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8)
2023(10437)
2022(8724)
2021(8000)
2020(6429)
2019(14748)
2018(14930)
2017(25573)
2016(15534)
2015(17950)
2014(18074)
2013(16823)
2012(16038)
2011(14891)
2010(15450)
2009(13829)
2008(13732)
2007(12748)
2006(11809)
2005(11194)
作者
(43505)
(35900)
(35754)
(34126)
(22914)
(17377)
(16564)
(14007)
(13788)
(13523)
(12348)
(12130)
(11617)
(11475)
(11185)
(11157)
(11148)
(10766)
(10481)
(10427)
(9659)
(9126)
(8666)
(8658)
(8379)
(8133)
(8083)
(8029)
(7406)
(7263)
学科
(56096)
经济(56039)
管理(36436)
(32414)
中国(25128)
(23905)
企业(23905)
教育(23792)
地方(19072)
(17973)
方法(16417)
理论(14753)
业经(14674)
(13719)
数学(13550)
数学方法(13299)
(12740)
农业(12433)
(12291)
教学(12118)
(10787)
(10705)
银行(10677)
地方经济(10549)
(10409)
(10131)
金融(10131)
技术(10000)
发展(9788)
(9658)
机构
大学(212550)
学院(208335)
研究(78434)
(73440)
经济(71331)
管理(69212)
理学(56683)
理学院(55863)
管理学(54634)
中国(54526)
管理学院(54217)
(48811)
科学(47011)
(41668)
师范(41354)
(39977)
(37583)
教育(37392)
(36497)
(35722)
研究所(35717)
中心(35576)
师范大学(32972)
北京(32391)
(30263)
业大(29364)
技术(29082)
(27771)
农业(27433)
财经(26721)
基金
项目(126074)
研究(103623)
科学(98638)
基金(82495)
(70102)
国家(69235)
社会(60215)
科学基金(58175)
社会科(56704)
社会科学(56691)
教育(56490)
(54199)
编号(47457)
(45879)
成果(43746)
基金项目(42428)
课题(37206)
自然(33924)
(33280)
资助(33232)
自然科(33106)
自然科学(33098)
自然科学基金(32503)
(31560)
重点(29925)
项目编号(28577)
(27934)
规划(27657)
发展(27058)
(26546)
期刊
(93684)
经济(93684)
研究(77959)
教育(68267)
中国(63520)
(33561)
学报(31330)
(28391)
科学(26697)
管理(26111)
大学(24808)
技术(23283)
农业(22836)
(21193)
金融(21193)
学学(20281)
图书(19759)
职业(17443)
业经(16353)
书馆(14501)
图书馆(14501)
经济研究(13919)
(13615)
论坛(13615)
财经(13232)
(12159)
问题(11590)
(11548)
(11136)
技术教育(10831)
共检索到359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菁  方东权  熊婵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董岳珂  
将海量异构的资源整合为一体,提供单一检索入口,并以百度、Google的搜索理念研发的发现系统是当前高校正在引进的检索系统。为了使读者意识到使用发现系统的检索所忽略的信息检索知识及缺失的信息检索技术,应将发现系统作为当前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平台,并将"发现"概念引入信息素养教育中。从知识发现中培养信息素养,使发现系统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来不断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水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庆宁  孙洁  
简要回顾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发展的特征与变迁,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存在重技能培养,轻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教育的问题;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应当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入手,充实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及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使我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得以全面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亚莉  
剖析了目前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研究相关概念/学科的内在联系,建立统一的教育目标系统;揭示信息素养蕴含的教育价值,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连的教育范式;探讨各学科各层面的课程权力,开发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等几方面提出了拓展思路和深入研究的可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潘燕桃  廖昀赟  
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分析法和网络调查法,在分析慕课及其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慕课发展的整体状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慕课的建设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信息素养慕课的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与重视,开设大学生信息素养系列慕课是大势所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琴玲  谭旻  
[目的/意义]调研国内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展,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支撑学校"双一流"战略与国际化建设的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面向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的91所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对其下属图书馆的104名馆员和上海交通大学的20名留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优势、不足和应对策略。[结果/结论]中国半数以上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相关教学实践呈现出授课人员与师资多样化、教学类型与内容多维化、教学方法与语言多元化等特点,存在对留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实践有待加强、授课人员队伍严重缺乏、教学效果尚需提升等问题,可通过加强留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规划设计、夯实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馆员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新型教学方法运用等对策来改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力  
目前,在国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这些教学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需求。信息素养的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其长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存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秋  
文章针对高校思政课是否有必要引入慕课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对慕课的调整度有限、学生认知习惯对慕课的适应性不强和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求对慕课的认同度不高等三方面详细分析了高校思政课不适宜引入慕课的原因。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在本、专科阶段引入慕课难以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守福  
由校服引发的思考李守福近年来,随着要求学生穿统一校服的学校不断增加,校服已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之一。“穿校服好不好?”“如何认识和理解校服的教育意义?”这是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广大关心教育的人们应该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本文拟就...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刘霞  
元素养自2011年首次提出以来就受到图情界的关注,美国图情界的积极实践与研究也为元素养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借鉴。文章通过概述元素养的内涵及在美国图情界的实践进展,主要从元素养的核心领域—情感、行为、认知与元认知四个方面对元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吟  孙翌  
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构建新生入馆信息素养平台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新生入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主流渠道和重要手段。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受到读者阅读习惯与行为的改变的影响,新生入馆信息素养平台的建设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16年新生专栏平台"的建设实践,利用HTML5和CSS3等技术,提出构建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信息素养平台的新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彬  杨会良  
信息素养是人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心理及信息潜能等多种基本素质有机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信息品质与内在涵养。当代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着诸多缺憾,亟须加强培育。高校要肩负起为国家培育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需要按照信息素养培育的内在逻辑,制定信息素养培育的目标,明确信息素养培育的内容,构建信息素养培育的模式,加快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江  罗德良  邱明辉  
对海军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与分析显示,目前教师队伍信息素养参差不齐,总体来看信息素养不高,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亟待通过教育和培训加以提高。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完善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的制度和环境;教师要加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和教育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逸  
目前"慕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冲击日益明显。"慕课"的出现对大学学习者、大学教学和大学管理者提出了挑战。尽管"慕课"在运用中有语言、信息化条件、师生之间互动等局限性,但是身处"慕课"冲击浪潮的地方高校必须认真应对。要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建设,提供"慕课"的基本保障条件;要开展"慕课"时代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要创新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实现"慕课"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慕课"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