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8)
- 2023(14684)
- 2022(12768)
- 2021(11673)
- 2020(9773)
- 2019(22421)
- 2018(22162)
- 2017(43026)
- 2016(23159)
- 2015(26038)
- 2014(26181)
- 2013(26001)
- 2012(23968)
- 2011(21943)
- 2010(22058)
- 2009(20360)
- 2008(19651)
- 2007(17397)
- 2006(15565)
- 2005(13851)
- 学科
- 济(116140)
- 经济(116020)
- 管理(65868)
- 业(60869)
- 企(50567)
- 企业(50567)
- 方法(48764)
- 数学(41566)
- 数学方法(41190)
- 中国(27047)
- 地方(26740)
- 农(25506)
- 学(23692)
- 财(23644)
- 业经(23220)
- 理论(17896)
- 农业(17689)
- 制(16785)
- 贸(16749)
- 贸易(16742)
- 和(16067)
- 易(16054)
- 环境(15942)
- 地方经济(15336)
- 融(14957)
- 金融(14954)
- 务(14095)
- 财务(14033)
- 银(14032)
- 财务管理(14004)
- 机构
- 大学(341727)
- 学院(338721)
- 济(144378)
- 经济(141444)
- 管理(134683)
- 理学(116623)
- 研究(115968)
- 理学院(115313)
- 管理学(113499)
- 管理学院(112879)
- 中国(84592)
- 京(72850)
- 科学(69532)
- 财(64864)
- 所(57604)
- 江(52930)
- 财经(52425)
- 研究所(52271)
- 中心(51099)
- 农(48721)
- 经(47569)
- 业大(46847)
- 范(46439)
- 师范(46067)
- 北京(45899)
- 经济学(44780)
- 院(41984)
- 经济学院(40089)
- 州(39889)
- 财经大学(38939)
- 基金
- 项目(227634)
- 科学(179903)
- 研究(167908)
- 基金(166457)
- 家(143444)
- 国家(142287)
- 科学基金(123233)
- 社会(108031)
- 社会科(102469)
- 社会科学(102443)
- 基金项目(88520)
- 省(88075)
- 自然(78930)
- 自然科(77026)
- 自然科学(77012)
- 教育(76283)
- 自然科学基金(75647)
- 划(73177)
- 资助(69368)
- 编号(67629)
- 成果(54835)
- 部(50737)
- 重点(50485)
- 发(49182)
- 创(46389)
- 课题(46358)
- 国家社会(44423)
- 教育部(44029)
- 人文(43424)
- 创新(43242)
- 期刊
- 济(164293)
- 经济(164293)
- 研究(105238)
- 中国(60490)
- 管理(50120)
- 学报(50043)
- 财(47178)
- 科学(47148)
- 农(43602)
- 大学(38294)
- 学学(35922)
- 教育(35672)
- 农业(30065)
- 技术(28582)
- 融(28379)
- 金融(28379)
- 经济研究(26762)
- 财经(26551)
- 业经(24819)
- 经(22734)
- 问题(21078)
- 技术经济(17628)
- 图书(17415)
- 理论(16648)
- 商业(15522)
- 现代(15464)
- 贸(15219)
- 科技(15069)
- 统计(15018)
- 资源(14979)
共检索到500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洪易易
《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是任放先生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丰富而成的经济史力作,亦为陈锋先生主编之《15至20世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书系》中的一部。任放先生对400余部方志及大量的档案资料进行细致的整理、爬梳,对明清长江中游的市镇做了多角度的考察,不仅充实了前人的研究,更提出了一些对市镇经济研究大有益助的见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可然
农业一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和突破。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中游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于了解长江流域的历史变迁,解读中国古代生态思想,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张建民所著《明清长江中游农村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以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农村社会经济为研究对象,对重要农业区的农业生产诸要素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德勇 胡赓
长江中游城市群要想实现区域内部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群竞争优势,必须先分析其内在的差异。研究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就是整合城市群内部资源,促进城市群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与必要环节。本文综合运用标准差指数、变异系数、锡尔系数测度了2005~2015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总体以及三大子城市群内部与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总体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内三大子城市群间的经济差异较为明显,但在逐步缩小;三大子城市群中的长株潭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内部经济差异在扩大,成为总体差异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最后,本文依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差异测度结果,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多中心多节点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和燕杰
文章对长江流域地区能力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总能力最强的是上海,最弱的是贵州;长江下游地区总能力最强且要显著地强于流域其他地区,其次是中游地区,最后是上游地区,但中游和上游的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能力结构接近均衡的是下游和上游地区,但上游地区是一种"弱均衡",而最不均衡的是中游地区。因此,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可以选择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中心和外围的对接、产业分工与合作等领域着重开展,而短期政策应以缩短经济距离为主,长期政策则是以提高经济密度、减少经济分割为主,关键是提升长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庆宾 黎康
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是资源集聚优势,而相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资源集聚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的资源集聚能力,能增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对于中部的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乃至我国的新型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基于此,以提炼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着力点和建立资源集聚在城市群内的空间优化机制与良性循环机制为目标,从“汇聚—流通—准入—组织”四个环节入手,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路径:通过“汇聚”环节,培育资源集聚强大引力;通过“流通”环节,打通资源集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资源集聚能力 提升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华 王丽娜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结构是整体旅游经济的提升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旅游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长江中游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关系及网络特征。研究表明:旅游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趋势下,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长尾分布特征有望带来长尾效应;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总量的空间差异明显,东南部城市的值较高,西北部的值较低,多数高值区处于区域中心地带;区域整体旅游经济的扩散水平较吸引水平更高,网络中占据控制地位的节点并不多,呈现出较为松散的状态。区域网络的凝聚子群差异明显,凝聚子群1旅游经济发展比较聚集,有着明显的旅游经济溢出和吸引效应。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修正的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雅琴 沈小萌 余谦
