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6)
2023(12935)
2022(10408)
2021(9402)
2020(8001)
2019(17726)
2018(17306)
2017(34240)
2016(17890)
2015(19986)
2014(19586)
2013(19514)
2012(18256)
2011(16190)
2010(17054)
2009(16852)
2008(16379)
2007(15073)
2006(13819)
2005(13075)
作者
(50200)
(41778)
(41636)
(39459)
(27023)
(19858)
(18846)
(15776)
(15770)
(15121)
(14365)
(14064)
(13741)
(13252)
(13226)
(12783)
(12359)
(12136)
(11942)
(11542)
(10509)
(10239)
(10082)
(9700)
(9527)
(9463)
(9242)
(9154)
(8233)
(8133)
学科
(103765)
经济(103667)
(83488)
(77950)
企业(77950)
管理(68614)
方法(37578)
业经(31718)
(30317)
数学(29164)
数学方法(28968)
(27810)
金融(27809)
中国(26074)
(25366)
(24999)
银行(24992)
(24123)
(23525)
财务(23498)
财务管理(23472)
地方(22927)
企业财务(22399)
(22229)
农业(19286)
(17495)
技术(16657)
(16223)
理论(15627)
(14712)
机构
学院(266390)
大学(259767)
(128432)
经济(126230)
管理(105118)
理学(88665)
理学院(87875)
管理学(86889)
管理学院(86390)
研究(85221)
中国(78226)
(62786)
(53080)
财经(49063)
科学(44427)
(44396)
(42170)
(41611)
中心(41209)
经济学(41179)
(39333)
研究所(36938)
经济学院(36905)
财经大学(36092)
北京(33800)
(33521)
商学(31919)
商学院(31632)
业大(31485)
农业(30234)
基金
项目(157092)
科学(126421)
研究(118788)
基金(117137)
(98432)
国家(97491)
科学基金(86743)
社会(80961)
社会科(77040)
社会科学(77019)
(61219)
基金项目(60918)
教育(52785)
自然(52580)
自然科(51439)
自然科学(51429)
自然科学基金(50614)
(48812)
资助(48280)
编号(46445)
成果(37354)
(35927)
(35433)
(35135)
(35032)
重点(34615)
国家社会(34176)
创新(32720)
(32032)
(31851)
期刊
(155053)
经济(155053)
研究(87278)
(54722)
中国(51894)
(47911)
金融(47911)
管理(46918)
(38043)
科学(31818)
学报(31069)
财经(27181)
大学(25590)
经济研究(25254)
学学(24724)
技术(24700)
农业(24364)
业经(23937)
(23539)
问题(19045)
教育(17761)
技术经济(17566)
(15153)
世界(15109)
财会(14968)
(14687)
现代(14102)
国际(13904)
统计(13498)
经济管理(13427)
共检索到429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志凯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随着经济转型的阶段性发展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企业投融资方式经历了"拨改贷""贷改投""债转股""引进来"与"走出去"等诸多方式,朝着逐步明晰投资主体权益、拓宽投融资渠道的方向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建  
为防范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国家在国有资产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债转股工作。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处置问题关系着债转股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的利益和长远发展。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在国企债转股的前几年设置成优先股以后择机改为普通股,既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改变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有利于银企双方今后在更高层面的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志兵  李世刚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根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关乎中国经济能否渡过眼前难关,更关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等中长期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就是认可实体经济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并存,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体现在企业部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志兵  李世刚  
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根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关乎中国经济能否渡过眼前难关,更关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等中长期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就是认可实体经济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并存,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体现在企业部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中文  
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加快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转亏为盈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由此也反映出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偏好。通过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较分析 ,可以得出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的结论。国有企业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 ,主要是由于存在认识原因、政策原因、现实导向、制度原因、市场原因、历史原因。只有建立和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 ,规范资本市场运作 ,国有企业才能找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最佳结合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晚霞  
本文认为 ,我国国有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 :( 1)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 2 )缺乏资金使用效率的约束机制 ;( 3 )金融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好 ,寄希望于债转股 ,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进日  江伟  
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与完善。本文在对债转股股份性质定位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所带来的正、负面效应 ,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建国  葛宏波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财政统收统支,资源统一安排,产品统一调拨,统购包销为特征。相应地,在微观经济领域建立了以国有国营为基础的企业经营机制。政府通过行政体系的条块,借助强制性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牛成喆  彭迪  李鸣  
转型经济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它们不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一直存在"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即"资金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融资难的问题,不仅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居不下,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斌  
本文比较分析了公司债券和银行贷款不同的风险形成和分担机制,认为在风险识别、风险定价和风险分散化解方面,公司债券比银行贷款更具优势;在一个缺乏有效的公司债券市场而严重依赖银行融资的经济中,不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会承担更多的风险管理压力,而且这些国家的资本结构也极具风险和脆弱性。因此,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保持融资体系中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协调均衡发展,有助于构建稳健的国家资本结构,增强金融稳定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婕  赖明勇  蔡冬青  
文章介绍了作者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所掌握的村镇连锁经营业主的资金状况,揭示了村镇连锁经营龙头企业面临投融资难这一问题,并对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目前不同地区和不同组织机构解决村镇连锁经营投融资问题的四种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谈多娇  
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是两种主要的债务融资方式。本文对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结论对企业债务融资方式决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孟楠  叶芳  
中小企业创新型债券融资方式的理论支持优序融资理论梅耶斯(Myers)和迈基里夫(Majluf)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即企业融资的顺序为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若外源融资,则先债权融资,后股权融资。原因主要基于:内源融资所受限制最少、费用最低,因而是首选,债务融资具有抵税、降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锡良  郭斌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问题,认为银行贷款融资因在信息生产和监控方面比企业债券融资更具比较优势而成为企业债务融资的首选,企业债券融资更适宜于一些特殊的企业群体,企业债券的大力发展有赖一定的市场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