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4)
2023(10891)
2022(8564)
2021(7663)
2020(5861)
2019(13177)
2018(13149)
2017(24448)
2016(13575)
2015(15169)
2014(15264)
2013(14752)
2012(13933)
2011(12807)
2010(13184)
2009(12161)
2008(12171)
2007(11411)
2006(10755)
2005(10035)
作者
(40141)
(33256)
(33066)
(31736)
(21335)
(15921)
(15090)
(12995)
(12966)
(12238)
(11810)
(11159)
(11047)
(10990)
(10547)
(10342)
(9777)
(9712)
(9703)
(9517)
(8780)
(8375)
(8101)
(7885)
(7611)
(7573)
(7441)
(7363)
(6795)
(6751)
学科
(61698)
经济(61538)
(33057)
管理(32459)
(25312)
企业(25312)
中国(24112)
(20733)
地方(20389)
业经(18757)
方法(15763)
农业(14156)
(13874)
理论(13154)
(13027)
(12134)
(11527)
金融(11525)
(11490)
(11334)
银行(11319)
(11235)
(11061)
地方经济(10779)
数学(10382)
数学方法(10254)
发展(10215)
(10172)
教育(9959)
(9616)
机构
学院(195105)
大学(193703)
(78477)
经济(76673)
研究(75317)
管理(65960)
中国(57532)
理学(53891)
理学院(53182)
管理学(52197)
管理学院(51828)
科学(45322)
(44519)
(39045)
(37470)
研究所(34909)
(33886)
(33630)
中心(33293)
(31284)
师范(31004)
北京(29644)
财经(28129)
(27607)
业大(27559)
(27253)
(25244)
农业(25082)
(24863)
师范大学(24769)
基金
项目(119206)
研究(93288)
科学(92531)
基金(81301)
(70813)
国家(70089)
社会(59150)
科学基金(58249)
社会科(54842)
社会科学(54820)
(48591)
教育(42922)
基金项目(41727)
(40087)
编号(39491)
成果(33947)
自然(33407)
自然科(32540)
自然科学(32536)
资助(32006)
(31972)
自然科学基金(31953)
课题(29563)
重点(27835)
发展(26127)
(25679)
(25117)
(24222)
(24164)
国家社会(23788)
期刊
(105884)
经济(105884)
研究(68055)
中国(50684)
教育(34174)
(33893)
学报(31895)
科学(29602)
(28674)
管理(27351)
大学(25237)
学学(23112)
农业(22665)
(22199)
金融(22199)
业经(19888)
技术(18796)
经济研究(15761)
财经(15276)
问题(14886)
(13307)
图书(12374)
(11913)
(10420)
论坛(10420)
世界(10360)
(10354)
林业(10106)
(9980)
职业(9826)
共检索到331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宇  李吉跃  李怒云  刘道平  
为顺应国际林业发展大势,孟加拉国决定本国林业发展由传统型向可持续型转变。于是,1981年该国在亚洲发展银行(ADB)和联合国发展计划(UNDP)的支持下开展了第一项社会化林业工程,主要是娑罗林种植地区(之后该国在为这些地区开展林业社会化工程至今)。这些工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用可持续的方法保护、管理、发展森林。不少有关孟加拉国林业社会化的文献重点在于评估管理的标准程度,但都未着眼于研究社会化林业各参与方应如何活动才是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的目标就是以前人娑罗林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例,分析孟加拉国参与社会化林业的的各方力量,汲取经验教训,希望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琪  肖剑  
孟加拉国正规职业教育体系整体结构完整,包括基础培训项目、证书、文凭、学士学位等多个层次。职业教育体系管理相对完善,私立职业教育比较发达,但存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性低、运行效率较低、内部不公平现象突出等问题。当前正在推行一系列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体系朝着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升,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子桐  
与印度、缅甸相邻的孟加拉国人口密度相当高,人平国民收入仅200美元左右,国土10%是河川,多龙卷风及水灾。虽然该国资源不足,建设落后,天灾频繁,但是拥有上亿的廉价劳动力,对外国投资者充满着魅力,日本已有不少企业捷足先登。 孟加拉的第二大城市吉大港,已设立了出口加工区,主要是吸引国外投资。目前已有55家企业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文胜  陶建平  邢慧茹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对传统信贷方式进行创新的成果,在解决贫困农户和微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对形成适应"三农"特点的普惠性金融体系,发挥非政府民间机构的作用、创新财政扶贫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蔡玲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自然资源匮乏,经济技术落后,但由于拥有丰富而又特别廉价的劳动力,孟加拉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劳务出口大国。据孟加拉劳工部统计,1996/1997财政年度,不计社会自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君  
孟加拉国是南亚地缘优势突出的国家,且中孟关系长期友好。近年来,随着世界形势和南亚国家关系的变化,孟加拉国的战略地位凸显,为中国企业开拓孟加拉国市场,进入南盟、中东以及发达国家市场,提供了巨大机会。因此,抓住机遇,走近孟加拉国,不断扩大中孟经贸合作,将成为中国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战略支撑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邱松年  
孟加拉国于1971年12月独立,它是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年收入不足200美元。盂加拉国国土面积为14.4万平方公里,人口10799.2万(1991年统计数字),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不利的气候条件和低洼的地势经常造成严重的洪灾,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内储蓄的不足和外汇的缺乏是阻碍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晓山  
在专为穷人服务的信贷扶贫项目中,迄今为止,最为成功,规模最大的可能要算是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Grameen Bank,简称GB)了。GB模式的贡献在于既有效地开展扶贫工作,又保证了扶贫金融机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GB存在的宏观外部条件至少应有两条:一是所在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二是政府在政策上支持,至少是不反对,允许试验。在1992年党中央正式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后,GB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借鉴作用就具有现实性了,事实上,我国负责扶贫工作的高层领导对GB的经验也是颇为重视的。从总体上也肯定了GB,认为应有选择地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吉大港化肥厂位于孟加拉国吉大港市,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化肥联合装置,包括日产1000吨合成氨、1520吨尿素以及公用工程装置。项目建在海滩由人工堆高6米的地台上。该项目是孟加拉国政府重点项目。业主为孟加拉化学工业公司,由亚洲开发银行、伊斯兰银行、日本协理基金会等机构提供贷款。项目从1984年10月开始设计,工程建设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香玲  
孟加拉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该国政府力促经济,使经济有了一定的改观。1989—1990年度的经济状况良好,农业总产量比上年度增长了5.6%,达到了创纪录水平。然而,1991年4月,孟加拉沿海一带遭受了暴风和洪水的袭击,人民的生命财产、粮食作物、工厂、水利电力通讯设施及建筑都遭到巨大的损失,致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倒退的状态之中。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支萍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孟加拉国目前仍是全世界5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整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人民生活贫困,2006财年人均GDP仅456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蔡玲  
孟加拉国承包工程市场初探蔡玲(驻孟加拉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在1994—1995年度,该国国内生产总值29111亿美元,人均只有24733美元,工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文盲率高达8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月琴  孙奎法  卢剑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明贤  李学文  
本文分析了孟加拉国的宏观经济基础,认为孟加拉国人民生活的贫困凸显了小额信贷资金的重要性,其高度集中的土地私有制度导致的巨大生存压力决定了借贷主体的高努力性和小额信贷资金的多用途性,而全国性的短缺经济形势则保证了小额信贷资金使用的收益性,三个方面的经济条件促成了该国GB小额信贷的成功发展;指出了当前中国的过剩经济形势和土地均包制度与孟加拉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提出了对发展中国小额信贷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