统梳理受此影响下的规划评估方法的演变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当前规划评估实践提出三点建议:规划评估作为政府、市场和市民的沟通平台;规划评估方法作为多元利益主体的交流工具;通过规划评估制度设计保障评估成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母小勇  谢安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璐  裴新宁  
STEM教育从美国传播至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成为了许多国家战略发展、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实践发现,STEM教育中学科界限分明、知识不关联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知识论的视角看,STEM教育本质上是反对传统教育"知识孤立"的倾向,主张"知识融通"。本文基于科学理性主义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构建了STEM教育的三层体系框架:信念层——STEM教育的意识状态,认识层——STEM教育的知识结构,方法层——STEM教育的思维工具。达到领域内容标准、探索学科之间不确定的相关性和确立相关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模型,这"三步走"的STEM教育实践之路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和处理STEM教育中的"知识"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敏  银秋霞  
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不少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奉行经验主义管理理念,但非理性主义文化管理方式正逐步被部分高校管理者所接受,将这一理念运用于高校教育具体管理之中,促进了高校教育管理发展。本文从非理性主义文化管理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并提出了非理性主义文化管理融入高校管理的实施途径,即高校管理中实施"无为而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进行有序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丽红  王润平  
以理性管理为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诸多不足需要非理性文化管理要素的补充。本文首先阐述了非理性主义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后提出了理性主义文化管理方式融入高校教育管理的途径,最后论述了在非理性主义文化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和  
我国主流教学论的理论框架是西方理性主义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先验理性或工具理性的附庸,必须对其"规律———本质"、"目的———手段"、"逻辑———实证"等理性主义教学观进行批判。我们所倡导的后理性主义的教学观是:教学即即时创作,教学即生命历程,教学即社会交往,教学即系统博弈。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范畴、范式与方法体系应重新确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小波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在理性主义经济哲学的影响下,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当作是合乎理性和人性的、永恒的、和谐的制度,并把理性主义的抽象演绎法看作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它既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水平,从而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又为庸俗经济学家粉饰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海英  
任何课程设置都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产物,从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来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知识本位取向及能力本位取向都曾是课程设置的主流。伴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提出,用标准的形式来明确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并以此作为制定教师教育课程的依据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形成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取向——标准本位取向。标准本位取向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带来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玲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它们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美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中注重将教师的学术性、专业性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其课程体系趋近完善。当下看来,美国的改革经验无论是其不断完善的课程发展目标,还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对于助力课程实施专业化,以及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国内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来说,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