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3)
- 2023(13857)
- 2022(12017)
- 2021(10958)
- 2020(9160)
- 2019(21247)
- 2018(21186)
- 2017(40397)
- 2016(22221)
- 2015(25296)
- 2014(25599)
- 2013(25468)
- 2012(24404)
- 2011(22371)
- 2010(22976)
- 2009(21502)
- 2008(21848)
- 2007(20191)
- 2006(17999)
- 2005(16606)
- 学科
- 济(98041)
- 经济(97846)
- 管理(66128)
- 业(62929)
- 企(51128)
- 企业(51128)
- 方法(38380)
- 数学(31501)
- 数学方法(31163)
- 中国(29125)
- 农(29076)
- 财(25991)
- 地方(24537)
- 业经(23948)
- 制(23135)
- 学(21239)
- 农业(19180)
- 银(17670)
- 银行(17627)
- 贸(17443)
- 贸易(17430)
- 融(17054)
- 金融(17048)
- 行(16951)
- 易(16806)
- 和(16700)
- 理论(15930)
- 环境(15502)
- 体(15215)
- 务(15103)
- 机构
- 大学(334182)
- 学院(332889)
- 济(136772)
- 经济(133740)
- 管理(122737)
- 研究(119455)
- 理学(104009)
- 理学院(102714)
- 管理学(100938)
- 管理学院(100305)
- 中国(90773)
- 科学(73436)
- 京(72403)
- 财(67191)
- 所(62817)
- 农(61227)
- 研究所(56426)
- 中心(54029)
- 江(53880)
- 财经(51587)
- 业大(49430)
- 农业(47791)
- 经(46418)
- 北京(46094)
- 范(46069)
- 师范(45590)
- 院(42274)
- 州(42248)
- 经济学(41846)
- 省(38385)
- 基金
- 项目(211433)
- 科学(165990)
- 研究(154846)
- 基金(152305)
- 家(132780)
- 国家(131580)
- 科学基金(111523)
- 社会(99097)
- 社会科(92862)
- 社会科学(92830)
- 省(83500)
- 基金项目(80472)
- 教育(71373)
- 自然(70771)
- 划(70403)
- 自然科(69110)
- 自然科学(69086)
- 自然科学基金(67901)
- 编号(63457)
- 资助(61849)
- 成果(53825)
- 发(49657)
- 重点(48126)
- 部(47215)
- 课题(44853)
- 创(43627)
- 制(41511)
- 创新(40874)
- 科研(40268)
- 国家社会(40156)
- 期刊
- 济(163956)
- 经济(163956)
- 研究(103031)
- 中国(74251)
- 农(58070)
- 学报(54543)
- 财(53363)
- 科学(50409)
- 管理(46404)
- 大学(41062)
- 教育(39030)
- 农业(38586)
- 学学(38494)
- 融(34439)
- 金融(34439)
- 技术(28072)
- 业经(27225)
- 财经(26420)
- 经济研究(25157)
- 经(22663)
- 问题(21642)
- 业(19940)
- 版(17347)
- 贸(16825)
- 技术经济(16537)
- 图书(15720)
- 理论(15549)
- 世界(15292)
- 商业(15271)
- 科技(15013)
共检索到521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志远
发誓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现象,其出现源自于信任的不足。发誓的一般结构包括发誓人、发誓对象、发誓内容、发誓约束。发誓的目的是通过发誓使发誓对象相信发誓内容,使发誓内容成为双方的公共信念,继而建立互信,从而使他们在博弈或后继互动中获取最大收益。这是建立社会信用的一种微观路径。由发誓建构互信的博弈机制是发誓人的发誓态度应当导致发誓人与发誓对象选择不同的策略,且他们的偏好或策略选择具有一致性。此外,他人在场见证发誓能够增强发誓人与发誓对象之间公共信念的强度,这是一种辅助的反反悔机制。
关键词:
发誓 言语行为 互信 博弈机制 行动逻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科翔 周雄飞
在人情社会中,制度安排要适应文化环境。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自发性、非强制性和广泛性特征体现了这种制度安排在自发形成过程中社会伦理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正式制度安排具有强制性,但是,也必须与文化环境兼容,否则这种制度安排就将是无效的,或者是不可持续的。本文基于行为互动的博弈方法,以监考制度为例,以说明人情与制度的冲突,以及如何设计制度以实现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兼容,制度与人情兼容问题。
关键词:
人情与制度冲突 机制设计 激励兼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廉雄 卢泰宏
转型社会中,中国文化如何影响公共管理的公平?我们发展了文化社会学关于文化的多层次意义结构的概念,并建构了"社会集体目标关联"和"个体目标关联"的理论框架,通过历史文献的实证分析,发现转型社会中的中国文化对公共管理公平的影响存在"偏向效应"。与目前认为的文化内部"一致性"的假定相反,我们的研究发现恰是文化的"内部不一致性"成为"偏向效应"发生的机制。最后还讨论了如何规避文化"偏向效应"对实现公共管理公平产生的策略困境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恒光
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还不能满足入世要求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所引致的对社会中介组织的需求。是哪些因素制约了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在调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值得特别关注。
关键词:
中介组织 发展 制约 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剑光
农村社会中介组织是新生事物,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中介组织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论述农村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发展对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 中介组织 职能 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爱军
