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0)
2023(8759)
2022(6914)
2021(6432)
2020(5159)
2019(11637)
2018(11617)
2017(21443)
2016(11785)
2015(14017)
2014(13777)
2013(13051)
2012(11939)
2011(11252)
2010(10957)
2009(10222)
2008(9986)
2007(8749)
2006(8018)
2005(7685)
作者
(31889)
(26574)
(26329)
(25426)
(16982)
(12408)
(12297)
(10324)
(10236)
(9483)
(9208)
(8918)
(8520)
(8315)
(8200)
(8076)
(7802)
(7791)
(7770)
(7682)
(6888)
(6423)
(6246)
(6049)
(6036)
(5908)
(5833)
(5738)
(5327)
(5237)
学科
(48089)
经济(48046)
管理(27775)
(24348)
中国(21415)
(18231)
企业(18231)
方法(17840)
数学(15734)
数学方法(15665)
(13455)
业经(11278)
(11171)
贸易(11164)
(10983)
(10539)
图书(10420)
书馆(9871)
图书馆(9871)
(9561)
教育(9028)
(9014)
农业(8872)
(8728)
(8406)
银行(8399)
(8221)
地方(8137)
工作(8096)
(8023)
机构
大学(173606)
学院(162064)
(72133)
经济(70891)
研究(62323)
管理(57243)
理学(48373)
理学院(47680)
管理学(46855)
中国(46667)
管理学院(46508)
(38032)
科学(35095)
(30912)
(30357)
研究所(27770)
(27044)
师范(26875)
中心(26782)
财经(25247)
北京(24874)
经济学(24417)
(23649)
(23540)
(23328)
(22329)
经济学院(22013)
师范大学(21953)
图书(21662)
书馆(21096)
基金
项目(106162)
科学(84623)
研究(82570)
基金(78739)
(68026)
国家(67510)
科学基金(57205)
社会(55199)
社会科(52272)
社会科学(52260)
基金项目(40445)
教育(38198)
(37068)
编号(34068)
(32896)
自然(32831)
自然科(32109)
自然科学(32102)
自然科学基金(31577)
成果(31074)
资助(30947)
(25032)
国家社会(24483)
重点(24196)
中国(23311)
(23299)
课题(22992)
大学(22723)
教育部(22087)
(21635)
期刊
(77194)
经济(77194)
研究(56003)
中国(37393)
图书(29263)
教育(27324)
学报(26603)
书馆(23725)
图书馆(23725)
(22698)
科学(22353)
(22236)
大学(21355)
管理(20524)
学学(16850)
农业(15832)
经济研究(14284)
(14238)
金融(14238)
财经(13381)
(11765)
(11389)
技术(11385)
问题(10898)
世界(10841)
(10716)
论坛(10716)
业经(10547)
国际(10422)
(10011)
共检索到263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民祥  
与近代教会大学相伴而生的教会大学图书馆,在基督教"普世价值"的主导下,首先扮演着西学东渐的角色,但是面对中华文化强大的包摄力与自我认同,不断做出调整。主要表现在:馆藏文献不再以宗教书籍为主,门类和数量有所增加;出版学术书刊,服务乡村建设与研究;培养图书馆专门人才,推动民众教育;在抗战的特殊环境中参与民族解放运动。近代教会大学图书馆的"中国化",体现了中西文化冲突过程中的去"文化涵化"现象,其功能经历了由"传教士"到"教育家"再到"社会家"的演变过程,不失为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一个缩影。表6。参考文献35。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民祥  
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楔入中国社会与文化机体中的近代教会大学,以基督教的"全球价值"为核心,扮演着西学东渐的角色;同时它亦面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与民族主义的挑战,而不断作出调整,逐渐朝"中国化"方向发展。作为教会大学核心构成部分的图书馆,其功能经历了由"传播福音"到"世俗化"以服务教育学术再到"地域关怀"服务于中国社会的演变过程,不失为中西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一个缩影。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孟雪梅  
教会大学图书馆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早地将西方图书馆的理论、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方法等带进了中国,其馆藏文献呈现出中西兼备、文理并重的特点,采用了新式的文献组织方式,自编了图书分类法,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起到了启蒙和示范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希亮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研究》是融贯中国教会大学史和图书馆史的开山之作,为重建教会大学图书馆真史作了有力的尝试。该书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性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不足之处是还不够深入细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翟志宏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的平均藏书量,在20世纪30年代要优于国立高校图书馆,但是在20年代则并非如此。教会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特点,最为突出的就是外文书籍所占比例很高,这在30年代以前表现得尤为突出;此中因由,一是与其资金、图书的国外来源有关,再就是教会大学自身对外语学习的重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丽萍  
教会大学图书馆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读者服务最早注重开放、公平、共享的服务理念,提倡为读者着想的"以人为本"精神,主张民主开放式的服务管理。这些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启蒙和示范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红华  闫静  
1997—2017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连续11年发布了《图书馆价值》报告。这一系列报告具有目标明确,内容稳定;方法多样,过程严谨;可操作性强,动态更新等特点。其在“促进学生成功”“支持教学与科研”“提升机构声誉”“达成理想化的合作”四大战略有独特的方法与要点;存在传统与常新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等不足。未来,图书馆价值的评价,应该在内容上更加重视服务成效,在方法上更多重视图书馆的无形效益,并且更多考核图书馆在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各种评价方法和手段的集成,构建图书馆全方位价值评价体系,多角度、全方位向公众证明图书馆的全面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方正松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条件下,大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在21世纪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产生新的功能,如网上服务,数字图书馆,信息中心远程教学等功能,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探析这些功能。1 网上服务功能21世纪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图书馆与因特网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万里鹏  
文章针对大学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网络时代信息产业出现的新特点,提出了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社会化发展,并从大学图书馆的服务、资金、技术、人员、业务等五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樊健  
育人是大学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任务,也是大学图书馆的基本目标和价值指向。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它以独特的载体优势和人文影响,彰显其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的功能;提高大学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必须优化馆内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尊重意识的形成,完善准入制度、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开展有益活动、增强育人功能的效果;探索大学图书馆育人功能的实现,对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健  万森林  
大学图书馆不仅是师生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规范文明行为、检验诚信品质、维护道德底线三个方面。大学图书馆必须创新阅读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建立职业准入制度,以提高和强化其德育功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亚男  
图书馆免费服务原则的确立,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百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积淀,亦是中国图书馆人服务精神的凝聚。免费服务既是图书馆公共责任的价值导向,也是民众对图书馆责任的价值诉求,体现的是图书馆人应尽的一份对职业的担当与社会责任。全面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任重而道远。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罗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磊  崔延强  
掌握权力是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根本,大学的存在和发展需要社会权力的支撑。从源头出发解读大学组织的权力来源是对其进行历史分析与价值判断的逻辑起点,也是明晰现代大学功能、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理论基础。在社会权力论视野中,大学基于社会意识、文化取向、经济发展和政治诉求等群体意志的推动,在社会空间与权力网络的间隙中产生,并担负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诉求,教学、研究为实践形式的组织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获得权力的空间不断变化,因此需要不断探寻大学权力的时代基础,重新思考大学功能的内涵及各功能间的逻辑关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南玉霞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新馆舍于2008年动工修建,2012年竣工并交付使用,2012年10月22日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46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中轴线以东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