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2)
2023(8184)
2022(6758)
2021(6353)
2020(5351)
2019(11822)
2018(11505)
2017(21840)
2016(12143)
2015(13352)
2014(13449)
2013(13278)
2012(12137)
2011(10664)
2010(10796)
2009(10216)
2008(10511)
2007(9315)
2006(8029)
2005(7500)
作者
(33855)
(28567)
(28131)
(27156)
(18081)
(13537)
(12832)
(10722)
(10593)
(10316)
(9727)
(9409)
(9289)
(9277)
(9167)
(8600)
(8419)
(8339)
(8189)
(7986)
(7105)
(7032)
(6740)
(6468)
(6456)
(6403)
(6291)
(6191)
(5741)
(5603)
学科
管理(45017)
(42089)
经济(42006)
(39512)
(35075)
企业(35075)
(29408)
方法(17916)
(16775)
数学(15368)
数学方法(15178)
(15113)
财务(15089)
财务管理(15038)
企业财务(14414)
财政(13341)
中国(13193)
(11596)
(11022)
(10592)
体制(10196)
业经(10158)
(9785)
银行(9771)
(9465)
(9167)
(8712)
金融(8710)
(8138)
制度(8105)
机构
大学(168498)
学院(167361)
(68372)
经济(66925)
管理(61668)
研究(56417)
理学(52826)
理学院(52224)
管理学(51401)
管理学院(51067)
(45394)
中国(44187)
(34487)
科学(33288)
财经(31488)
(28835)
(28450)
(26401)
(26184)
中心(25477)
研究所(25376)
财经大学(23279)
业大(23064)
经济学(22150)
北京(21412)
农业(20507)
(20483)
(20103)
经济学院(19878)
(19792)
基金
项目(109200)
科学(86508)
基金(81133)
研究(78938)
(70902)
国家(70361)
科学基金(60484)
社会(51854)
社会科(49301)
社会科学(49289)
基金项目(42517)
(41920)
自然(38719)
自然科(37841)
自然科学(37830)
自然科学基金(37176)
教育(36703)
(35225)
资助(32887)
编号(30133)
(26123)
成果(26060)
(25134)
重点(25070)
(23303)
(23035)
国家社会(22226)
(21975)
教育部(21844)
课题(21712)
期刊
(76674)
经济(76674)
研究(53731)
(42512)
中国(37844)
学报(27793)
管理(24305)
科学(24280)
(23945)
大学(21585)
学学(20626)
(18394)
金融(18394)
财经(17100)
教育(16036)
农业(15408)
(14512)
经济研究(12821)
技术(12452)
财会(10863)
会计(10812)
业经(10717)
问题(9904)
(9144)
(8525)
财政(8525)
(8080)
(7986)
科技(7798)
(7771)
共检索到262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恒  
信托是从英美法系中移植到大陆法系中,由于各国文化和法律传统存在差异,对"信托"的描述和规定也有所不同,但都没有脱离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基本理念。建立信托公示登记制度,既是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托物权特性的必然体现。我国应考虑对有关信托公示登记的规定进行修正,以期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龙云  
由于缺乏与《信托法》规定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配套的辅助性法规 ,使得目前我国信托登记面临种种障碍 ,信托业务无法规范开展。本文通过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研究 ,对完善我国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萍  
我国制定的《信托法》并未禁止将土地作为一种信托产品进行管理,并且《信托法》中亦有涉及信托登记的条款,因此农地信托登记是具有存在的法律空间的。但是《信托法》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登记制度,登记流程与登记内容等都存在问题,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本文旨在讨论信托财产与农地之间的联系,依照现有法律规定,对我国农地信托财产权登记制度提出构想,以促进相关政策早日出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符琪  
信托财产的本质是一项目的财产,在信托财产上体现了现存的和未来的权利义务的总和,因此,信托财产本身具有实体地位,并具有了独立性。这种独立并非指作为客体的财物的可见性,而是指来自外界的对信托财产行使权利的某种阻隔。但是从技术层面考量仍需要确立一个名义主体从事各种与信托财产有关的活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陈敦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起草过程中,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以及高校、信托公司等社会组织和公众都提出要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以现行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为基础,借鉴抵押登记的做法办理信托登记,这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可操作性强。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的必要性不动产信托登记是对《信托法》和《物权法》相关规定的具体落实。《信托法》第10条规定:"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刚  
中国信托登记程序规则的缺失已深深影响信托业的发展,需进行体系化设计。比较法上,与中国情况较为类似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信托登记程序规则借鉴意义较大,应充分参考。对于信托登记机构设置,应在中短期内奉行"实质分散登记,形式统一窗口"模式,远期随着中国统一的财产登记机构的形成而进行统一的信托登记。信托登记申请应充分吸收"共同申请为原则,单独申请为例外"的比较法成熟规则。信托登记的审查应抛开抽象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之争,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信托登记申请与审查规则的设计实施均应考虑与既有登记体系的衔接,按"渐进式"思路推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峻  金玲玲  
信托作为处分财产的一种方式,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动产信托是以不动产作为信托标的的信托行为。建立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可以明确信托关系,是信托不动产产权明晰的保证。我国信托法中明确了信托登记制度。本文对我国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的立法原则与实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阐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庄伟  
本文就信托公司市场退出过程中的投资者权益保障难的表现、主要原因和信托及信托财产的基本法律性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就将来信托公司市场退出时的信托财产保护制度建设和监管等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佳  
慈善信托登记将信托财产与慈善信托当事人固有财产相区分,是确立和保障慈善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慈善信托登记仍以登记生效主义为导向,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慈善信托财产登记体系,慈善信托登记业务实践开展艰难,不利于慈善事业发展。借鉴国际通行惯例,我国慈善信托登记应当摒弃登记生效主义,适用登记对抗主义;理顺物权公示原则与意思自治的关系,强调慈善信托登记的社会属性,激活慈善信托的制度活力,推动慈善信托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佳  
慈善信托登记将信托财产与慈善信托当事人固有财产相区分,是确立和保障慈善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慈善信托登记仍以登记生效主义为导向,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慈善信托财产登记体系,慈善信托登记业务实践开展艰难,不利于慈善事业发展。借鉴国际通行惯例,我国慈善信托登记应当摒弃登记生效主义,适用登记对抗主义;理顺物权公示原则与意思自治的关系,强调慈善信托登记的社会属性,激活慈善信托的制度活力,推动慈善信托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夏云鹏  
信托公示是信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对其缺乏完整的规定,本文从信托公示的意义、效力、范围、程序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信托公示体系的意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云鹏  
信托公示是信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对其缺乏完整的规定 ,本文从信托公示的效力、范围、程序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信托公示体系的意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翟宝红  
信托财产的地位问题是信托法律关系的核心,我国《信托法》对信托财产所有权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存在争论。如果将信托财产归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安排必然会面临理论上的自相矛盾,并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取的。只有赋予信托财产独立的法人地位,才能理清信托内外部法律关系。同时,对于信托财产主体资格的具体定位以及相应的立法框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保红  
现行国债回购交易的登记规则的缺漏是导致出现国债回购交易危机的重要原因。应当建立明示投资者和其委托的证券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的信托登记。该信托登记具有公示公信效力,信托登记可以相关法律关系明确化、相关权利明晰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