优势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基于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政策背景下,研究其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出其中的优势产业集群,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瞿诗进 胡守庚 童陆亿 李全峰
多维度、多时序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刻画,是深刻揭示城镇建设用地转型规律,高效管控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城镇建设用地转型内涵出发,构建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特征识别框架,采用转型幅度、转型速度、洛伦兹曲线等对长江中游经济带1990-2015年间城镇建设用地转型时空特征进行系统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建设用地转型来源结构的时序变化显著,耕地占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比例持续减小,林地和其他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则逐渐增大;研究期间,出现将耕地转为其他用地再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变相式"侵占耕地现象;(2)城镇建设用地经历了高速但不均衡的转型过程,其中面积增幅为153.34%,转型幅度为0.62,基尼系数为0.53;受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及政策动态的影响,转型幅度、转型速度在时序上经历了"减-增-减"的变化过程;(3)转型幅度高值区呈"两横三纵"的分布格局,与区域内主要公路、铁路线路走向高度吻合;转型速度高值区呈左斜"H"型分布;(4)转型幅度与地形起伏度成反向变动关系,转型速度随地形起伏度的上升先增后减;城市群地区转型幅度高于非城市群地区,而转型速度则恰好相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瞿诗进 胡守庚 童陆亿 李全峰
多维度、多时序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刻画,是深刻揭示城镇建设用地转型规律,高效管控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城镇建设用地转型内涵出发,构建城镇建设用地转型特征识别框架,采用转型幅度、转型速度、洛伦兹曲线等对长江中游经济带1990-2015年间城镇建设用地转型时空特征进行系统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建设用地转型来源结构的时序变化显著,耕地占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比例持续减小,林地和其他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则逐渐增大;研究期间,出现将耕地转为其他用地再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变相式"侵占耕地现象;(2)城镇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媛 胡忆东
湘鄂赣三省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联合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在成为国家层面重要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近年来城市群研究的焦点。通过梳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上位规划的产业定位、产业发展策略等相关研究的基础,着重对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进行提炼总结,以期从理论研究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判断。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产业发展 研究综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滟 李泽宇 李超
运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和ML指数,采用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7-2014年的数据,比较了不考虑环境污染、考虑环境污染和绿色发展三种情形下的创新效率、绿色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对城市绿色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江西、湖南多数长中游城市仍然处在创新发展的红利期,湖北大部分长中游城市已经出现边际效率下降,技术效率不足;大部分城市技术效率跟不上技术进步,单纯地追求技术进步不足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绿色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城市交通通达程度、政府支持、城市高校数量、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有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雪锋
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和研究范围,着眼于循环经济,探讨物质循环和经济活动的协调性。循环经济的本质在于寻求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内生化机制,协调扩张型经济增长机制与稳定型自然平衡机制的矛盾关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理论 实践 述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娟 刘赛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缓解区域旅游经济粘性、实现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以引力模型为依托的旅游经济联系测度基础上,研究借助图论理论中邻接矩阵的概念构建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基于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客运的综合交通联系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腾讯位置大数据,对2016年度29个节假日期间的游客空间对流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和综合交通网络的空间极化效应和"俱乐部收敛"特征并存,局部呈现匀质化、网络化发展态势;旅游经济和交通网络整体协调水平不足,从全域至单个城市多数处于非协调状态;次中心、走廊和子群逐步发育,成为单中心向多中心旅游格局演变的关键。最后,提出重点发展集约化城际交通、发挥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的辐射功能、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等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伟伟 邓宏兵 苏攀达
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06—2017年区域高水平合著论文构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分析网络特征并探讨网络邻近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网络规模日趋扩大,联系日趋增强并趋于稳定,基本形成了以长沙、武汉、南昌为核心的多中心网络空间结构,且网络节点具有显著等级层次性。通过特征路径长度和集聚系数分析发现,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但无标度特征不明显。QAP回归结果表明,地理、社会、技术和人力资本邻近都对知识合作网络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