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45)
- 2022(1760)
- 2021(1813)
- 2020(1507)
- 2019(3481)
- 2018(3570)
- 2017(7212)
- 2016(4203)
- 2015(4862)
- 2014(4892)
- 2013(5068)
- 2012(4819)
- 2011(4150)
- 2010(4465)
- 2009(4270)
- 2008(4461)
- 2007(4194)
- 2006(3983)
- 2005(3991)
- 2004(3614)
- 学科
- 济(16837)
- 经济(16806)
- 业(13413)
- 管理(12421)
- 企(9571)
- 企业(9571)
- 农(7543)
- 中国(6975)
- 方法(6176)
- 财(5533)
- 劳(5358)
- 劳动(5341)
- 数学(5230)
- 农业(5100)
- 数学方法(5075)
- 制(5044)
- 贸(3887)
- 贸易(3885)
- 法(3784)
- 业经(3723)
- 易(3678)
- 银(3612)
- 银行(3606)
- 行(3387)
- 务(3349)
- 财务(3332)
- 财务管理(3315)
- 动(3237)
- 税(3079)
- 企业财务(3078)
- 机构
- 大学(60627)
- 学院(59777)
- 济(25943)
- 经济(25260)
- 管理(21897)
- 研究(20906)
- 中国(18857)
- 理学(17584)
- 理学院(17395)
- 管理学(17033)
- 管理学院(16914)
- 财(14310)
- 京(13374)
- 所(11369)
- 科学(11334)
- 江(11084)
- 财经(10573)
- 中心(10398)
- 研究所(9502)
- 经(9462)
- 农(9356)
- 北京(9198)
- 州(8784)
- 省(8318)
- 范(8306)
- 师范(8260)
- 经济学(7935)
- 财经大学(7703)
- 人民(7526)
- 院(7153)
共检索到110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后军
劳动合同中止制度是劳动合同立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制度在我国国家立法层面尚属空白,地方立法中部分省市业已先行做出相关规定,但各地规定不一,缺乏科学化、系统性。综合劳动合同中止制度法律适用现状,就劳动合同中止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做出探索性设计,以在立法层面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合同中止制度,当是劳动合同立法理论与实务各界亟须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劳动合同 中止 立法 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默
当劳动者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时应如何处理?劳动合同应该适用解除还是中止?我国目前尚无对劳动合同中止的相关规定,建议建立完善劳动合同的中止履行制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晓玲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按合同交货是出口商的基本义务。就出口商完成交货义务的界限而言,可将合同性质区分为"装运合同"和"到货合同"。"到货合同"中出口商的责任和风险明显高于"装运合同"。按照《2000通则》,CIF合同属于装运合同。CIF合同中附带某些到货条款,不足以使CIF合同变为到货合同,卖方应避免承担额外的合同义务。本文通过两则案例对附带到货条款的CIF合同性质予以明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王云亮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达法定退休年龄,尚未履行完的劳动合同期限是否有效?如果劳动者应办理退休手续,那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还是劳动合同的终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明
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导致新类型劳动合同纠纷增多,《劳动法》对其的调整已力不从心。对于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规定或者规定并不明确,对此,学术界及司法界应作深入探讨。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 实际履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连刚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笔者尝试从一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者的视角解读总则部分内容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影响和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了解决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草案明确规定,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双方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有其他意思表示外,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此种处理事实劳动关系的方式引起了很大争议,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举措,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该条款提出了建议;也有人认为这样规定有失公平,并且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治行为也会受到了不恰当地限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管理和运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课题组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文杰
《民法典》对折价补偿和无效、可撤销婚姻自始无效的规定,为我国劳动合同效力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完善提供了比较法上的视角。事实行为—事实劳动行为—事实劳动关系理论为劳动合同自始无效后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及由法官按照一定原则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提供了理论指引。结合劳动合同的特性,可对我国劳动合同效力制度作如下完善:构建无效、有效、可撤销(可变更)三种效力形态;规定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明确规定无效劳动合同自始无效、确定无效、当然无效;无效一般可按事实劳动关系处理,必要时可排除适用事实劳动关系规则;完善无效劳动合同的类型;废除无效劳动合同可被解除的规定;明确赋予劳动行政部门主动查处无效劳动合同的职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名宗
《劳动合同法》施行已有半年多,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型案例。本文选取了几个较典型案例予以评析,探讨了该法相关条款的成功与不足,旨在引导用人单位预防新型劳动争议,同时对今后完善劳动合同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 新型案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文涛
在《劳动合同法》第26、28条的适用和执行过程中,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宗旨出发,可以考虑区分劳动合同的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劳动合同的相对无效制度的价值在于弥补现行的《劳动合同法》第28条在适用中的不足,并与《劳动合同法》第27条衔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正当的工资请求权和关涉到其他善意第三人的交易安全。劳动合同法上的部分无效、绝对无效、相对无效、无效行为转换等制度规则共同组成劳动合同的效力群制度。
关键词:
劳动合同 绝对无效 相对无效 部分无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