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社会的"基因"。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作为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伙伴",非政府组织是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治理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政府职能重构、公民社会生成、和谐社会构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它是达到"善治"的基础因素。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善治 公民社会 和谐社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黎瑛 杨银川
我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存在两种现实模式:一是以浙江省为代表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的"村账镇代理"模式,另有广东佛山市推行的由会计师事务所代理村会计核算的"村账所代理"模式。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原理,对社会中介参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可行性、优势及其运行模式作出分析,提出"村账所代理"即由社会中介(如会计师事务所)代理村级会计更符合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现实和发展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远飞
高等教育合法性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对应着两种内在价值:知识和实用。现代大学在走出象牙塔之后,已步入市场社会,市场作为一种社会制度、道德体系乃至价值观念,对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导致其失去应有之平衡。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诸多社会危机尤其是环境危机和文明冲突的时代,至善论高等教育哲学亟需彰显。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社会 高等教育哲学 至善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敖毅 许鸣
本文对我国农村新型社会中介组织 2 0多年的发展轨迹及未来走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农村社会中介组织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 ,正朝着规范化、民间化、自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面临着转型或再转型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中介组织 制度创新 农民组织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国隆 王奇
由于当代人与后代人共同占有整个地球,因此从理论上讲,解决代际公平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讲,整个资本世界可以分为人力资本、人造资本、环境资本、社会资本等四个组成部分,分析表明,不同类型资本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对维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应该大力培育人力资本与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本。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资本 自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魏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5月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全球多地空气污染状况依然严重,全球每年估计有超过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WHO的报告揭示了全球空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是如影相随的。特别是在过去200年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空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已经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当然,面对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祖莉莉
本文以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回顾分析了不同时期人类社会中资源的定义域,以及资源被人类从开发利用到破坏其自然平衡的必然。指出资源的定义域总是与人类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的,最终人类将用智能知识使资源的定义域不断拓宽并使其永续利用
关键词:
科学技术,资源定义域,智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智锋 邓文卿
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人文化与专业化结合、普泛化与特色化结合。只有能够契合中国精神的美育实践才能顺利实现本土化的过程。普泛化与特色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特定的高校美育育人环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高原 张洪珍 宋金耀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负面影响分析高原,张洪珍,宋金耀Abstract:Itiscountedthattheinformationsuperhighwayhassomenegativeinfluencesonmaninchudingindivid...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开启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迄今已积累了先进的经验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锁定农业科技创新,再次反映了国家对农业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与革新的决心,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快车道。本文作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农业技术在乡村社会中进入的过程、获得与传播的内在机理、交流与更新的运作机制,揭示农业技术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多次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
关键词:
农业技术 乡村社会 设施大棚 运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